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

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

《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是2019年8月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泓,本書主要講述了我國城市規劃的轉型問題,從內部動力和外部制度環境兩個方面論證了規劃轉型的目標、途徑和潛在矛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
  • 作者:江泓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416677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通過對西方城市空間發展歷史的深入考察,分析了社會結構、城市空間和思想理論之間的互動過程。認為城市空間發展過程中具有常態時期和轉換時期交替演進、城市發展理論有限合理性、城市空間發展路徑依賴效應、範式轉換的門檻效應等特徵和規律。隨後,利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工具和基本概念,提出了不同制度安排下城市空間發展方式不一樣的基本命題。通過把城市空間定義為一組空間產權關係的集合,指出空間的形成和變遷過程是一系列的空間交易行為,進而對作為一項制度的城市規划行為進行了規範的經濟分析,建立了城市規劃制度績效分析框架。*後,《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對我國城市規劃的轉型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從內部動力和外部制度環境兩個方面論證了規劃轉型的目標、途徑和潛在矛盾,從而系統性地對我國城市規劃轉型問題進行了論述。《城市空間發展的轉型結構和演變動因》可供城市規劃、建築學、經濟地理及相關領域專業人員和建設管理者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參考教材。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意義
1.1.1 拓展對城市空間演變的思考範疇
1.1.2 歸納城市空間發展歷史演變結構
1.1.3 尋找城市空間演變發展深層動力
1.1.4 深化對城市規劃自身規律的認知
1.1.5 完善對我國城市規劃轉型的認識
1.2 研究內容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框架
2 起點與回顧
2.1 國內外研究綜述
2.1.1 空間發展機制研究
2.1.2 規劃作用機制研究
2.1.3 城市規劃轉型研究
2.1.4 新制度經濟學研究
2.2 本章小結
3 權力與信仰——西方古代城市空間的演變
3.1 中心與邊界——早期文明中的社會結構與城市空間
3.1.1 結構的形成
3.1.2 邊界與權利
3.2 民主與城邦——希臘時期的社會與城市空間
3.2.1 民主的曙光
3.2.2 廣場與衛城
3.2.3 雅典的困境
3.2.4 理性的實踐
3.3 統治與頌揚——羅馬帝國時期的社會結構與城市空間
3.3.1 權威的樹立
3.3.2 城市的發展
3.3.3 繁榮的動因
3.3.4 權力的表現
3.3.5 羅馬的病症
3.4 世俗與神聖——中世紀時期的社會結構與城市空間
3.4.1 權威的瓦解
3.4.2 城市的興衰
3.4.3 有機的形態
3.4.4 理想的城市
3.5 權威與理性——巴洛克、古典主義時期的社會結構與城市空間
3.5.1 王權的回歸
3.5.2 理性的空間
3.5.3 共同的意志
3.5.4 巴洛克的影響
3.6 本章小結
4 發展與控制——西方現代城市空間的演變
4.1 現代的轉型——“現代性”的形成
4.1.1 政治的轉型
4.1.2 經濟的變革
4.2 生產與增長——19-20世紀初的社會、城市與理論發展
4.2.1 放任的後果
4.2.2 分散的城市
4.2.3 功能的城市
4.2.4 其他的理論
4.2.5 理論的內涵
4.3 現代與功能——1945-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城市與理論發展
4.3.1 干預的必要
4.3.2 戰後的繁榮
4.3.3 理性的系統
4.3.4 反思與批判
4.4 協作與參與——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社會、城市與理論發展
4.4.1 社會的轉型
4.4.2 後現代規劃
4.4.3 多元的協作
4.4.4 後現代城市空間發展——以蘇黎世西區(Zurich_west)為例
4.5 本章小結
5 範式與結構——城市空間發展的範式結構及其特徵
5.1 城市空問形態演變的範式
5.1.1 範式的概念
5.1.2 城市空間發展範式
5.1.3 西方城市空間形態發展的古代範式
5.1.4 西方城市空間形態發展的現代範式
5.2 城市空間發展範式的特徵和規律
5.2.1 常態時期和轉換時期交替演進
5.2.2 城市發展理論的有限合理性
5.2.3 城市空間發展的路徑依賴效應
5.2.4 城市空間發展範式的制度門檻
5.3 本章小結
6 機制與動因——城市空間與城市規劃發展的經濟動力
6.1 空間演變的經濟分析——形態變遷的成本問題
6.1.1 交易成本、產權和城市空間
6.1.2 演替與擇優——微觀空間形態變遷的成本分析
6.1.3 約束與自由——巨觀空間形態變遷的成本分析
6.1.4 城市空間形態演變的規律
6.2 規劃轉型的經濟分析——城市規劃的績效問題
6.2.1 規劃理論形態的空心化
6.2.2 城市規劃的經濟本質
6.2.3 城市規劃的成本和收益
6.2.4 城市規劃的制度績效分析
6.2.5 制度績效與範式轉型
6.3 本章小結
7 矛盾與轉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問題解析與城市規劃轉型
7.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特色危機
7.1.1 空間的生產和複製
7.1.2 特色危機的顯現
7.1.3 特色危機的反思
7.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規劃失效
7.2.1 規劃失效的本質
7.2.2 控規失效的解析
7.2.3 兩種範式的比較
7.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規劃轉型
7.3.1 規劃轉型的基本目的
7.3.2 規劃轉型與社會轉型
7.3.3 規劃轉型的路徑選擇
7.4 轉型過程中的城市規劃創新
7.4.1 規劃理論創新
7.4.2 規劃技術創新
7.4.3 規劃管理創新
7.4.4 規劃教育創新
7.5 本章小結
8 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研究結論
8.1.1 西方城市空間發展演變的歷史結構
8.1.2 城市空間形態變遷的成本問題分析
8.1.3 基於制度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城市規劃績效框架
8.1.4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問題解析
8.1.5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規劃轉型
8.1.6 轉型過程中的城市規劃創新
8.2 不足與展望
8.2.1 完善城市空間發展範式體系
8.2.2 結合具體方向展開深入研究
8.2.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8.3 結語
參考文獻
外文原著
外文譯著
中文專著
中文期刊

作者簡介

江泓,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和教學方向為城市規劃理論、城鄉歷史與遺產保護、城市空間形態等。1998年進入東南大學建築系城市規劃專業學習,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2009年間赴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建築系進行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2011年始在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任教。2018-2019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學院進行訪問學者研究。現任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東南大學前沿城鄉研究中心主任。在科學研究方面,近年來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相關成果十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等多項,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了多項國家研究項目。在實踐方面,近年來負責完成720餘項各類規劃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