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空間規劃策略研究

《城市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空間規劃策略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楊冬冬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空間規劃策略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楊冬冬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水資源供求矛盾的加劇和城市看海現象的日漸突出使得雨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急需解決的現實性問題。國內外普遍認為雨水的生態化、綜合化管理和利用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我國城市雨水管理措施系統性差、與景觀系統間協調性不充分以及研究技術手段落後等問題,阻礙了城市生態化雨洪管理利用系統的形成。因此本課題鑒於景觀空間規劃對於城市雨水循環利用有長期結構性作用的事實,從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水系規劃三個層次的空間規劃入手,開展多學科綜合性研究。具體來說,此項目將水文學過程分析法與景觀空間分析法進行耦合,以雨水資源循環模式、特點與空間規劃間的互動為線索,探討城市的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空間規劃策略;提出城市總體空間、綠地系統和河湖水系在布局結構和控制指標方面的規劃模式及設計建議;最終構建城市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規劃的多學科集成化決策系統。

結題摘要

海綿城市是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戰略議題,也是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的主要途徑之一。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途徑之一,受到高度關注。面對城市雨洪管理利用措施系統性差、以及其與城市景觀系統間協調性差、整合不足的具體問題。課題組綜合景觀學、水利學、生態學和環境學等多學科知識,採用理論分析、數值仿真、試驗研究與原型觀測相結合的方法,全面系統化探討了城市生態化雨洪管理型景觀空間規劃策略,提出針對不同頻率降雨的人工與自然水循環耦合系統構建模型、以儲水因子為指示指標的生態化雨洪調控型綠地適宜性評價模型、海綿城市建設目標下城市地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分解方法、以水力要素數值模擬為基礎的生態化雨洪調控措施/系統最佳化方法、多目標複合的海綿城市景觀營建技術等,形成環渤海鹽鹼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關鍵技術集成,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核心技術套用於天津大學新校區、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等項目中。出版《走向海綿城市——海綿城市的景觀規劃設計實踐探索》一書,發表論文4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目。該項目成果在實現雨水資源彈性調控的基礎上,可顯著提高城市水循環效率,節約水資源,解決環渤海地區缺水問題,改善水生態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