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創新空間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研究》是202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海波、徐夢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創新空間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研究
- 作者:包海波、徐夢周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200523
《城市創新空間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研究》是202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海波、徐夢周。
《城市創新空間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研究》是202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包海波、徐夢周。內容簡介 創新是帶領發展的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城市創新區是打造區域創新的重要增長極,是區域創新系統的演進與...
《城市創新空間發展新模式:山東創新城區建設研究》是2018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問題...
同時,針對安徽省域現狀綜合發展水平,建立了城市群成長能力指標體系.評價了安徽城市群發展階段、空間趨勢;針對成長能力的判斷和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提出了安徽省城市群空間發展戰略、目標、路徑及實施行動計畫:針對城市群資源配置與區域競爭...
《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創新合作與發展路徑研究》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作者是張靜、吳晗晗。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以創新驅動長江中游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堅持時間與空間維度、微觀與巨觀分析、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從長江...
上冊主報告中國城市化模式、演進機制和可持續發展研究一引言二城市化發展規律三城市化與產業競爭力四城市化與城市聚集創新五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六城市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選擇第一部分中國城市化發展規律報告1我國城市化發展階段和思想...
京津冀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度的空間分異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產業演化與空間績效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產業協同創新機制研究、京津冀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協同集聚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運行機制、模式選擇與最佳化策略等。
運用自組織理論,建構城鎮化“外部作用—內部作用—邊界作用”的動態演化機制,並創新提出中部地區縣域城鎮化“經濟力主導、政策力保障、社會力助推”的市場主動力模型。在三類縣域現狀測度的基礎上,通過多因子相關分析,提出大城市城郊型...
第1章城市新區創新空間研究概論1 1.1研究背景: 城市新區創新空間成為轉型發展的路徑選擇1 1.1.1創新驅動已成為國家發展核心戰略1 1.1.2城市競爭已漸成全球競爭重要主體3 1.1.3創新空間將引發新區功能全面變革8 1.2研究意義15 1...
對城市群創新水平及經濟成長的基本現實進行描述性分析,並基於單中心-多中心視角測度城市群創新空間結構模式,分析其演進趨勢及空間差異,進而實證研究地方創新動力、國家創新動力及全球創新動力作用於城市群創新空間結構模式的內在機理,考察...
二 創新型城市發展模式 三 國內創新型城市發展模式 第三節 區域經濟成長和發展梯度理論 一 區域經濟理論的演變 二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 三 梯度發展理論 第四節 區域創新理論和創新型城市理論 一 熊彼特對創新理論的研究 二 技術創新和...
《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路徑選擇:武漢市實證研究》是2009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甘德安。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
1.3.2 綠色城市相關研究進展 1.3.3 空間模式相關研究進展 1.3.4 秦巴山地區城鄉人居環境研究進展 1.3.5 國內外研究趨勢與述評 1.4 研究範圍與內容 1.4.1 研究範圍界定 1.4.2 研究內容 1.5 研究創新點 1.6 研究方法與...
資源保護、資源開發、資源配置)及五種思維方式(戰略思維、底線思維、協同思維、梯度思維、創新思維);並結合國內外智慧城市實踐,推導出“1戰略4維度”(戰略結構、生態空間、社會空間、產業空間、支撐體系)的智慧城市空間發展模式;*後...
第三節 區域技術創新的路徑發展模式及演化過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區域技術創新發展的影響要素 第一節 區域技術創新影響要素相關性分析 第二節 專利與技術標準相互滲透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第三節 區域技術創新空間聚集性分析 第四節 ...
縣域作為城鎮與鄉村聚落的複合地域,既是未來城市群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地,也是鄉村人口就地城鎮化的主要容納地。深入開展縣域城鎮化研究,對於豐富中國城鄉地域空間結構理論,指導中國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於此,《轉型期我國縣域...
《城市會展業創新發展路徑研究:基於寧波的思考》是2017年9月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祥敏。內容簡介 《城市會展業創新發展路徑研究:基於寧波的思考》從寧波市及浙江省會展業發展的實際出發,以寧波市會展業發展的歷程為主線,...
為加快推進中國城市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走好現代化城市資源型、創新型和可持續性發展道路,需要將中國城市經濟的發展空間布局,向規模化、集群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將中國城市經濟向全球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中國城市經濟的創新發展,將...
《產城融合發展理論與模式創新研究》是2020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瑞達、李雪。圖書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產城融合發展理論與模式創新進行深入探討,內容包括城市及產業概述、產城融合發展的科學內涵與內在機理、我國產城融合發展...
(一)空間與城鄉“雙協”發展 (二)培育經濟成長板塊,構建城市空間體系 第九章 成都市城鄉統籌發展模式 一、半城市化地區的城鄉一體化――以雙流縣為例 (一)一體化發展的基本情況 (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具體做法 二、推進城鄉一體化過...
運用Citespace文獻分析、GIS空間分析、數理統計模型和質性研究等方法,探究轉型期以來我國縣域城鎮化演變過程特徵,從巨觀、中觀及微觀等多視角上揭示轉型期我國縣域城鎮化演變影響機理,總結提煉我國縣域城鎮化發展典型模式與調控路徑。
在充分剖析武漢鎮村發展多維度特徵與鄉村振興瓶頸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在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網路化與信息技術革新的影響下,創新性地以“產村複合單元”的空間組織形式引導鎮村發展,並針對不同類型進行差異化模式套用研究。
《城鄉邊緣區促成與西部城市化空間發展模式研究》是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作安 作者簡介 王作安,男,1964年生,山東青島人。1986年畢業於青島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2004年獲得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先後從事過...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方法和路徑研究》聚焦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時代主旋律,積極回響國家高水平自立自強戰略號召,以理論研究為指導,深度剖析聚力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研究新發展階段我國聚力創新模式及...
第二節 培育京津冀協同發展理念 第三節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 第五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手段比較及完善方向 第一節 都市圈協同發展手段效果比較 第二節 京津冀都市圈協同發展手段 第三節 都市圈協同發展中政府與市場的作用 第四節 ...
《城市治理創新的邏輯與路徑:基於杭州上城區城市符合聯動治理模式的個案研究》是2015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書名 城市治理創新的邏輯與路徑:基於杭州上城區城市符合聯動治理模式的個案研究(地方治理創新研究叢書) 別名 《地方...
以理論研究為指導,深度剖析聚力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研究新發展階段我國聚力創新模式及凝聚創新主體的機制建設等重大問題。按照從理論到實踐的研究策略、總分總的結構展開,謀篇布局“頂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