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形態》是2013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蓉、吳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記憶·形態
- 作者:朱蓉、吳堯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頁數:237 頁
- 定價:45.00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414793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城市形態與城市記憶之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但是,當前城市大規模的改造與頻繁的更新不僅使城市結構喪失記錄真實歷史的功能,同時也給城市社群帶來種種的記憶認知、認同問題。《城市記憶形態:心理學與社會學視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從較為本質與深層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視角出發,通過理論推導和實證研究,闡述了城市記憶的基本理論,並深入研究了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的時間觀與價值取向,同時對城市形態中的記憶要素以及相應的表現原則進行分析總結,以期為我國的城市設計與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提供較為科學、整體的發展新思路。
《城市記憶形態:心理學與社會學視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選題新穎,視角獨特,具有鮮明的學理性、學術性和科學性。它既可供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人員、城市管理決策者以及城市社會問題研究者參考,同時也可以為大中專院校的師生學習借鑑。
圖書目錄
導言:問題的提出
第一節 中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記憶危機
一、城市歷史文化的缺失與社群記憶認知危機
二、城市形象的扭曲與社群記憶認同危機
1. 外來強勢文化的入侵與社會心理
2. 城市建設價值觀的錯位
3. 城市建設缺乏人文關懷
第二節 對於城市記憶已有研究的概述與分析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研究的價值
二、研究的目標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框架
第一章 城市記憶概述
第一節 記憶與集體記憶
第二節 城市記憶的概念與範疇
第三節 城市記憶的作用
一、延續城市歷史,保護城市特色
二、加強城市居民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三、塑造城市的場所精神與文化
第四節 城市記憶系統要素認知
一、城市記憶客體
二、城市記憶載體
三、城市記憶主體
1. 遊客與市民
2. 城市記憶載體的表現者與使用者
第五節 城市記憶系統分析
一、時空經驗與城市記憶
二、時空速度與城市記憶
第二章 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及其時間觀與價值取向
第一節 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
第二節 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的時間觀
一、歷史與記憶
二、城市形態的時間觀
第三節 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的價值取向
一、城市記憶的形式和價值取向
1. 城市記憶的兩種形式
2. 城市記憶的價值取向
二、城市形態建構方式和價值取向
1. 城市形態的兩種建構方式
2. 城市形態的價值取向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城市形態的記憶要素認知與分析
第一節 城市形態主體的參與——體化要素
一、身體實踐
二、儀式
第二節 城市記憶載體的特性——場景化要素
一、“場”要素
1. 圍合
2. 尺度
3. 層級結構
二、“景”要素
1. 數量
2. 特徵
3. 序列位置
三、綜合要素
1. 整體感知
2. 運動速度
3. 活動內容
第三節 城市記憶主體的經驗——符號化要素
一、地名
二、類型
三、地標
1. 自然景觀
2. 人造景觀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城市形態記憶要素的表現原則
第一節 體化要素的表現原則
一、可進入性
1. 視覺層面
2. 行為層面
3. 心理層面
二、可參與性
1. 空間活動
2. 空間營造
三、案例分析
第二節 場景化要素的表現原則
一、真實性
1. 內容
2. 環境
3. 情感
二、整體性
1. 構成因素
2. 氛圍
三、案例分析
第三節 符號化要素的表現原則
一、穩定性
二、多元性
1. 主題
2. 表現
三、案例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圖表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朱蓉,女,江蘇無錫人。南京東南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博士,現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城市景觀藝術設計以及城市歷史文化保護理論與設計方法的教育、科研工作。共發表學術期刊論文及國內外會議論文20餘篇,譯著與參與合著教材2部。主持2項省級縱向科研項目,並完成多項省市級建築、景觀、室內設計工程項目。曾赴德國、英國、瑞士、韓國、新加坡、中國澳門地區、中國香港地區等國家與地區進行學術訪問與項目合作。
吳堯,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博士,現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歷史建築保護研究的理論與設計方法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來,在國內外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教育部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和部省級科研項目多項,並主持完成多項建築、規劃、景觀設計工程項目。曾應邀赴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等地進行學術訪問與項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