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克曼,V.W.
- 國籍:瑞典
-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 職業:物理海洋學家
埃克曼,V.W.,瑞典物理海洋學家。人物生平1874年5月3日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954年3月9日逝於瑞典戈斯塔德。物理海洋學家F.L.埃克曼的小兒子。早年就讀於烏普薩拉大學。1902年大學畢業後,進奧斯陸國際海洋研究...
埃克曼層流,海洋學術語,埃克曼層流體的運動形態。埃克曼層 以瑞典物理海洋學家V. W.埃克曼命名的海洋物理學術語。①在大洋表層,由於地轉偏向力和海面風應力的作用,形成埃克曼漂流。在北(南)半球,埃克曼漂流的表面流速,偏於風向右 (左)方45°。表層以下隨著深度的增加,流向持續右(左)偏,流速亦持續...
瑞典海洋物理學V.W.埃克曼於1905年提出了描寫邊界層內風矢隨高度變化的一種模式分布,按此模式風向隨高度增大而向右轉(北半球),風速隨高度增加而增大,不同高度的風矢末端的連線為一螺線,即為埃克曼螺線。定義 在摩擦層中風隨高度的變化,既受摩擦力隨高度變化的影響,又受氣壓梯度力隨高度變化的影響。假若...
埃克曼數(Ek)是表征耗散力(粘性力)與科里奧利力量級之比的流體力學相似準數。定義 埃克曼數是為紀念海洋學家V. W. 埃克曼而命名,其定義為 ,其中k為耗散係數;f為科里奧利參數2ωcosθ;D為運動在鉛直方向的特徵長度。在靠近地球表面或其他行星固體表面厚度為 的流體層內有Eₖ≈ 1,耗散力和科里...
埃克曼輸送(Ekman transport),是用埃克曼理論推算出來的垂向平均風生海水水平淨輸送量,是風應力、拖曳力和科氏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使得整個表層海水的流向與表面風向垂直。該機制最早由挪威科學家埃克曼(Vagn Walfrid Ekman)發現,並在1905年的博士論文《地球自轉對洋流的影響》中詳細闡釋。描述 埃克曼輸送是風...
沃恩·華費特·埃克曼 沃恩·華費特·埃克曼(瑞典語:Vagn Walfrid Ekman,1874年5月3日-1954年3月9日),是瑞典海洋學家。他提出了埃克曼層理論,被譽為現代物理海洋學的第一人。其父弗雷德里克·勞倫茨·埃克曼是一名自學成才的海洋學家。V.W.埃克曼出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在烏普薩拉大學學習物理時,...
埃克曼海崖 埃克曼海崖是南極洲的海崖,位於瑪麗伯德地的沃爾格林海岸,處於瓊斯海崖南部,海拔高度約350 米,美國地質調查局根據測量和該國海軍的空中照片繪入地圖,現時由南極條約體系管理。
20世紀以來,B.海蘭-漢森、F.南森、V.W.埃克曼等人的理論,既為深海海流、也為淺海海流奠定了理論基礎。中國從50年代起,開始系統地研究中國沿海的淺海海流,70年代之後,發展了淺海海流的數值計算。研究特點 淺海海流在本質上與深海海流沒有區別,研究方法和運動方程基本上相同,但仍然有它的一些特點:① 底摩擦...
埃克曼數Ek 耗散力與科里奧利力之比的特徵數,為紀念海洋學家V. W. 埃克曼而命名。設耗散力主要由 決定,則 式中k為耗散係數;r為半徑(或垂直高度);D為運動在垂直方向的特徵長度;和 為單位矢量。 在靠近地球表面或別的行星固體表面的厚度為 的流體層內有 Ek≈1,耗散力和科里奧利力同等重要,形成...
1893~1896年南森率探險船“前進”號進行北極海(即北冰洋)漂流考察,取得了3項主要成果:①南森和V.W.埃克曼共同研究,闡明了“死水”現象的發生是內波作用所致。②發現在深海海域,風向與表層流的流向不一致時,風海流較風向偏右30°~40°;根據“前進”號測量結果,埃克曼於1905年建立了著名的風海流理論。③...
在準地轉流和固壁間存在的粘性力起重要作用的剪下層。這一屋內的流動由V.W.埃克曼首先闡明,故得名。由於剪下房中粘性力的作用,流體運動速度減小,因而科里奧利力也減小,於是科里奧利力與壓力和重力之間失去平衡,流體速度方向也就發生偏轉。在邊壁處,速度方向與準地轉流相比可偏轉45°(見地球流體力學)。...
1901年和1905年,瑞典埃克曼對美國莫里在1855年指出的海面風和表層海流之間的關係,作出了理論的解釋,從而建立了風漂流理論。自此以後,海洋物理學的研究即以海洋環流理論研究為重點,密切結合水文物理和化學要素的觀測實驗,不斷地向前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海洋物理要素的調查監測技術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