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民間傳說(蚌埠市固鎮縣)是一種民間文學,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垓下民間傳說(蚌埠市固鎮縣)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民間文學
- 非遺批次:第三批
垓下民間傳說(蚌埠市固鎮縣)是一種民間文學,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垓下民間傳說(蚌埠市固鎮縣)是一種民間文學,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垓下歷史悠久,文明璀璨。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建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古城,成為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
垓下民間傳說(蚌埠市固鎮縣)“垓下傳說”是長期在垓下地區民眾中口頭流傳的敘事體民間文學。它以故事的形式、生動的語言、曲折的情節、真摯的感情講述了一些在當地影響較大的人、事、物,有褒有貶,愛憎分明,表達了強烈的願望和美好的寄託。它源於生活,但又突破局限,甚至包含著相當的不盡合理和超出真實的成分,...
垓下憑弔是蚌埠市境內的景點。垓下憑弔:蚌埠十景之一,位於蚌埠固鎮縣境內。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典故都是來自這個楚漢決戰的最後戰場——垓下古戰場。項羽、劉邦、韓信等歷史人物曾經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大劇,以及主人公項羽上演的淒婉愛情故事都是該景點扣人心扉的賣點!故首推該景點,雖然目前開發...
垓下舞龍是安徽省固鎮縣一項集體表演節目,一般由十數人到數十人表演。在激昂鏗鏘的鑼鼓聲中,巨龍搖頭擺尾,大氣磅礴,呼嘯而出。引龍者手持彩球,做出各種逗引動作,龍頭則緊隨其後,相應地表演各種高難動作,時而蛟龍出海,時而游龍潛淵,各種複雜套路令人目不暇接。垓下歷史悠久,文明燦爛,文化底蘊深厚,四千多年...
垓下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縣城東25公里,為秦末漢初楚漢垓下決戰時項羽大本營和漢代交國、汶縣治所故地,又名霸王城。西漢時曾作為洨縣縣城址。垓下遺址的遺址年代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漢代兩個時期,遺址主體為一座城址,平面呈不甚規則的弧角長方形,四周有城牆殘存,城牆輪廓清晰,除西城牆遭沱河故道...
2017年,固鎮縣完成財政收入16.75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高於蚌埠市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居三縣第1位。其中稅收收入11.91億元,增長10.7%,非稅收入4.49億元,增長26.2%。2017年,固鎮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48個,較上年同期增加5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9.37億元,同比增長14.6%,較1-11月份提高...
城關鎮垓下居委會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縣城垓下路以北,勝利路以東,黃橋路以西,劉莊以南。隸屬於蚌埠市固鎮縣城關鎮人民政府,轄區面積400000平方米。總人口4380人,其中勞動力人口1812人,流動人口266人。居委會兩委班子7人,其中黨支部支委4人,黨員8人,居兩委會平均年齡40周歲,黨支部黨員50人,黨小組5個...
張靜靜 張靜靜,現任蚌埠市固鎮縣垓下遺址管理中心副主任。職務任免 2023年2月3日,蚌埠市固鎮縣人民政府經研究決定:張靜靜同志任蚌埠 市固鎮縣垓下遺址管理中心副主任(試用期一年);
垓下遺址旅遊風景區所在地位於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景區北瀕沱河,南臨濠城鎮區,西起夾山口漢墓,東至虞姬灣。1986年被安徽省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蚌埠市固鎮縣垓下景區,評定為4A級旅遊景區。景區歷史 垓下因垓下之戰名揚天下,是世界七大古戰場之一。因垓下之戰而產生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
令人欣慰的是這種優良的傳統工藝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垓下大地---安徽省固鎮縣的民間被完好地保存下來,並世代傳承,發揚光大。“垓味甲”牌小磨麻油就是利用該傳統工藝,經純天然物理方法製取而成的,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芝麻的營養成分,生產的產品具有非常獨特的香味、口感和營養保健價值。“垓味甲”牌小磨麻油不僅可...
固鎮縣城關鎮垓下居委會志願服務隊 固鎮縣城關鎮垓下居委會志願服務隊是由固鎮縣民政局登記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8年12月11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500人,正式成員有151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李亞。
固鎮縣博物館,位於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澮河路,建築面積494平方米,展廳面積350平方米。是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固鎮縣文化廣播體育新聞出版局,2011年,固鎮縣博物館陳列改造完成後,基本陳列為《固鎮縣文物展》和《垓下遺址考古成果展》。藏品的類別有石器、玉器、鐵器、青銅器、陶瓷器等,主要的藏品有漢代...
牙齒、牙齦的直接刺激。固鎮牌芝麻油,產於歷史上著名的垓下古戰場之地(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因“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而得名,至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其豐富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加工方法、歷經千年的不斷改進,充分提煉了芝麻油獨特的保健功效,成為固鎮人民延年益壽的食療佳品,是固鎮縣著名的土特產 ...
邵橋村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劉集鎮,下轄邵橋、小田、牌坊、中曹、後曹、大郭等七個自然莊 地理位置 邵橋村位於劉集鎮東15公里,南距304省道2.5公里,西匯017縣道2公里,東距029縣道1.5公里,馬拉溝東西走向,將村子一分兩半,東南隔馬拉溝望五河縣劉集鎮軍張村,東與五河縣東劉集鎮西楊村小張莊相連,...
位於蚌埠市固鎮縣的垓下獨桿轎以“傳統舞蹈”入選安徽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簡介 遺產編號: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人/申報單位:嶧城區 遺產級別: 市 民間習俗 嶧城區每年春節期間都要舉行獅子龍燈系列表演活動,老百姓喜聞樂見,其中以獨桿轎最受歡迎。獨桿轎是嶧城人民的首創和專利,它在中國民間藝術...
這兩人既會拍字虎,又會猜字虎,公元前二〇二年十二月的一天夜裡,項羽帶八百騎兵,從垓下(今固鎮縣)連夜突圍南逃,渡淮河經長淮衛,就遇上了這兩位“字虎王”。他倆看來者貌相和民間傳說的模樣就知道是西楚霸王項羽,也聽說項羽沒有劉邦愛民,所以就用“字虎”(即字謎)騙項羽及其部下誤入蘆葦沖天的方邱湖...
2011年末,韋集鎮轄韋集、陳圩、丁李、陳園、金銀山、楊馬、垓下、永久、雙龍、藕莊、戴家、徐圩、幸福、雙圩14個村民委員會。截至2020年6月,韋集鎮轄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韋集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韋集鎮地處靈璧縣東南端,東接泗縣草溝鎮,南與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隔南沱河相望,西南與蚌埠市固鎮...
據61歲的垓下村民楊殿保講:抗日戰爭時期,為防止日本軍隊駐紮城內,當地民眾曾3次推平城牆。城牆基部微微隆起,呈斜坡狀,仍比城外平地高出2.2~2.5米。城外東、南、西三面與沱河相通、寬約10米的護城河已經淤淺為窪地。為保護文物古蹟,1985年7月19日~22日,中共固鎮縣委、縣政府邀請省、市文物主管部門負責...
令人欣慰的是這種優良的傳統工藝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垓下大地---安徽省固鎮縣的民間被完好地保存下來,並世代傳承,發揚光大。“垓味甲”牌小磨麻油就是利用該傳統工藝,經純天然物理方法製取而成的,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芝麻的營養成分,生產的產品具有非常獨特的香味、口感和營養保健價值。“垓味甲”牌小磨麻油不僅可...
經過大小數十次戰役的較量,最後於公元前202年,劉邦的漢軍聯合反項的力量,圍困項羽的楚軍於垓下(今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鄉),項羽兵敗援絕,自刎而死,劉邦取得勝利,建立漢朝。漢並天下瓦當,就是為紀念劉邦戰勝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而作。這種瓦當還曾出土於漢武帝時修建的建章宮遺址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錄文:漢並...
漢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等各路大軍會合在一起,在垓下(今安徽固鎮縣)追上項羽,並把他團團包圍。為了打擊楚軍的士氣,編了一曲楚歌,命令士兵在楚營四面唱和,勾起了楚軍士兵的懷鄉情緒,使其士氣更加低落。項羽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漢軍已全部占領楚地,心亂如麻,十分絕望,焦愁得難以入睡...
蘄縣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地處宿州市埇橋區南部,東南與蚌埠市固鎮縣湖溝鎮接壤,南與永鎮鎮、大營鎮毗鄰,西連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南坪鎮,北接桃園鎮,東北同大澤鄉鎮相連,北距城區22千米。區域總面積10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蘄縣鎮轄區戶籍人口為80209人。西周,屬蘄國。民國三十八年(1949...
中文名 許慎文化公園 地理位置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開放時間 2014年11月7日 [2] 景點級別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占地面積 550 畝 [3] 著名景點 哪咋鬧海、知音廣場、許慎雕塑 目錄 1結構 2景觀 3位置 結構 播報 編輯 許慎文化公園(2張) 許慎文化公園位於安徽省固鎮縣城西北的防洪壩以內、垓下路以北、固鎮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