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口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坑口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4年
- 所在區域:浙江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Kēngkǒu 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坑口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
坑口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1984年改為村委會,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1949年為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為第一農業社,1958年改為公社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2004年村規模調整後,由原何家村...
下坑口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三川鄉人民政府申請,經遂昌縣人民政府批准組建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居民點下坑口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屬川溪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隨川溪鄉併入三川鄉; 1958年成立公社時屬金溪生產隊;1961年...
1987年稱為廣州市芳村區東漖鎮坑口村民委員會。1998年末稱為廣州市芳村區衝口街坑口村民委員會。2002年6月在“城中村”改制中成立了廣州市芳村區衝口街坑口經濟股份聯合社。2005年9月芳村區併入荔灣區更名為廣州市荔灣區衝口街坑口...
丁坑口村現轄丁坑口、大坪、溪背、草坪、梘下、張濠坑、李地等9個村民小組。歷史沿革 從宋朝至清初,在此設鋪站,是古代交通要道。清朝在此設公館,並建立了墟場。1932年設立丁坑口區蘇維埃政府。1935年設丁坑口聯保。1951年設羅...
埠頭村村民委員會是以駐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地處黃壇口開往小湖南航道中途之埠頭,故名 歷史沿革 清末地屬靖安鄉十都二十六莊。1948年列為前河鄉第二十二保;1950年劃為第二十二村,隸坑口鄉;1956年建埠頭高級社...
坪墌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坪墟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5月解放初屬石練鄉淤頭村;1958年成立公社時屬石練大隊淤頭生產隊;1961年淤頭生產隊分成路堰、淤頭、石坑口3個大隊,該轄區屬石坑口大隊;1963...
下許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所在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相傳,張村太陽山廟內有玉虛宮,簡稱上虛,稱此為下虛,後音譯成今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箬坑口鄉一村,1956年屬祿豐農業社,1958年屬玉坑口管理區祿豐生產隊,1961年為玉坑口...
舊時,村民搭鋪紡織箬帽(方言稱涼帽),村名以此。歷史沿革 清末地屬靖安鄉十都二十七莊。1948年列為黃壇鄉第十二保;1950年列為第十二村,隸坑口鄉;1956年建涼帽鋪高級社,隸溪口鄉;1958年改置生產隊,隸坑口管理區;1961年改為...
歷史沿革 解放初建為河村行政村,屬港和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港和管理區,1961年設立港和公社,建河村大隊。1984年2月,建立河村村委會。1992年5月劃入大港頭鎮。據蓮都區蓮政函〔2013〕108號批覆檔案,撤銷河村併入西坑口村。
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為第一農業社,1958年改為公社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2004年區劃調整併入富春江鎮;2004年村規模調整,由原蘆茨村、蟹坑口村、雙源村合併為新蘆茨村。
葉塢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居民點葉塢得名。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稱葉塢莊。1949年,廢除保甲制時,稱葉塢行政村。1958年9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時稱葉塢生產隊。1961年7月分建為葉塢、坑口、...
雅坊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改為村委會,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為第一農業社,1958年改為公社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2004年村規模調整後,由原何家村、坑口村、雅坊村合併...
截至2011年末,中村鄉轄茅崗、中村、光明、西畈、樹范、曹門、張村、新門、坑口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6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中村鄉轄9個行政村:西畈村、樹范村、新門村、曹門村、張村、坑口村、茅崗村、中村、光明村;鄉...
同年坑口村併入龍潭村,1981年兩村又分開。1983年,撤社建區時稱為南靖鄉。1986年撤區建鎮時稱南靖村民委員會,1990年村委會升格為管理區,1999年5月,理順農村基層管理體制,由村民直選產生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3年。華人華僑 南靖籍...
2011年末,大溪邊鄉轄大溪邊、陽坑、陽坑口、墩南、上安、月嶺、公淤、大橋頭、黃谷、下灣、方田、茂新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2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大溪邊鄉轄12個行政村:陽坑村、陽坑口村、上安村、月嶺村、公淤村...
2002年4月,將鄧村鎮併入貞山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貞山街道轄貞山、鄧村、碧海灣3個居民委員會,姚沙、獨崗、柑欖、坑口、金星、龍頭、白龍、大圳、光榮、龍麟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04個村民小組。截至2021年10月,貞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