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文化周刊

坐標·文化周刊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也是一個國家中人民的精神家園。《坐標·文化周刊》對外展示文化發展成果,對內滿足基層民眾文化需求,全力推動長春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城鄉居民幸福生活提供文化支撐,樹立長春城市文化名片。

當今世界正處在文化發展的繁榮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顯,維護傳統文化任務更加艱巨,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堅持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上,《坐標》立足於全局,以服務民生為己任,以搭建電視公共服務文化平台為目標,通過節目品質和原創定位的獨創性,進而不斷滿足市民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文化精神的需求

文化的創作必須全面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

《坐標》在引領文化導向、思考文化現象、發現文化元素、推動長春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中也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嘗試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坐標·文化周刊
  • 別名:坐標
  • 製作國家/地區:中國
  • 類型:文化專題
  • 主持人:孫冬
  • 主要嘉賓袁武 曹保明 胡悌麟 華秀
  • 製作公司:吉林一線傳媒有限公司
  • 首播時間:周六21:30
  • 每集時長:35 分鐘
  • 播出狀態:播出中
  • 網路播放平台玉米網
  • 主辦單位:長春市委宣傳部
節目形式,播出時間,收視率,數字,價值,原創,所獲成績,獲獎記錄,

節目形式

《坐標·文化周刊》呈現的內容要雅俗共賞,觀點要準確新穎,風格要大氣厚重,語言要深入淺出,普及與提高並存。將知識性、欣賞性、趣味性融於一體,使人們在輕鬆、愉快中獲知和審美。

播出時間

播出頻道:長春廣播電視台娛樂頻道(CTV-2)
播出時間:
首播(CTV-2)每周六21:30
重播(CTV-2)每周日11:10
(CTV-2)每周六11:10

收視率

非新聞自辦欄目第一

數字

1. 《坐標·文化周刊》2012年10月17日正式通過了市委宣傳部對試驗樣片的審查。
2. 《坐標·文化周刊》2012年10月25日走進長春高校第一站吉林藝術學院試播映。
3. 《坐標·文化周刊》2012年12月27日第一期播出節目在萬達院線賽得店貴賓廳通過由市委宣傳部部長吳德金等宣傳部主要領導及長春廣播電視台主要領導的集體終審。
4. 《坐標·文化周刊》2012年12月2日在長春電視台一套(綜合頻道)正式線上首播。
5. 《坐標·文化周刊》截止2014年11月16日在長春電視台總計播出101期,首播與復播總時長14140分鐘(236小時)廣播總計播出50期,首播與復播總時長3500分鐘(58小時)。
6. 《坐標·文化周刊》2年來,採訪過的文化坐標人物達500人次,播出成集的已達百人。其中原創選題及新發現文化人物達總量的60%以上。
7. 《坐標·文化周刊》開播僅2年已從長春廣播電視台自辦專欄節目的後起之秀一躍成為全台黃金檔自辦專欄的第一梯隊骨幹節目,並多次創下2014年度全台自辦專欄節目長春地區收視周冠軍。
8. 《坐標·文化周刊》兩年來組織城市觀眾及市民民眾線下文化活動達60餘次,走基層下鄉活動30餘次,進社區校園活動已超過30次。線上播出期間平均每周都有《坐標》組織的線下民眾文化活動在進行,編輯部每天都有觀眾文化熱線的溝通聯絡,提前做到了周周電視裡看、天天社區里見、的良性互動新局面。
9. 《坐標·文化周刊》榮獲2014本年度吉林省丹頂鶴文藝獎電視專欄一等獎
10. 《坐標·文化周刊》2014年獲吉林省文化創新平台獎
11. 《坐標·文化周刊》2015年6月6日改在長春電視台二套(娛樂頻道)首播。

價值

自2012年12月2日長春電視台綜合頻道《坐標·文化周刊》至今已播出兩年百期。《坐標》節目以及《坐標》現象已經成功地在長春地區引發一場空前的文化關注,其表層的衝擊效果是目在長春地區可見的電視節目中,唯一的一檔帶有明確引領意識的高端文化專刊節目,在全省電視業界內反響強烈。在全國的北方文化圈中,也引起了主流關注。同時也引發出很多文化名人的聲音。在電視觀眾群體及網路群體中更有了一批相當的追隨者。這些都是因為《坐標》的節目品質和定位有別於常態的根本原因。《坐標·文化周刊》專欄從選題到製作嚴進嚴出,它在電視專欄的節目流程操作中由於堅持了設計初衷的文化屬性與電視屬性,堅守了它特有的文化主張,發揮了它獨有的文化視角以及獨家的文化互動方式,因此決定了《坐標·文化周刊》在眾多的電視專欄中突顯了它明亮的文化品格與節目的張力。雖然還不成熟,但形式完整統一,方向明確,空間廣闊。讓人能夠感受到它是一個有長遠規劃,有頂層設計,且定位準確的新時期文化工程項目。

原創

《坐標》文化周刊電視專欄與目前大多數流行款熱播的專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純粹的原創性及其堅持的原創精神。《坐標》的原創道路其實帶有很大的風險性。克服原創的難度與風險,主要取決於決策層面的一貫堅持與逆境中的不動搖的態度和操作層面那漫長艱苦的持續努力的創作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坐標》在這兩年間僅原創的選題就多達百個,其中已成片播出的《曳步青年》、《夜讀自己》、《手藝人》系列、《指彈吉他》、《泰友社》、《快樂票友》、《銀杏樹文學獎》、《老司機崔嶔》、《鋼琴詩人元傑》、《導演劉富英》等節目在觀眾中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坐標》規模化影響和選題的多樣性已見成效,其文化引導能力不容忽視,社會正能量影響力正持續發酵。在已播出的節目專欄中,很多本土的新生代文化名家被《坐標》發現,並在《坐標》中展示,進而成為長春乃至東北地區的《坐標》文化人物。而傳統文化名人的表率示範和積極參與,無疑也成就了《坐標》高品質的文化平台。
如畫家袁武先生、黃璘先生、陳曦光先生、戴成友先生、高向陽先生等,書法家劉彤寶先生、穆治鋼先生、景喜猷先生,作家任林舉先生、王士美先生、音樂家尼克、大平、宋依凡、姜曉波、張眉等都是這樣的代表。還有一部分學院教授導師人物,如吉林藝術學院教授胡連華先生、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玉峰先生等,也有文化產業領軍人如《宇平人形》中報導的馮宇平先生、《草人董》董從仁先生等。更有許多民間各類傳承著傳統手工藝的能人巧匠們一同為《坐標》添磚加瓦。他們在《坐標》中的展示,讓很多觀眾為之一振,原來長春真的很有文化,也真的很有值得驕傲的全國一流的有成就的文化名人。這種有明確引領、內容與形式間相互作用的現象,在《坐標》的很復選題中屢見不鮮。
《坐標》在選題制定的體系中,不僅僅在節目的多樣性和系列性中有了一個整體的思考與設計,在對於各方向的均衡也體現了相對應的思考,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與成績。如《吉劇在傳續》、《著名作曲家楊柏森》、《那炳晨和東北家鄉戲》與《街舞青春》《城市民謠》、《長春搖滾樂》的對比,體現了文化藝術的傳統領域與現代的流行領域之間的平衡。如《著名作家金仁順》、《劇作家郭中束》與《沙畫師》、《指彈吉他》的對比,體現了權威的專家型人物與年輕時尚的探索者之間的平衡。
另外,在對著名歷史文化學者吉大歷史考古教授段一平先生的報導中,除了對於傳統的老一代文化工作者的崇敬之外,節目刻意發表了他在八十三歲高齡時,對於長春地名文化多年研究的科研成果,在長春各界引發極大的關注,吉林大學多名領導與吉林社科院的多名學者紛紛致電《坐標》編輯部,表示感謝《坐標》提供的展示平台以及對於文化科學支持的嚴謹工作態度。《坐標》在以“薩滿”“二手玫瑰”等新興搖滾樂隊為主的長春搖滾樂的《文化熱點》報導中,長春年輕人的音樂熱情得以發現和張揚。長春年輕人的搖滾夢想得以抒懷,長春的年輕觀眾在節目中找到了自己的專屬情感區以及更讓後來出現的《街舞》《夜讀》《薩滿樂隊》《三四劇社》等一大批年輕人流行時尚的文化題材得到了社會最具活力的熱捧。在第51期《聲音“傳“奇》的節目中,著名配音演員胡連華先生講述了他從事的配音之路和人生哲學,並以其獨特的教學理念引起了觀眾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在第48期節目《心樂長春》中,節目組訪談了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指揮家張眉女士,在節目播出之後,上海方面也回饋了對《坐標》的意見和建議,並對節目表示了高度的讚揚和支持;在第37期推出的《手藝人,守藝人》系列,更是《坐標》發掘傳統文化、保護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典範並得到了專家和社會民眾的一致好評。

所獲成績

《坐標·文化周刊》在宣揚中國本土優秀文化,努力弘揚文化主旋律的同時,我們的《坐標·文化周刊》雖面世才僅僅兩年就已得到了省、市、區縣、各級黨委政府的許多表彰和各個文化團體及民眾的支持,從吉林省的文化創新平台獎到吉林省丹頂鶴文藝獎的電視專欄一等獎,《坐標·文化周刊》在努力付出的同時正在一步步得到全社會的認可。
願長春的《坐標·文化周刊》在不久的將來遠走他鄉,帶著長春名片、乘著文化東風、唱著文化歌謠、與時空共舞、與時代同行。

獲獎記錄

2014本年度吉林省丹頂鶴文藝獎電視專欄一等獎
2014年獲吉林省文化創新平台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