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納達語文學,印度南部坎納達語地區人民的語言文學。其文學始於公元6、7世紀。現知最早的文學作品是《詩王路》,產生於825年,它是一部詩學論文。10世紀起,盛行“占布”文學,形式是韻散相間。本伯為其代表,作品是《本伯印度》、《最初往世書》等,表現宗教內容;後來還改編了史詩《摩訶婆羅多》。
坎納達語文學,印度南部坎納達語地區人民的語言文學。其文學始於公元6、7世紀。現知最早的文學作品是《詩王路》,產生於825年,它是一部詩學論文。10世紀起,盛行“占布”文學,形式是韻散相間。本伯為其代表,作品是《本伯印度》、《最初往世書》等,表現宗教內容;後來還改編了史詩《摩訶婆羅多》。12世紀至18世紀,先盛行抒情散文詩、六行詩等,出現過5位重要詩人,他們的詩歌表達了激進的宗教和社會觀點,反對繁縟的禮儀形式和種姓束縛。拉德納格勒沃爾尼的長詩塑造了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毗濕奴教派詩人布倫德羅達斯等創作的詩歌表達了他們虔誠的心境,對讀者影響頗深。16世紀後的薩爾沃吉納創作了數百首三行詩,以犀利的筆鋒揭穿種姓制度的罪惡,譏諷社會時弊。18世紀以後,梵語、孟加拉語和英語的文學作品開始譯介過來,坎納達語文學的發展也逐漸從中世紀轉入近現代,開始走向繁榮。著名詩人馬斯迪·文格代瑟·艾衍加爾(1892—?)寫了大量詩歌、小說和劇本,刻畫了社會上各階層的人物,形象生動,語言樸實,享有較高聲譽。德達特萊耶·拉摩金德爾·本德萊(1896—?)的詩歌和戲劇都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揭露殖民者的罪惡,是印度文學巨獎——講壇獎的獲得者。高德·希伐拉摩·加楞特(1902—?)是以其長篇小說震撼印度文壇的;布德布(1904—?)則以其詩歌贏得印度文壇最高獎。高卡克(1909— )是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詩人和作家,在國內受過高等教育,到英國專門研讀過西方文學,因此在借鑑歐美文學,繼承本國文學傳統方面貢獻較為突出。他的某些詩歌帶有神秘色彩;他的小說風格獨特,較為複雜;傳記文學、遊記作品、評論文章也都獨樹一幟。阿迪格(1918— )是位有成就的詩人,他的《峽谷》和《貢德勒城》屬荒誕詩作,《我們走過的道路》和《大地之歌》兩詩集又以直面人生而受到讀者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