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構造學(seismotectonics)是著重利用地質和地球物理等資料(包括地震折射、地震反射、地球重力、地球磁力、大地熱流密度等)分析歷史記載和儀器記錄到的地震活動性,研究孕育強震的構造環境、構造條件和地震的復發習性的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構造學
- 外文名:seismotectonics
- 學科:地質學
- 性質:地球科學
- 資料:利用地質和地球物理等資料
- 研究內容:研究孕育強震的構造環境等
定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基礎理論,
定義
地震構造學主要研究與地震的蘊育、發生過程有密切關係的地質構造、大地構造特徵,研究與地震危險性有關的各種岩石圈構造運動以及地震產生的各種形變的地震地質學的分支學科。
研究內容
從地殼或岩石圈構造運動的基本理論出發,查明地震與各種具體類型和形態的地質構造及其發展的因果關係,研究各種地球物理、地質動力過程以及地球內部物理性質在地震的蘊育和發生過程中的作用;通過對比不同區域的地震構造特徵,劃分不同級別、不同地震成因特點的地震構造帶或地震構造區,為地震危險區劃與烈度區劃提供依據。
研究方法
地震構造學套用地質構造與大地構造調查、活動構造調查、地球物理勘探、遙感圖像判釋、構造應力測量、模擬實驗、歷史地震、古地震調查以及現今地震活動震源機制分析和地殼形變測量等方法進行研究。活動構造學是地震構造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
基礎理論
大多數地震局限於一些狹窄的地帶,這些地帶確定著板塊的邊界。板塊構造理論確證,存在著四種類型的地震帶。第一類沿著大洋中脊線分布。與這類地震活動有關的是沿中脊軸線有火山活動(例如冰島、亞速爾群島、特里斯坦一達庫尼亞群島)。與板塊構造有關的第二類地震,是不伴隨火山活動的淺源地震。聖安德烈斯斷層是這方面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土耳其北部的安納托利亞斷層也是如此。在這些斷層內,兩個成熟板塊相互摩擦。這種板塊之間的摩擦可以很大,以致能夠產生相當大的應變,然後這種應變會以大地震的方式周期性地釋放掉。1906年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地震就是由於聖安德烈斯斷層北端的破裂引起的。第三類地震與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碰撞有關。一個板塊下插或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之下,結果就產生了深海槽。在菲律賓,深海槽就與向陸的板塊上彎曲的火山島弧相伴生,例如爪哇海溝。沿著秘魯一智利海溝,太平洋板塊正俯衝在南美板塊之下,後者受到揉皺而形成了安第斯山脈。第四類地震帶沿著大陸板塊的分界出現。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一條從緬甸到地中海、中間穿越喜馬拉雅山脈、伊朗、土耳其直到直布羅陀的寬廣地震活動帶。在這個地帶內,淺源地震與正發生強烈擠壓的高山分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