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貌現圖
- 外文名:Geomorphic map
- 學科:測繪科學
- 定義:某種方法將地貌在表現在地圖中
- 有關術語:地貌
- 方法:等高線法、地貌暈渲法
簡介,等高線法,地貌分層設色法,地貌暈渲法,
簡介
地形是指地表形態及地勢高低, 包括高程、坡形等形態特徵;地貌是指地表形態發生、發展、成因及其演化趨勢的綜合。地表起伏形體的形成受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等內力作用控制。地貌現圖是將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形態在地圖中通過有關符號表現,如等高線和地貌符號配合表示。地貌現圖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們對有關地貌的理解和了解有關地質形成原因。
等高線法
地貌現圖法之一。地面上高程相等點的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為封閉連續的曲線, 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高程相等,等高線形狀與實地保持幾何相似關係等特點。用一組有一定間隔 (高差) 的等高線組合以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態。相鄰等高線的高差稱為等高距, 主要取決於地圖的用途、比例尺、地貌類型以及地圖上等高線的最小間隔等。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等高距規定。按規定的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基本等高線,又稱首曲線;由於地表變化是複雜的,需要在兩條等高線之間加繪1/2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線,稱半距等高線,又稱間曲線;加繪1/4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線,稱助曲線。為便於查算等高線,每隔4條首曲線有一條加粗的曲線,稱計曲線。根據等高線的密度和圖形可判斷地貌特徵、斜坡坡度、地面任意點的絕對高程和相對高程。多用於製作地形斷面圖、預測洪泛區、確定各地段通行程度、選擇坡度最小的路線,確定盲區以及圖上施行各種量算工作。在小比例尺普通地理圖上用等高線表示地形,主要顯示大型地形類型及其分布的作用,等高線具有地形類型線的性質。用等高線法表示的地貌清晰易讀,19世紀中葉已成為地形圖上地貌現圖的主要方法。為增強等高線表示法的立體效果,出現了粗細等高線和明暗等高線。
地貌分層設色法
地貌現圖法之一。將地貌按高度劃分若干帶,每一帶塗以不同色相和色調錶示地貌的方法。必須建立高度表和色層表。高度表是由基本等高線和補充等高線排列的等高線間距圖表,它受地圖用途、比例尺、製圖區域的地貌類型及特徵、製圖資料、制印條件等因素影響,等高距變化是漸進的,應適應實地坡形的變化規律,高程帶的數量要適當,其分層線儘可能和地貌類型的高程分界線吻合。色層表是按高度表劃分的設色順序逐層設色排列成的,常用多色色層表,其設色原則為每一色層應準確代表不同的高程帶,各色層之間變化應有連續感,並能產生一定立體感,選色應接近自然色彩。色層表的種類有幾種,如愈高愈暗,以光線直照原理愈陡愈暗為基礎色調隨高度的增加而變暗,即山區色調偏暗;愈高愈亮,以色彩對人的視覺感受為基礎用亮的色調錶示高地,暗的色調錶示低地,使地貌圖形產生立體感,但平原地區太暗影響其他地圖內容的表示;愈高愈飽和即用顏色飽和度變換表示地面高度變化;光譜適應是按光譜色(紅、橙、黃、綠、青、藍、紫)順序建立色層表表示地面高度變化。常用的色層表為綠褐色系,低地用綠色,丘陵用黃色, 山地用褐色,雪山、冰川用白色或紫色,海洋用藍色。200米、500米、1 000米、3 000米,雪線是變換顏色的關鍵高程。地貌分層設色的效果,要靠印刷來實現,在印刷中,色層顏色的形成主要用平色、網線、網點單印和疊印,故事先要繪製色層表的樣圖和色標,供印刷時參考。分層設色法的優點是能夠一目了然地顯示地貌總體形勢和高程帶的分布狀況、不同地貌單元的面積對比,具有一定的立體感;缺點是不能量測,地貌表示不夠精細,森林無法用綠色表示,故航空圖、地勢圖、中小比例尺掛圖和地圖集中普通地圖的地貌常用分層設色、等高線、暈渲法相配合表示。
地貌暈渲法
地貌現圖法之一。套用陰影原理以色調的明暗對比來表現地貌立體感的方法。又稱陰影法。暈渲所採用的是假定光源, 假設光源在某一固定位置上發出強度不變的平行光線,地形各部位的受光量取決於坡面同光源方向的夾角,迎光面 (陽坡) 受光多而最亮即渲以明亮色調, 背光面 (陰坡) 最暗即渲以濃暗色調,坡度越陡受光量少即渲以濃色調,坡度越緩受光量多即渲以淺色調。按光源的位置分直照暈渲 (光線垂直照射地面)、斜照暈渲 (光線從西北45°方向照射地面) 和綜合光照暈渲 (以直照光源為主,斜照光源為輔)。直照暈渲採用最早,能正確反映地面坡度變化,但立體效果差; 斜照暈渲立體效果強,廣泛使用;綜合光照暈渲對台地、河谷地貌形態有較強的表現力。按著色可分為單色暈渲、雙色暈渲及自然彩色暈渲。按對地貌的選擇性暈渲可分為全暈渲和半暈渲。繪製暈渲原圖是一項工藝技術很強的工作,除用毛筆墨暈外,還可採用美術噴筆暈渲。在斜照條件下對地面模型攝影所製成的暈渲圖表現力更好,利用計算機進行地貌暈渲也已實現。暈渲法的地貌立體感較強,但不能在圖上確定任意點的精確高程和坡度,常與等高線法和分層設色法相配合,用於小比例尺地圖和專題地圖上的地貌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