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最小功原理

分析外營力對地表作用過程的一種理論。是從力學中求解平衡問題時所用概念移植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貌最小功原理
  • 外文名:theory of minimum energy dissipation in geomorphology
  • 所屬學科:自然
  • 所屬領域:地理
論點為,數學方程式,

論點為

各種外營力,如流水、風、波浪等,與地表進行相互作用時,均存在力圖使自己的能量損耗率處於最小的傾向。在河流地貌的演化分析中,這一概念已得到廣泛套用。取得較大發展。楊志達認為,在河流動力諸要素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單位重量水體的能量消耗率,在維持輸沙平衡的前提下,沖積河流將調整其坡降和幾何形態,力求使能耗率趨向於當地具體條件所許可的最小值。具體條件指河岸和河床相對可沖性,基岩裸露狀況等。

數學方程式

為Vj=最小,式中V為平均流速,J為坡降。張海燕採用單位長度水體能耗率。最小功原理可表達為Rqj=最小,式中r為水的容重,Q為流量。能量最小損耗原理已逐漸成為分析河流系統平衡的基本原理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