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花雞

地花雞

地花雞Syrmaticus humiae,是雞形目,雉科的一種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英文名 black-necked long-tailed pheasant。常成對或小群遊蕩覓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樹活動,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間空地上或灌叢中休息,晚上棲息於樹上。1樹棲1隻,活動和棲息地一般較為固定。活動時甚寧靜,有時除踩踏落葉或覓食扒動樹葉弄出聲響外,一般毫無聲響。性機警,活動和覓食時常有一隻雄雉極為警覺,不時的佇立張望,發現情況立刻鑽入草叢或灌叢逃跑,緊急時亦直接起飛上樹,或向上、下坡飛翔。一般飛行較低而速度緩慢,飛行時能在空中轉變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花雞
  • 拉丁學名:Syrmaticus humiae
  • 別稱:啞巴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雞形目
  • :雉科
  • :長尾雉屬
  • :黑頸長尾雉
簡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保護級別,

簡介

黑頸長尾雉,俗名“地花雞”、“松毛雞”、“啞巴雞”。雞形目,雉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被IUCN列入1988年發布的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該種鳥最突出的體貌特徵是羽斑絢麗而有韻律,尾羽修長而華美(雄鳥)。棲息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多成對或結小群活動,主要以櫟樹堅果及漿果為食,也吃昆蟲。分布範圍非常狹小,國內僅見於滇西的騰衝、龍陵、潞西、景東、滄源、漾濞、永平等地,而以騰衝為多,廣西的個別縣境也有少量分布。黑頸長尾雉多在地面或裸岩孔隙營巢,每窩產卵5枚~6枚,屬留鳥。

外形特徵

特徵:雄鳥頭頂褐綠色,兩側有白色眉紋,上體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具寬闊的白色塊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具藍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長,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並列的橫斑,下體腹部與兩脅栗色,嘴角黃色,腳黃灰色,雌鳥體羽棕褐色,滿布黑色斑紋,上背有白色矢狀斑,外側尾羽大都栗色.棲息於,疏林內.以橡實、漿果、嫩芽、樹根及昆蟲等為食.3~4月間多見一雄二雌結群活動,並開始築巢產卵,巢築於地面,每窩產卵多為7~9枚,淺肉色或略帶枯葉色,光滑、無斑點.孵卵期約28天,雌鳥單獨孵卵。
羽色: 雌性不同
體型:體重♂975g,♀620-746g;體長♂960-1045mm,♀471-500mm;嘴峰♂25-30mm,♀25-29mm;翅♂207-213mm,♀197-210mm;尾♂486-505mm,♀185-197mm;跗蹠♂60-67mm,♀53-63mm。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中國國內分布於雲南維西、永平、騰衝、潞西、永德、楚雄、景東、鎮源、德宏、保山、大理、迪慶、思茅、武定,廣西西林、隆林、田林、凌雲、樂業、天峨、百色為留鳥。
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泰國北部、緬甸北部和印度阿薩姆邦。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500-3000m的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疏林灌叢、草地和林緣地帶,尤其喜歡在海拔1000-2000m、林下蕨類、蒿草和灌叢植物發達而又多岩石的山坡混交疏林和林緣地帶活動。

生活習性

留鳥,喜集群,常3~8隻小群活動,多出入於森林茂密、地形複雜的崎嶇山地和山谷間。性膽怯而機警,活動時很少鳴叫,活動以早晩為主,晚上棲於樹上。雜食性,主要以植物葉、莖、芽、花、果實、種子和農作物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繁殖期4~6月,在隱蔽的林內、林緣岩石下、灌叢中的地面上營巢繁殖,一雄多雌制,每窩產卵5~8枚,卵奶油色或玫瑰白色,孵化期24~25天。

保護級別

黑頸長尾雉分布範圍有限,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
IUCN 瀕危;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列為稀有種;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94年列為稀有種;
《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95年列入附錄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