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人

地球與人

《地球與人》是2013年廣場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J‧唐納‧休斯。

基本介紹

  • 書名:地球與人
  • 又名:The earth and people
  • 作者:J‧唐納‧休斯
  • 譯者:郭彥彤                       /            吳緯疆
  • ISBN:9789868884281
  • 頁數:496
  • 定價:NT$500
  • 出版社:廣場文化
  • 出版時間:2013-5-30
  • 副標題:生命群落的動態演繹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早期的歷史敘述著重人類政治活動,極少著墨與大自然的互動,但生態演化著實也是成就人類歷史的一環。人類物種隨生命群落演變,與其他物種競爭、合作,人類利用其他物種,也為其他物種所用。這不僅意味著人類形體是經演化而來,也表示地球生態系統提供人類遠祖生存所需的食物、為他們解決生存問題、增強人類的智慧,並指引遠古人類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十世紀中期,歷史學家開始研究生態學,即顛覆原先的世界歷史觀。環境史研究藉由生態學的分析方法來理解人類歷史的演進,探討面對大自然環境下,人類思維對其行為有何影響,以及與自然環境之間關係的變化。無論是大城市、小農村,或是狩獵部落,各個時空的人類社會皆仰賴生物群落而生,因此,歷史應將人類活動放在當地生態系統的框架中討論才是。
作者在書中以人類歷史發展的時間為縱軸,將帶領我們進入一連串的時空探索:坐熱汽球到塞倫蓋提上空可以想像史前時代的地球環境;觀看霍皮族人的卡奇納祈舞儀式便能知曉早期農業民對自然崇敬的態度;探訪由蘇美王吉爾伽美什所建的烏魯克城牆──象徵人類文化與自然決裂;上古時期,瑣羅亞斯德、孔孟、老子、佛陀、猶太先知等各家思想家形塑了人類的世界觀;到了中世紀,探險與貿易活動使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多,但人類對野生地區的破壞並未停歇,從波里尼西亞人到復活節島定居而徹底改變了當地生態的教訓便能略知ㄧ二;接著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帝國主義的殖民擴張更使得生態系統的改變逐漸從小範圍的單一地區擴及到廣泛的世界各地。時至今日,科技與人口大幅成長、自然資源開發增加、與世界經濟市場單一化,這些都加劇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衝擊,而人類對自然的道德責任,以及我們要如何達成科技與環境之間的永續平衡,也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內容。
本書旨在探討人類起源至今各階段的主要生態進程。環境變遷往往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結果,本書探討的便是它們如何引導人類社會的歷史趨勢。這個過程發生在每個歷史時期,也出現在有生物居住的地球的每個角落。衷心期盼經過這趟環境史的旅程,我們可以改變過去區分人為本位與環境為本位的史觀,以更巨觀的角度,探討人類周圍相互依存的生命群落。

作者介紹

J?唐納?休斯 (J. Donald Hughes)
是美國丹佛大學的約翰?艾文斯歷史學傑出學者及特聘教授,著作包括《什麼是環境史》(What is Environmental History?, 2006)、《地中海環境史》(The Mediterranea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2005),以及《牧羊神之苦:古希臘與羅馬的環境問題》(Pan’s Travai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Ancient Greeks and Romans, 1994)。他也是歐洲環境史學會與美國環境史學會的創始會員,還曾擔任《環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期刊的編輯。

作品目錄

關於本書
第一章 歷史與生態
環境史
生命群落
群落生態與歷史
生態進程
第二章 原始和諧
塞倫蓋提:人類與其他生命的親族關係
澳洲的卡卡杜:最初的傳統
霍皮,亞利桑那:土地的靈魂-農業
小結
第三章 文化與自然的決裂
烏魯克城牆:吉爾伽美什與城市的起源
尼羅河谷:古埃及與永續性
蒂卡爾:傳統馬雅文化的崩解
小結
第四章 思維與衝擊
雅典:思維與實踐
西安:中國環境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羅馬:衰亡的環境原因
小結
第五章 中世紀
佛羅倫斯與歐洲風光:成長的阻礙
波里尼西亞:對島嶼生態系的早期衝擊
庫斯科:印加帝國的環境保育
小結
第六章 生物圈的轉變
特諾奇提特蘭:歐洲生物入侵
荷蘭:對抗大海
倫敦:工業化時代的城市、國家、帝國
加拉巴哥群島:達爾文的演化論
小結
第七章 開發與保育
西高止山脈:傳統與改變
大峽谷:保護還是休憩?
亞斯文:水壩及其效應
小結
第八章 現代的環境問題
峇里島:綠色革命?
威拉米特國家森林:既然大樹已倒下
布揚斯克:車諾比爾的餘波
丹佛:地方感
小結
第九章 現在與未來
亞馬遜:生物多樣性的威脅
紐奧良:環境災害的肇因
奈洛比與世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全球暖化:環境史觀點
第十章 總結
延伸閱讀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