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鹽》是由維姆·文德斯執導的紀錄片,於2014年10月15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展示了巴西紀實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用相機捕捉到的驚人攝影作品,以及他對自己作品的闡釋和解讀,帶領人們一起走進這位攝影師的傳奇人生。
基本介紹
- 導演:維姆·文德斯
- 編劇:維姆·文德斯
- 對白語言:法語
- imdb編碼:tt3674140
- 中文名:地球之鹽
- 外文名:Le Sel de la Terre(法)、The Salt of the Earth(英)
- 其它譯名:大地之鹽
- 出品時間:2014年
- 製片地區:法國、巴西、義大利
- 類型:紀錄片、傳記
- 片長:110分鐘
- 上映時間:2014年10月15日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劇情簡介,幕後製作,主創團隊,演員表,職員表,音樂原聲,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行走苦難拉丁美洲、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點燃的油田大火、盧安達大屠殺、衣索比亞難民、波赫內戰,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這一眾衝突題材照片,在給他帶來巨大國際聲譽同時,也製造著難以治癒的心靈創傷。塞巴斯蒂昂的兒子胡里亞諾跟隨老爸探入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荒野和亞馬遜叢林最後原始部落的高清晰影像,北極熊、海獅、海象、鯨魚、海鷗、鱷魚,成了取代屍體、飢餓、逃難、悲傷的黑白照片。
1997年,第三次的盧安達拍攝項目,讓他進入圖西族躲藏的剛果叢林,目睹了數萬難民被東趕西攆卻依然逃不脫死亡命運後,塞巴斯蒂昂終於在苦難面前受夠了。他回到從小長大的艾莫雷斯地區,以自己還算不錯的積蓄和影響力,試圖復原那個已被迅速起飛的經濟搞到面目全非的故鄉。樹木種下了,物種復甦了。與此同時,攝影師的興趣也開始轉向活絡著驚人生命力的地球不知名角落。32趟旅程,為這個曾在自己鏡頭下被千刀萬剮的世界,重又製造出一個美麗的“創世紀”神話。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88年,導演維姆·文德斯在一個展覽中,被兩幅拍攝於巴西瑟拉佩拉達金礦的黑白照片所吸引。場景里的人,臉孔都被沙土抹成一樣的漆黑,背著一袋袋沉重的金沙,搭著簡易梯子下至見不到底的深淵。他們來自從失業知識分子到失去土地農民在內的社會各階層,金子是他們共同的欲望。這些景象,來自1980年代初從巴黎返鄉的巴西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的鏡頭。
2007年,文德斯終於有機會見到了薩爾加多本人,薩爾加多帶他去參觀工作室,文德斯被薩爾加多對工作的投入和決心所震撼。有一天薩爾加多問文德斯是否願意加入他和他的兒子胡里亞諾的一場沒有目的地的旅程,因為他們覺得他們需要一個他者的視角,而這段旅程的產物就是這部名叫《地球之鹽》的紀錄片。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 |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 | ---- | 攝影記者 |
維姆·文德斯 | 維姆·文德斯 | ---- | 旁白 |
Juliano Ribeiro Salgado | Juliano Ribeiro Salgado | ---- | 攝影家兼旅行家 |
Hugo Barbier | Hugo Barbier | ---- | 立體攝影師 |
Jean-Jacques Barthélemy | Jean-Jacques Barthélemy | ---- | ---- |
Leila Salgado | Leila Salgado | ---- |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的妻子 |
職員表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原聲帶封面 |
---|---|---|
01 | The Salt of the Earth | |
02 | Papu's Song | |
03 | Serra Pelada | |
04 | Wrangel Island | |
05 | Sick Soul | |
06 | Black Kuwait Fire | |
07 | Exodus | |
08 | The Photographer | |
09 | The End of The Road | |
10 | Nenets | |
11 | The Last Trip | |
12 | Instituto Terra | |
13 | Zoé's | |
14 | Back To Brazil | |
15 | Genesis | |
16 | Human Spirit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類型 | 獎項名稱 | 獲獎者 | 備註 |
---|---|---|---|---|
2015年 |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紀錄長片 | 《地球之鹽》 | 提名 |
2014年 | 第67屆坎城電影節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 | 維姆·文德斯 | 獲獎 |
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 | ||||
一種關注大獎 | 提名 | |||
2015年 | 第40屆法國凱撒獎 | 最佳紀錄片 | 《地球之鹽》 | 獲獎 |
第29屆西班牙戈雅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提名 | ||
第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 展映單元 | |||
第59屆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發行信息
製作公司 | 1. Région Ile-de-France [法國]2. Decia Films (co-production) 3. Amazonas Images (co-production) 4. Solares Fondazione delle arti 5. 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6. Serviçio Social do Comércio 7. Secretaria de Estado de Cultura do Espirito Santo |
---|---|
發行公司 | 1. Independenta Film (2014)(羅馬尼亞) 2. Officine UBU (2014) (義大利) 3. Le Pacte (2014)(法國) 4. Mongrel Media [加拿大] (2015) 5.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亞] (2014) 6. 索尼經典 [美國] (2014) 7.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2013) 8. Filmtrade [希臘] (2015) 9. NFP Marketing & Distribution (2014) 10. Cinéart (2014) (荷蘭) 11. Against Gravity (2015) (波蘭) 12. Caramel Films (2014) (西班牙) |
作品評價
《地球之鹽》用近乎黑白影像PPT的格式,展現了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本人以及他的作品,無需任何語言,只要透過那一幅幅的黑白圖片就能直達人心。導演維姆·文德斯用鏡頭,在大銀幕上展出薩爾加多所有的經典作品,也記錄著這位大師本人的影像、生活與生命。片中薩爾加多經常出現頭像的特寫,以黑白色調浮現在銀幕上,用一種輕而淨淡的聲調,講述每幅照片背後的人世與時間。該片用攝影師薩爾加多本人的觀察、創作、生活,反過來來註解了他的人生(《大眾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