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柑,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地柑Pothos pilulifer Buchet ex Gagnep的全草。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清心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癲狂,尿血,鼻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柑
- 別稱:地柑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天南星目
- 科:天南星科
- 屬:石柑屬
- 種:地柑
- 分布區域:廣西、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量:內服:煎湯,3-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經。
功效
清心瀉火,涼血止血。
主治
癲狂,尿血,鼻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攀援植物,長2-3m。小枝綠色,具4棱,有縱條紋。葉柄短小,長0.5-2.5cm,寬0.7-1.5cm,倒卵形,具耳,枝上部的葉柄更短,先端鈍或渾圓,無耳;葉片革質,表面黃綠色,背面蒼黃色,橢圓形,長7-9cm,寬2.5-4.5cm,先端急漸尖,有芒尖;側脈3對從中肋伸出,另1對基出,細脈多數,近平行、傾斜、網結,明顯凸起。花序腋生;苞片4-5,長2-6mm,上面的較長,具縱脈;序柄和梗長1-2cm;佛焰苞卵形,反折,長5mm;肉穗花序黃綠色,圓球形,徑約5-6mm;花兩性,花被片6;雄蕊6;子房3室。漿果紅色。花期12月至翌年7月。
生長環境
常附生於海拔200-1000m的密林中岩石上。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降壓作用。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清心、瀉熱的功能。用於癲狂、尿血、鼻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