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歐文·亞隆思想傳記

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歐文·亞隆思想傳記

歐文·亞隆(Irvin Yalom)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著作流傳最廣、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治療學家之一,被選為美國至今健在的三個最重要的心理治療學家之一。他的許多著作不僅給心理治療師帶來啟發,也深得普通讀者的喜愛,在世界範圍內成功發行。其作品多次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類獎項,如《當尼采哭泣》榮獲1992年"the Commonwealth Club"小說類金牌獎,以及其他許多獎項,被翻譯成24種語言,並出現在許多最佳暢銷書名單上,銷量超過200萬本。

本書是他的一部思想傳記,由他的得意門生近距離解讀:他那具有特殊形式的智慧從何而來?他把智慧傳達給別人的能力又源自何處?他是沿著一條怎樣的路走到了這裡?為何對人之存在問題具有如此精微和富有洞見的理解?

如果我們專心思考我們活著(即我們在世界上存在)這個事實,並且盡力把那些讓人分心的、瑣屑的事物置於一邊,嘗試去認真考慮導致焦慮的真正根源,我們便開始觸及某些基本主題:死亡、無意義、孤獨和自由。

我們孤單地進入這個世界,又孤單地離開這個世界,而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裡,總要設法處理這樣一種存在的張力:一方面我們渴望跟他人建立關聯,另一方面我們又認識到自己是孤單的。

基本介紹

  • 書名:在生命最深處與人相遇:歐文·亞隆思想傳記
  • 作者:[美]朱瑟琳·喬塞爾森(Ruthellen Josselson)
  • 原版名稱:Irvin D. Yalom: On Psychotherapy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 譯者:王學富,王學成
  • ISBN:9787111530145
  • 頁數:176頁
  • 定價:3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 開本:32開
前言,目錄,作者簡介,

前言

"感通"亞隆
翻譯朱瑟琳·喬塞爾森(Ruthellen Josselson)寫的亞隆傳記,是一個發現亞隆,同時發現自己的過程。亞隆在全世界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感動告訴亞隆,訴說他的書怎樣觸動了他們的生命,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本書作者是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她很早接觸亞隆的著作,感受到亞隆陪伴她經歷了人生旅程中的某些幽暗地帶。在這本書中,她收錄了大量對亞隆的採訪實錄,目的是保留亞隆思想的原味,讓讀者圍鼎嘗臠。
作為亞隆著作的讀者,亞隆傳記的譯者,同時作為在中國從事心理諮詢與治療實踐的心理學家,我熟悉亞隆,理解他,跟他之間沒有阻隔,因此,我用了一個詞,叫"感通"。如果借用亞隆最喜歡用的一個詞,就是"旅途夥伴"。通過閱讀亞隆的著作,我們跟他一路同行,發現他所經歷的正是我們正在經歷和即將經歷的,他所表達的是我們內心裡感受到,但沒有完全表達出來的東西。我相信,亞隆會給中國心理治療界帶來很重要的啟示,可以引發我們對許多重要問題的反思。
亞隆是美國最重要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治療學家之一,也是在團體治療領域裡具有開拓性貢獻的領袖,在一次全美投票調查中,亞隆被選為至今依然健在的三個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大大拓展了精神病治療和心理治療的範疇,特別是把存在主義哲學和文學的醫治因素帶入到心理治療之中,並加以融會貫通,這使他成了一位存在主義心理學的治療大師。但同時,亞隆並不是要建立一個自己的體系,他甚至不認為存在主義心理學是一個像精神分析那樣的治療學派,而視之為人類體驗和反思自身存在的思想。他認為,不管一個治療師接受何種治療學派的訓練,都可以讓自己具備存在主義的思想品質,從而不憚於與病人探索生命中最根本的存在問題。
存在主義哲學和存在主義文學很早就被介紹到國內,而存在主義心理學卻姍姍來遲。此前許多心理治療學派也陸續被介紹到國內,最早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然後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接著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以及由它們派生出來或另行創立的心理療法,如認知行為療法、理性情緒療法、家庭系統輔導,等等。而存在主義心理學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有一些"先聲"。首先是一些重要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的書被介紹到中國來,如在羅洛·梅(Rollo May)的譯介和研究方面,郭本禹、楊韶剛主編的《羅洛·梅文集》,楊韶剛著《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等等。另外一個重要的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布根塔爾(James Bugental)也被介紹進來,如車文博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一書中專章介紹了"布根塔爾的存在分析心理學",但其譯著尚未見到。弗蘭克爾(Victor Frankl)的一些書被翻譯引進到中國,如趙可式等譯的《活出意義來》,何忠強、楊鳳池譯的《追尋生命的意義》,常曉玲譯的《弗蘭克爾:意義與人生》(古爾德著),研究方面如劉翔平著《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學說》,等等。施奈德(Kirk Schneider)是當代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的重要代表人物。據我所知,他的《存在心理學》正在由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郭本禹翻譯。而對施奈德的研究也剛剛起步,現任教於江蘇教育學院的程世英副教授在南京師範大學讀研期間,其碩士論文是《施奈德存在主義心理學及其心理治療觀》。
最近一些年,亞隆(Irvin Yalom)開始在中國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背後的推動者如美中心理學院在北京致力於推動亞隆的團體輔導培訓。亞隆的書籍也陸續被翻譯成中文出版,如侯維之譯《當尼采哭泣》、張怡玲譯《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李鳴等譯《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魯宓譯《診療椅上的謊言》、童慧琦譯《日益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的心靈對話》、張亞譯《直視驕陽》、張美惠譯《愛情劊子手》、易之新譯《叔本華的治療》,等等。最開始,許多人把亞隆當作團體治療領域的領袖,後來才開始對其存在主義的思想根源有所了解。
翻譯亞隆傳記,對亞隆有以下的感受和理解:
他真實、坦誠,是一個"人",充滿了人性的溫情。
他身上有一種勇毅的精神,直面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包括它的悲劇性質,雖然如此,卻又帶著樂觀的心態,奮進不息,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直面精神。在他看來,這是尼采代表的一種精神品質,卻跟《論語》所謂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頗為相通。
他的治療是一種深度的治療,他跟病人走到生命的深處,世界的深處,生活的深處,觸及人類終極關懷的基本主題:苦難、死亡、自由、選擇、責任,從中獲得真正的覺察。
他對人充滿溫情,對人性有深刻洞察,把治療看作生命在關係里經歷醫治的相遇(therapeutic encounter)和彼此的了解(interpersonal learning)。
他不斷探索心理治療的奧秘,忠於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體驗告訴人們,影響了人們對心理治療的理解。
他把存在主義哲學和存在主義文學帶入到心理治療的實踐中去,拓展了心理治療的範疇和資源。
他把心理治療看作生命的責任(commitment)和神聖的使命(vocation),而不只是一種職業或專業(profession)。
他通過心理治療進行生命的冒險,與病人一起走向人類心靈深處,探索各種醫治的可能性,同時又克己自守,恪守專業的、倫理的、生命的品質。
他強調治療過程中的即時化體驗與反應,稱之為"當下體驗",在這一領域,他有可貴的經驗,給我們帶來啟發。
他善於講故事,能夠從故事中發掘出豐富的治療因素。
他反對診斷手冊式的過分強調病理診斷的治療傾向,也反對治療指南式的結構化治療模式。
存在主義心理學是一個具有"智性"取向的心理治療學派,它對苦難、意義、自由、死亡、焦慮、選擇等人類終極關懷的主題有極深的關注與思考。我相信,存在主義心理學與中國文化有很深的內在聯繫,會引起中國心理學學術界和治療界的興趣和熱情。
正當我們翻譯完本書之際,我們也籌辦了一個存在主義心理學國際會議,有一批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從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香港等地來到南京舉辦存在主義心理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同時在北京和上海舉辦存在主義心理學工作坊。讓我們欣喜的是,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存在主義心理學,現在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最後,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的信任,把這本重要的書交給我翻譯。本書是由我和上海財經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學成共同翻譯,此後又得到剛從英國留學歸來的蔣慧小姐的協助,在此一併感謝。
雖然幾易其稿,在翻譯過程中也算盡力而為,但交稿時內心依然誠惶誠恐,惟恐其中留有疏漏之處,又沒有更多時間去細細咀嚼,把原文中的意思把握到最準,找到最恰當的中文對應詞語,只能留下缺憾,讓有心的讀者去批評指正,不勝感謝。
王學富
南京直面心理諮詢研究所

目錄

致謝
譯者序 "感通"亞隆
引言 / 1
在初識亞隆後的十年之後,我一度在生活中陷入絕望,是他的書給我以勇氣和希望。
第1章 緣起 / 7
對於出生於工人家庭並從未涉足過哲學的亞隆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2章 存在與超越的困境 / 59
在精神病學的辭典里是找不到"選擇""責任""死亡""生活目的"這樣的術語的,但所有的治療師都知道,這些恰恰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
第3章 旅途夥伴 / 85
亞隆眼中的病人並不是有著怪異行為的心理異常者,而是"旅途夥伴",他想表現的是彼此相遇時的人性情感。
第4章 心理治療與哲學之間的對話 / 95
"你還記得我們在綠洲相遇的那個晚上嗎?你說你來找我尋求幫助,而實際上,當時我也在前往向你求助的路上。"
第5章 心理治療的前景 / 115
"你必須具有足夠的勇氣和創造性,才能做到為每一位病人量身定做一套新的治療方法"。成功的治療靠的是兩個人建立關聯。然而在這點上,一個治療師可以走多遠呢?
第6章 亞隆對其治療工作的反思 / 137
我們必須先認識人的境況,然後才想如何去著手處理。
編後記 / 153
歐文·亞隆著作列表 / 157
注釋 / 162

作者簡介

朱瑟琳·喬塞爾森
著名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得意門生,執業心理治療師,密西根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菲爾丁研究生院的心理學教授,由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認證,曾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亨利 A. 莫里獎和富步雷獎。
著有《我和你:人際關係的解析》《發現她自己:女性認同發展之路》(1987)等,她還發表了很多關於青少年、女性和敘事的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