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之陽

在水之陽

《在水之陽》是當代作家初國卿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9年10月。

該書反映了瀋陽歷史文化,珍貴而厚重。無論是對瀋陽山水風物的摹狀,還是對歷史文脈的探究,抑或是對文化名人的描寫,既有身臨其境的描述,又有溯本求源的追究,還有精細幽微的考據,從而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厚重的瀋陽,文化的瀋陽,文雅的瀋陽,讓每個生活在瀋陽的人,油然而生一股得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水之陽
  • 作者:初國卿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19年10月
  • 字數:44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水之陽》一書共收散文40餘篇,主要內容為瀋陽的山川風物、人文景觀、歷史精華等,諸如最具特色的瀋陽曼陀羅古城,城中的萬泉之水、三疊之水,小河沿的大歷史,法庫的魚梁鶴影,渾河之源與蒲河之源,八爾虎山與馬耳山,最偉大的工業遺產等,憑藉瀋陽的歷史人文與自然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進而探索這個城市文化的歷史命運和城市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寫瀋陽人文風物的散文別具一格,啟迪哲思,引發情致,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史學意義上的文化價值。

作品目錄

古今瀋水蘊文深 王向峰
一城豪氣(代自序)
聖山“巴爾虎”
湮不沒的聖跡山
槲葉里的馬耳山
七星山的陷落
馬盂山下——問水遼河源之一
潢源記——問水遼河源之二
遼河掌——問水遼河源之三
尋找渾河源
溯水蒲河源
瀋水三疊
萬泉之水
魚梁鶴影
空想丁香湖
家住新樂
火簸箕
甑黍飯
陶蛙
那一片搖曳千年的市聲——走近《清明上河圖》
暢想蒲陽書院
1625:瀋陽的三月三
曼陀羅的瀋陽
盛京1636:旗袍在這裡誕生
天子重墨《盛京賦》
曠世風華文溯閣
《紅樓夢》的瀋陽因緣
翰林府上的一抹晚霞
歷史深處的巨流河古城
重回“九一八”之夜
又見肇新
走出興隆台
陶聖
遼瓷之父
金毓黻與李文信
金毓黻與沈延毅
不該忘記的沈兼士
絕世煙霞
張學良與定遠齋
張學良與杜重遠
抱憾神殿谷
馮庸歸來
魂歸漁樵寨
晏公“石魚居”
晏少翔與胡適
楊仁愷與榮寶齋
唐寅《草屋蒲團圖》入沈記
第四版扉頁是留白
龢溪明月歸龍泉
一個人的新興版畫運動
在瀋陽,有這樣一位文化老人
最後的朱媞
詩家仲元
早看行雲晚賦詩
發現“太陽鳥”的人
門前一架金銀花
遺文編就慰師心
第四個蘋果是“寒富”
蒲河八媞
後記

作品鑑賞

《在水之陽》一書用60篇優美而厚重的文字,記錄瀋陽的歷史人文與自然風物,探索這個城市文化的歷史命運和城市文人的人格構成。全書按寫作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瀋陽域內山川形勝。寫山,有遼朝聖跡的巴爾虎山,有滿山槲葉的馬耳山,有落日餘暉里的七星山;狀水,有“繞城三水”的遼河、蒲河、渾河的前世今生,有“珠泉萬孔”的萬泉河,更有夢想著能夠栽滿丁香的丁香湖。第二部分寫城,有7200年前新樂的裊裊炊煙,有500年前蒲陽書院的朗朗書聲,有400年前渾河岸邊老汗王遷都三月三的金戈鐵馬,有200多年前文溯閣的曠世風華,有100年前肇新窯業民族工業發展的隆隆機器聲。最後部分寫人,作者沒有寫在瀋陽這裡顯赫一時、呼風喚雨的帝王將相,而是將目光鎖定在那些與城市的文脈相系,與城市的性格相融,能夠讓瀋陽與其他城市相比,占三分文氣,三分雅致,三分豪氣的人物,比如陶聖唐英、國學大師金毓黻、考古大家李文信;比如晏少翔的工筆、楊仁愷的慧眼、李仲元的吟詠;還比如張學良的文雅、馮庸的豪氣。在這些人物中,才能找到瀋陽文化的魂。
散文寫成美文不易,寫出歷史深度與文化意味尤難。《在水之陽》所輯文章,卻實現了兩美兼具,充分反映出作者文采飛揚、思維敏捷、知識豐厚、見解獨到的大散文特色。尤為難得的是,文章皆言之有物,落筆有情,既是一本瀋陽山川文化的薈萃,也是一部瀋陽風雅流傳的集合。文中內容大多奇秘幽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善於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地方文化意識的河流。初國卿注重散文的實用功能,無論是地域文化散文還是歷史散文,都汲有根之水,不發空無之聲。用散文激活歷史,乃至激活產業,是其散文創作的一大特色,諸如瀋陽旗袍節、七十二候篆刻碑林等,都是因文興業。這一點,《在水之陽》中的很多文章,都有充分體現。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9月2日,《在水之陽》獲得第九屆冰心散文獎散文集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在水之陽》
2019年10月
瀋陽出版社
978-7-5716-0127-0

作者簡介

初國卿,祖籍山東聊城,1957年生於遼寧北票。1982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曾任《大眾生活》《車時代》總編輯,中國藝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瀋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瀋陽日報》專副刊中心主任、編審。現為遼寧省散文學會會長、瀋陽市政協文史館館長、瀋陽市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會長、瀋陽文史研究館館員,瀋陽師範大學、渤海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唐詩、遼海文化與名物學。著有《唐詩賞論》《佛門諸神》《瀋陽陶瓷文化史》《盛京瓷話》《鄭板橋:絕世風流》《期刊的CIS策劃》等;主編《三李詩鑑賞辭典》《遼海名人辭典》《遼海散文大系》等。出版散文集《不素餐兮》《春風啜茗時》《當時只道是尋常》《淺絳軒序跋集》《瓷寓鄉愁》《在水之陽》等。作品曾入選大學教材與多種選本。散文集《不素餐兮》2003年獲“遼寧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