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苗族鄉

在市苗族鄉

寨市苗族侗族鄉位於綏寧縣西南部,東接長鋪子苗族鄉,南鄰黃桑苗族鄉,西連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北與黨坪苗族鄉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在市苗族鄉
  • 地理位置:綏寧縣西南部
  • 著名景點:在市苗族鄉
  • 類型:鄉
基本概況,高功山哨所,寨市老街,萬民橋(西河花橋)舊址,護林古碑,安平鐵鐘,雲霧山和雲霧寺,正板古民居,

基本概況

寨市苗族侗族鄉位於綏寧縣西南部,東接長鋪子苗族鄉,南鄰黃桑苗族鄉,西連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北與黨坪苗族鄉接壤。鄉政府現駐地在市。距縣城長鋪鎮僅19公里。全鄉總面積129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用地14546畝,林業用地137432畝,森林覆蓋率72.5%。全鄉轄2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45個村民小組。
境內漢、苗、侗、三族雜居,其其中苗族10721人,占67%,侗族1992人,占13%。 名勝古蹟在市古城。原綏寧縣縣址,唐代稱徽州,宋元豐四年(108l年)徽州為蒔竹縣。宋崇寧二年(1103年)綏寧縣,隸屬邵州。1955年縣政府遷往長鋪鎮,歷史悠久的在市才結束了長達千餘年的老縣城歷史。地處湘西南邊陲,是西通廣西,貴州的必經之地,清澈的蒔竹水繞城而過,四周山巒疊嶂,翠林如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居住著漢、苗、侗等多個民族。古城建有餘古城牆,開有東、南、西三門,城內主要街道由清一色的石板鋪成,兩邊店鋪林立。城內外建有觀音堂、孔子廟等著名建築,共有九廟、四祠、三會館、兩庵、兩閣、鐘古樓、八角亭、花橋、九龍觀等,處處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人文景觀、宗教文化、民族風情,堪稱最佳旅遊勝地。

高功山哨所

我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解放全中國,當年領導中國工農紅軍,曾轉戰於湘西南各縣。在綏寧寨市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也寫下了一篇篇戰績卓著的偉大歷史篇章:1930年12月24日,鄧小平和張雲逸同志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七星坡和偽城防軍,展開了一場鏖戰,從而一舉攻克了綏寧縣城。後有詩人感於此偉績,賦詩讚誦:“七星高照瑞氣盈,青翠欲滴盡松林;當年紅軍血染地,天靈地秀滿園生。”1934年9月,任弼時、王震、肖克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八千餘人,由城步進入綏寧,在寨市高功山和七星坡一帶與偽團防隊和義勇軍展開了一場激戰,經過了一天的戰鬥,結果打的偽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

寨市老街

清乾隆年間已初具規模,雖歷經兩百年的時代變遷,仍保持著原有的古老特色,是寨市唯一保持完好的舊城老街。龍家祠堂大門上的青石雙龍浮雕及楹聯和沿街灰褐色的店鋪應證著這條老街的歷史滄桑。昔日整條街中間以青石板鋪成,石板兩側為卵石排就。街道兩邊店鋪毗鄰:客棧、酒後、南雜、裁縫、鐵匠、屠宰、剃頭匠等應有盡有。商賈雲集,生意興隆,相當繁華。
  

萬民橋(西河花橋)舊址

始建於雍正5年(1727),橋全長26丈,純木結構,共24排,含“舉全縣24里之力”意。分大、小橋。主橋瓦面與小橋瓦面呈梯次狀。橋兩頭為磚砌牌坊,上塑百餘尊佛像。橋中建有飛檐拱角寶塔四層,供著護橋菩薩。橋面鋪墊整齊的青石板,兩邊有休閒的長條木凳,其小橋專供牲畜通過。整座橋建築氣勢恢宏,流光溢彩,為周邊數縣花橋之典範。西河花橋實為休閒、唱歌、觀光為一體的最佳處所。一九五六年八月被大火焚毀。

護林古碑

我寨市雲霧山有一塊南宋建炎二年(ll28年)立的《公示》碑。該碑保存完好,字跡清晰,赫然鐫有“此處風光寶地,先人培植成林,各團所有人等,不得隨意毀壞“二十四個大字。880年前古人亦有如此崇高的護林環保意識,不能不使今人油然起敬。我縣全境有不同類型的護林古碑達200餘塊,而被損壞,遭失散的石碑就殊難查清。即便如此,座落各地的這200餘塊石碑,仍然聳立在全縣的山林之中。繼續還在激勵著我們群策群力,共護青山的決心。
《仰高亭記》石碑。原立虎溪書院內,即今綏寧縣第四中學,現移置仰高寺前。是嘉靖二十五年(l546年)所鐫立。為原綏寧縣知縣高應冕將任河南光州知州之前,應聞不忍別的即接任縣尹的同時之請所撰。題為《仰高亭記》。其內容揭露了黑暗,也為研究我縣封建時代最高學府虎溪書院創建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
虎溪書院章程碑。今存綏寧縣第四中學校內,清光緒六年(1880年)建造,序言系本縣進士袁寶彝所撰。章程和序言是研究本縣封建時代的科舉辦學的重要資料。
城牆殘段。今位於南門口右側,長約7公尺,為方青石磚築。寨市城牆舊貌,由此可窺一斑。明朝洪武六年(1373)始用土築。成化六年(1470年)城牆用石改築。清同治三年(1846)再次復修,用青方跺和青磚混合構築。周長二里許,開城門三座(無北門)1946年偽縣衙擬建馬路被拆除。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綏寧縣各界人士為紀念盧溝橋事變一周年即(1938年)所建。原立於舊公共體育場。今移置鄉政府前花台內。高3.4米、四棱形,磚體結構,是綏寧縣人民最早緬懷和紀念抗日烈士的愛國標誌之一。
  

安平鐵鐘

原置與高公山安平觀內,系安平觀遺物,為明朝成化七年(1471年)所鑄。今懸掛鄉政府前孝思亭內,高150公分、口徑133公分、重約300公斤。鐘體有銘文近千字,內容簡述綏寧縣歷史及復修安平觀和鑄造鐵鐘的經過。今域內若有火警,作敲鳴告急之用。

雲霧山和雲霧寺

雲霧山位於寨市南5公里許,海拔1826米,山峰相對處有個半月形“雲霧山天門”。相對峙的兩座雄峰而成。其狀似騰空欲飛的兩條蛟龍,此風神口的南北峰頂昔日分別修有一個鐵塔瓦岩牆的庵堂。北為朝陽庵,南為寶頂庵。四周山林盡收眼底,可謂群峰起伏,翠林如黛,遠處雲涌霧繞,大小山頂在霧海中時隱時現,美不勝收。此時頗有“羽化登仙”心曠神怡的感覺。難怪昔日知縣王玉輝曾題雲霧山為“雲涌天闕”。清代本縣人龍池雲曾有詩讚嘆:“九天天驕降苞龍幻作東南最峻峰。”知縣王作楷則有傳世名句贊道:群峰煙擁三秋翠,萬壑風生六月雪”。故此雲霧山歷來就是寨市的名景勝地。雲霧山中庵下建有雲霧寺。始於1982年復修,前有山門,中有天井,後是正殿。兩廂分別建有禪房、飯廳、灶屋等。寺後山峰聳立。樹木蔥鬱,殿宇飛檐角拱。觀音菩薩慈眉善目,賴人親近;十八羅漢則怒目咧齒,使人懼怕。遠近香客,常來膜拜。終日香菸裊裊,罊聲不絕於耳。更增添了佛門聖地的肅穆氣氛。真如正殿楹聯所云:“廟貌巍峨垂千古,神功浩蕩揚四方”一樣。近的自不待言,遠的如武陽、李熙、河口、黨坪甚至通道、靖縣的香客也不惜千里,迢迢而。雲霧寺,實己成為我縣南片矚目的佛門聖地。
高井頭.古井。高井頭古井,據說是南宋時期開鑿,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所謂“高井”,一是源於深。(俯首觀井含有高的意境)。枯水期,要用兩根繩索相接及底,方可舀水。達兩丈多深。二是井沿口高,四塊厚石,每塊分別鑿有石卯、石樺,相嵌按成四方,立於井口。其高約60公分,以防小孩不測跌入。三是據源其水源來自高公山。水源充溢,故至今從未乾枯過。加之水質清澈,甘甜,曾長期是城內最好的飲用水之一。因長期受桶繩磨礪井沿石口被磨出了數條長達二丈多深,一尺余長的石槽。可見井之古久也。人們在高井後在加一個“頭”字,於是遂成了當地的一個地名:高井頭。比如說“我在高井頭住”寨市人便知曉。時至今日,飲水條件改善,人民不再費時費力來取水了,高井雖水源豐滿,但日久死水也渾濁了。
楊家百年屋。寨市人俗稱楊家窨子,據楊氏第八代子孫,已有89歲高齡的楊通權老人介紹,楊家宅院的開基祖是得貢生功名的楊光羅先祖。從持續擴建,到極盛時期,再到日漸敗落,迄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昌盛時期的楊家宅院,可以說整個蕭牆背皆是楊宅。發展到第三代族堂兄弟達八個。連同妻妾、兒孫、僕人共白幾十人。四周檐牆高聳,院內房屋錯落。石門、木窗皆有雕龍畫鳳。檐階、天井全是一色的雕花青石鋪設。可謂氣派豪華。難怪寨市俚語有:“黃家的銀子,胥家的頂子,龍家的穀子,楊家的房子”之說。清朝年間,每遇災荒之年,楊家先人也慷慨尚義,心繫災民,逢初一、十五,給眾多的饑民發米以賑濟。此善舉感動當時的知縣,到楊家拜訪,見楊家殷實,家宅眾多,嘆道:“吾縣衙只開三門,你楊家卻開了四門,勝吾縣也!”世事滄桑,楊家後來逐漸衰敗,房舍典賣而異主。最後剩的楊家窨子、老宅,到解放土改時月分給了貧農。
張家窨子。張家窨子,未建之初,其宅基地,原是楊家大戶人家所有。後來由於張楊兩家聯姻,結了秦晉之好。楊家才送給這塊地皮供張家修建。據說,張家當時,收谷千擔,縣衙有當官的,也在城內開有店鋪。家底殷實,為人敦厚。至於當初家業開基祖是誰?張家窨子何時建造?因後代子孫張映楷居住洪江。路途遙遠,不便諮詢,而不知。甚是遺憾。

正板古民居

正板古民居位於寨市苗族侗族鄉正板村內。該村落以明代由東山遷居此地的第一代始祖楊正板之名而命名。楊正板,是我縣苗族先祖楊正綰的後裔,遷至此地後,手植的稠樹至今尚有8株健在,而且蔥籠茂盛。這裡,古舊木房、古石板路、古期桿石依舊,古家具、古匾額很多,甚至還有一戶人家保存著其先祖楊進壽擔任清軍軍官的軍用品——防風披帽;也有抗戰期間任河南省秘書長的正板籍楊玉清之子保留的其父親的共用文書和私人書法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