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

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

《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帶有思想自述的性質。作者將自己半個多世紀來親職教育、求學、工作和生活的經歷,以及主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娓娓道來,並不時融入當時和現今的思考,猶如歷史和現實的對話,發人深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位學者的精神風貌及所處時代的特點。

基本介紹

  • 書名: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412頁
  • 開本:32
  • 作者:陳樂民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804638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中我的後半生,大半用在所謂“做學問”上。雖然已病廢老朽十多年了,然而所可自慰者,尚能揚鞭奮蹄,始終沒有停下筆、放下書。做的什麼“學問”?一言以蔽之,“站在東方看西方”,以求看明白我們自己的歷史;看“別人”以反觀自身。至此,我經過幾十年的反覆思考,只弄明白了一個簡而明的道理:我摯愛的祖國多么需要一種徹底的啟蒙精神。

作者簡介

陳樂民(1930—2008)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前歐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戰後西歐國際關係,1945—1984》、《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戰後英國外交史》(主編並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編並主要撰稿)、《歐洲文明的進程》、《十六世紀葡萄牙通華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啟示錄》(主編並作者之一)、《歐洲文明十五講》、《萊布尼茨讀本》、《文心文事》、《徜徉集》、《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譯並作序,馬勒伯朗士著)、《對話歐洲——公民社會與啟蒙精神》(與史傅德對話,晨楓編譯)等。

媒體推薦

我的後半生,大半用在所謂“做學問”上。雖然已病廢老朽十多年了,然而所可自慰者,尚能揚鞭奮蹄,始終沒有停下筆、放下書。做的什麼“學問”?一言以蔽之,“站在東方看西方”,以求看明白我們自己的歷史;看“別人”以反觀自身。至此,我經過幾十年的反覆思考,只弄明白了一個簡而明的道理:我摯愛的祖國多么需要一種徹底的啟蒙精神。
——陳樂民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輯一在中西之間
題記
從“家門”到“學校門”
一個“大家庭”的衰落和我的少年啟蒙
我走馬燈似的上了四座大學
馬不停蹄。歲月流逝
進入“機關”門
維也納——我生活四年的歐洲城市
從回國到“文化大革命”
看的是歐洲,想的是中國
人生行旅中的“中轉站”
什麼叫西方現代“國際關係學”?
從對國際問題研究的若干思考到康德的魅力
兩種文明·全球化·世界歷史
假如我能活到八十歲
域外拾遺
我記憶中的人文法蘭西
德意志民族情結——分裂與統一
奧地利訪舊
浮光掠影義大利
“虛君”與憲政民主的不列顛
印象模糊的亞非拉
物化加政治的美利堅
輯二憶舊知
育英中學雜憶
“院系調整”前夕的清華園
不應忘卻的記憶——由“師承”談起
周恩來的“每事問”
關於陳翰老早年的一篇論文
想起一個外國老人
瀟灑氓公
李一氓的悼潘詩
氓公的風格
山高水遠望斯人——送別李慎之
記老李
記曹禺與德國作家的一次會晤
追念董樂山
憶張芝聯先生
燕南園57號的文脈
宗璞散文中的學者
憶仲德
讀《告荃猷》
赤子范用
揚之水傳考
憶往昔,“三聯咖啡”
三聯印象
輯三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病亦有樂
一九九八年病榻隨記
給復三兄的信
給朱尚同的信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附文終於發出的信
日記
隨想
半是歐洲啟蒙精神,半是中國詩情畫意
——寫在三聯版陳樂民文集出版之際
後記

後記

我的父親陳樂民先生嘗言:“治西學者不諳國學,則漂浮無根;治國學而不懂西學,則眼界不開。文化割棄了傳統,是貧瘠的文化。”先父與其說是現代意義上專家式的知識分子,不如說無論從志趣還是文化修養上,都更接近跨領域的中國或者歐洲的傳統文人。他的教養與情懷、他的知識結構以及他對中西方歷史文化的感悟,使他更接近“五四”那一代知識分子。他在《在中西之間》的後記中也寫道:“從本質和氣質上說,我屬於比我早一代的那一代人。”他是在退休以後開始他嚮往的文人生涯的。他那時已經重病在身,讀書人的睿智、豁達和恬淡心態使得他得以充分利用極有限的有效時間梳理中西文化的特質和歷史進程。他系統思考,零星發表,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他似乎無心也沒有精力打理文集出版。除去專著,他在世時發表的一些文集基本上按年代順序,沒有經過分類。父親走後我才打開他整理過的檔案夾,進入他的筆墨世界。
具有文化傳統和文人氣質的三聯被先父稱作“文人聯絡站”。過去三十多年裡,他的著作文章有幸得到幾代文化底蘊和文字功底深厚的三聯編輯們的精心策劃。此次陳樂民作品又是三聯動議出版,把他過去發表的和未曾發表的專著、文集以及散見各處的文章第一次儘可能系統地重新整合。因其寫作涉獵古今中外,各領域縱橫交錯,內容廣博,文集分類很難做到涇渭分明。責編楊樂女士不辭辛苦,細心搜尋,唯恐漏掉有價值的文章,同時反覆斟酌,儘可能使得作品集脈絡潔晰。
父親2008年底去世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對話歐洲》、《啟蒙札記》、《一脈文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貝貝特出版了《給沒有收信人的信》等分門別類的四本文集。這次作品集的問世更使我既欣慰又惆悵。無論是作家還是學者,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享受到與讀者交流的愉悅,而這些著作出版時最應感到欣喜的人卻已經不在了。我沒能在父親抱病伏案時助他一臂之力,懊悔之餘只有深深感謝三聯老朋友多年來對先父的理解和支持。

序言

陳樂民(1930—2008),祖籍浙江紹興,生於北京。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原歐洲學會會長。先後在燕京、中法大學肄業,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1952年院系調整併入北京大學),從北大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從事“民間外交”,先後在位於維也納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簡稱“世和”)書記處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對外友協”)歐洲處工作。1980年調往外交部所屬的國際問題研究所,轉向治學與研究。1983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歐研究所,著手寫作《戰後西歐國際關係》,之後注意力轉向歐洲文明和歷史文化問題,1988年出版《“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將歐洲作為一個政治、文化的綜合概念來看待;繼而在1990年代寫作《歐洲文明擴張史》(後更名為《歐洲文明的進程》),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歐洲社會是怎樣地從古代、中古走入近代和現代。20世紀末,與資中筠共同主編“冷眼向洋——20世紀風雲啟示錄”系列,並專寫《20世紀的歐洲》,思考全球背景下的歐洲問題。
陳樂民先生幼承家學,有較深的中國文化修養,並擅書法、國畫。他博覽中國的文史典籍,在潛心梳理歐洲的歷史與現實之外,也留下了大量讀書隨筆和思想札記。所涉內容,兼有有中西文史和哲學。先生一直倡導將人文學科引入國際問題研究之中,讀書無定法,於雜中求專,專中求博。晚年的思考力圖在高層次上尋求中西哲學文化的通道。在某些著作中可見這一努力的吉光片羽。若天假以年,可能在這方面有更多成果。自1992年確診為慢性腎衰竭,陳先生每周需要做血液透析,但他不為老病所困,直至生命最後時刻,仍以驚人毅力讀書、寫作,並將切身關心越來越集中於歐洲文明的公民社會與啟蒙問題。
“陳樂民作品”凡九冊,整合收錄了作者主要的文章隨筆、學術專著及譯著。《歐洲與中國》、《敬畏思想家》、《讀書與沉思》、《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為文集,以十餘部已出版的作者自編、他編文集為主體,按主題、寫作或出版時間遞次編訂。專著部分五冊,亦根據內容及寫作思路對零散的單行本進行了適當整合:《戴高樂
柴契爾夫人》以兩位個性鮮明的歐洲政治家的生涯為切入點,進入戰後各國利益和國際關係的具體情境;《戰後西歐關係(1945-1984)》(附《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1989-1990)》)以詳實的歷史文獻資料梳理了戰後歐洲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20世紀的歐洲》(附《“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圍繞歐洲一體化進程,從歷史觀念到現實推動,勾勒出歐洲怎樣在“歐洲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交織中,走過獨特的發展道路;《歐洲文明的進程》(附《對話歐洲》)從文明史的長時段看歐洲,意在探討歐洲文明的特殊成因和內涵(陳先生另有一本北大課堂講稿《歐洲文明十五講》,因與此部分內容有所重合,未作收入);《萊布尼茨讀本》(附《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集中於中西之交的歷史時段,展現了中西文明在16、17世紀的理解與接觸,此後西方經過工業革命與啟蒙運動,走上異軍突起的近現代之路。總體來說,希望通過對文章和專著的重新整理,全面呈現出陳樂民先生作為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和主要成就,並對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歐洲問題研究有所助益。
作品儘量保持作者發表或出版是的寫作習慣和風格,一些用語、標點和譯名等不根據現有標準強行統一,除有明顯排版錯訛外,一般不作更改。
“陳樂民作品”的出版得到作者家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女公子陳豐女士,蒐集整理、重新編訂了大量的集外文,提供了作者生前出版各著作之原版樣書。原湖南省教育廳廳長朱尚同先生、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和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馮紹雷教授均對作品集的編纂給予了諸多建議。在此,謹向他們及其他關心和幫助“陳樂民作品”出版的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謝意,並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編輯部
2013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