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魟科

土魟科是鰩的家族中種類最多的一科,它們的身體呈圓盤狀、角形或菱形,體寬通常為體長的一至二倍,尾部如長鞭,整個看起來就像是在海里漂動的風箏,令人一見難忘。大多數的土魟都出現在沿岸、河口、沙泥底的海底,只有少數種類會出沒於珊瑚礁附近地區。古氏土魟是潛水者在台灣珊瑚礁外圍沙地,唯一偶可見到的軟骨魚,本種明顯易辨識的特徵是:它的菱形體盤上具有一些不規則的藍色圓斑;尾鞭長超過體盤長,末端有兩段白色環紋,上面通常有一到兩枚大而毒的棘刺,具有高度危險性,潛水者要特別留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土魟科
  • 拉丁學名:Dasyatidae
  • :動物界
  • :鰩目
  • :10屬
  • :90種
簡介,形態特徵,棲息生態,地理分布,

簡介

土魟科
Dasyatidae
土魟科
分類:鰩目
種類:全世界共有10屬90種,台灣現有5屬17種
生態:底棲,胎生,肉食
土魟的掠食、防禦與生殖
鰩的家族中,除了體型超大的鬼蝠魟是在水層中以大口濾食水中浮遊動物外,其餘的鰩幾乎都行底棲生活,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它們會利用和鯊魚同樣精密的電場感受器來尋找獵物,然後用力擺動胸鰭,把藏身在泥沙地的底棲動物掀起來吃。
鰩的牙齒不像鯊魚那么銳利,而是較細小平鈍或呈石板狀,平時常埋身沙中,或休息或躲避掠食者的攻擊。遇到危險時,只能靠尾部有毒的棘刺來保護自己;要不就像電鱝,在體盤兩側各具一橢圓形的發電器官,可以放電來電暈獵物;只有鋸鰩是利用鋸齒狀的吻部來攻擊和防禦。
鰩和鯊魚一樣,要到六至七歲才具有繁殖能力,公魚在腹鰭具有交接腳以便行體內受精,46%的鰩為卵生,在底床產下具有卵鞘保護的卵;其餘則是卵胎生,即在卵黃耗盡後,改以母魚體內所分泌的物質維生,待成長為幼魚後再生出來。鬼蝠魟可藉由頭鰭幫助濾食。中國黃點鯆屬於卵胎生,圖為幼魚。

形態特徵

體呈圓形、亞圓形或菱形,通常體盤寬不超過長的1.3倍長,無吻鰭或頭鰭。頭部和體盤不分開或不明顯分離。五對鰓裂,位體盤之下方。噴水孔中大。左右前鼻瓣連合成方形簾幕,後緣平滑或流梳狀。口底乳突長短不一。上下頜具小而鈍或尖銳之牙齒。無背鰭;胸鰭延伸至吻端;尾鰭一般退化成消失;尾部為中等到非常細瘦之鞭狀,且通常有一枚大而具毒性之棘,棘為鋸齒狀或平滑。全世界計6屬68種以上(Nelson, 2006),紀錄3屬13種(Shen et al., 1993;魚類資料庫, 2006)。

棲息生態

大部分海產之土魟類出現在沿岸、河口、內灣及平坦底部之砂泥地區,少數種類活動於珊瑚礁區;江魟類則生活於江水裡。通常魟類會將自己隱藏在砂泥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食漫不經心的獵物。以底棲性生物為食,如蝦、蟹、軟體動物、魚類及蠕蟲等。是危險的海洋生物,人們在砂泥地潛水時需非常小心,以防魟魚突然躍起,其有毒之尾棘可快速的往前攻擊目標,且能使傷口極疼痛,甚至有因傷口感染而致死之報導。不幸被刺傷時,可先將傷口處置於 50℃之溫水中,有助於疼痛之減輕,但仍應儘速送醫。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上所有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以及中南半島、非洲及南美洲的各大河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