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本科套用型系列教材·基礎工程

《基礎工程》結合現代基礎工程發展趨勢,按照土木工程專業培養高級套用型人才的要求編寫。《基礎工程》注重理論聯繫工程實際,突出套用性。通過相關規範條文的引用,使其實用性更強。《基礎工程》共分八章,內容包括:緒論、天然地基淺基礎設計的基本理論、淺基礎結構設計、樁基礎、沉井基礎、地下連續牆、基坑工程、地震區地基基礎問題。 《基礎工程》按照我國最新的相關規範編寫,可作為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工程教材,亦可作為從事土木工程勘察、設計、施工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土木工程本科套用型系列教材•基礎工程
  • 出版社: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93頁
  • 開本:16
  • 定價:38.00
  • 作者:劉熙媛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276239, 7802276233
  • 品牌: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本科套用型系列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天然地基淺基礎設計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淺基礎的類型及其方案的選用
第三節 基礎埋置深度的確定
第四節 地基承載力的確定
第五節 基礎底面尺寸的確定
第六節 地基變形驗算
第七節 地基穩定性評價
第八節 減輕不均勻沉降危害的措施
第九節 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共同作用分析原理
第十節 特殊土地基上的基礎工程
思考題
習題

第三章 淺基礎結構設計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無筋擴展基礎
第三節 牆下條形基礎
第四節 柱下獨立基礎
第五節 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第六節 彈性地基上樑的計算
第七節 柱下十字交叉條形基礎
第八節 筏形基礎
第九節 箱形基礎
思考題
習題

第四章 樁基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基樁的分類與特點
第三節 豎向荷載作用下單樁的工作性能
第四節 單樁豎向承載力的確定
第五節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樁基計算
第六節 樁基沉降計算
第七節 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樁基計算
第八節 承台的設計與計算
第九節 樁基礎常規設計步驟
第十節 變剛度調平設計
第十一節 軟土地區減沉複合疏樁基礎
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 沉井基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沉井的類型和構造
第三節 沉井的施工
第四節 沉井的設計與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六章 地下連續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地下連續牆的靜力計算
第三節 地下連續牆的施工
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 基坑工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基坑支護結構的類型和特點
第三節 支護結構設計的荷載
第四節 基坑支護結構設計
第五節 基坑的穩定性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八章 地震區地基基礎問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地震引起的地基失穩
第三節 地基基礎抗震設計原則
思考題
參考文獻

文摘

插圖:


樁基礎被普遍地套用於各類建築物與構築物下,各類水利、港口、橋樑工程也經常採用樁基。近年來,隨著我國大量高層、超高層建築的興建,樁基礎的理論研究、設計、施工及檢測技術均有了很大提高。
20世紀70年代以來,樁基礎設計在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基礎之上,開始考慮變形控制設計。變形問題在樁基礎理論研究與實踐中被提高到控制設計的高度,其核心問題是考慮樁土相互作用,更進一步則要考慮上部結構、基礎、樁及土的相互作用。目前,減沉複合疏樁基礎、複合樁基、沉降控制複合樁基(上海)、變剛度調平設計等,其核心都是樁與土共同承擔荷載,通過滿足上部結構對沉降和差異沉降的控制來指導樁基礎設計,使樁基設計理念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經典設計實例。
在港口、碼頭的建設以及邊坡抗滑樁等設計中,樁以承擔水平荷載為主。此外,大型橋樑、高速鐵路等也大量採用了樁基礎,橋墩下樁基礎承擔巨大的水平地震荷載作用;海洋採油平台下樁基礎設計除了要考慮地震作用外,還要考慮波浪循環荷載、冰凌撞擊等的作用以及地震荷載作用下砂土液化區等。樁基礎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性狀研究受到相當重視,一般認為樁基本身抗震性能較好,但日本阪神地震後拆除建築物時發現很多樁基在地震荷載作用下已破壞,樁本身在強震時的抗震問題也引起人們的重視。
高層、超高層建築一般具有較大的基礎埋深,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提出了與基礎工程相關的深、大基坑開挖與支護問題。因此,基坑工程學隨著高層建築和地下工程興建而日益受到重視。Terzaghi等人自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對基坑開挖的研究。深基坑的支護結構與土相互作用、土壓力、邊坡穩定、地下水與滲流問題、深開挖對環境的影響評估與控制等均是基坑工程學重點研究的問題。目前,國內最深的基坑深度將近50m,如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北錨深度達48m,北京國家大劇院基坑深度最大達32.6m,天津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基坑最大深度達31m,這些都對工程技術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由於城市建築與道路的日趨密集,城市中心區的深基坑周圍條件越來越複雜,對基坑支護設計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以目前的土力學及數值分析方法的發展水平,對岩土工程師是巨大的挑戰。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數值分析方法的不斷發展,傳統淺基礎的設計水平得到了提高,考慮上部結構-基礎-地基共同作用的設計方法被逐漸採用,從而使地基基礎的設計水平得以提高。同時,現場原位測試技術和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許多新的測試儀器和測試手段已被廣泛套用。測試數據採集和資料整理自動化、試驗設備和試驗方法的標準化等方面均在不斷發展。此外,各種不同類型的地基處理新技術因需要而產生和發展,成為基礎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發展課題。

序言

《基礎工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主幹課程,是《土力學》的後續課程。該課程主要研究與建(構)築物地基和基礎設計、施工有關的問題。
伴隨著土木工程建設項目的迅猛增長,基礎工程學科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日新月異。近幾年來,各行業又陸續頒布實施了一批新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例如:《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 94-2008),《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範》(JTG D63-2007)和《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範》(TB 10002.5-2005)等。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需要,本書以原建築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專業的基礎工程課程內容為主,結合各行業新規範進行編寫,適用於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的基礎工程課程。
本書編寫主要遵循的原則如下:
1.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本書力圖準確闡述基礎工程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讀者在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掌握各種基礎設計計算的內容、步驟和方法。
2.反映我國相關規範編制建設的最新成果。本書主要根據新頒布的《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02)、《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 94-2008)編寫,並適當反映《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範》(JTG D63-2007)等相關規範的內容。
3.注重緊密結合實際工程,側重套用性。通過引入設計計算例題,使理論與實際工程緊密結合,培養並提高學生的套用能力。章後習題同樣注重結合工程實際,同時結合國家註冊土木工程師的考題,培養讀者綜合套用知識的能力。
4.適當吸收國內外基礎工程比較成熟的新技術。本書充分考慮基礎工程學科的發展新方向和水平,努力反映新成果與觀點,以使教學內容適應我國21世紀土木工程建設發展的趨勢。
本書由河北工業大學劉熙媛副教授主編。河北工業大學肖成志副教授、李雨潤副教授擔任副主編。燕山大學曹海瑩講師參編。全書由劉熙媛副教授統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