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是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晨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書名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
  • 作者:姜晨光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 出版社: 國防工業出版社
  • 頁數:311 頁
  • ISBN:9787118107487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版次:1版1次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教學和科普的角度出發,圖文並茂地闡述了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學科特點、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當代工程勘察理論和技術,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視窗,為高校學生步入工程技術領域後解決各種地質問題提供了最基本的知識儲備,對各類工程勘察活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書是大土木工程領域的專業基礎課教材,適用於本科或高職高專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運輸工程、鐵道工程、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礦業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環境工程等專業。本書除了可以作為教材使用外,還是野外工作必讀的基礎讀物,也是工程勘察工作者案頭必備的簡明工具書。

目錄

第 1 章概述 1
1.1 地質學概貌 1
1.1.1 地質學的研究範圍及學科分支 1
1.1.2 地質學的特點和歷史演進 1
1.1.3 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及歷史沿革 2
1.2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作用及學科特點 4
1.2.1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作用 4
1.2.2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學科特點 5
1.2.3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5
1.2.4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重要成果 6
1.2.5 土木工程專門地質學的歷史沿革 7
思考題與習題 8
第2 章地球概貌 9
2.1 地球的圈層與地殼 9
2.1.1 地球的基本參數 10
2.1.2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質 10
2.1.3 地球的內部圈層 12
2.1.4 地球的外部圈層 13
2.1.5 地球表面的形態 16
2.2 岩石中的礦物 16
2.2.1 礦物的內部結構和晶體形態 17
2.2.2 礦物的化學成分 18
2.2.3 礦物的集合體形態和物理性質 20
2.2.4 典型礦物的認識與鑑別 24
2.3 地殼中的岩石 27
2.3.1 火成岩 28
2.3.2 沉積岩 30
2.3.3 變質岩 33
2.3.4 岩石的轉化 35
思考題與習題 35
第3 章地球的地質作用 37
3.1 地球地質作用的特點 37
3.1.1 地質作用能源的特點 37
3.1.2 地質作用的分類 38
3.2 火山的形成機制 38
3.2.1 火山構造 38
3.2.3 火山噴發的類型 40
3.2.4 地球上的火山分布情況及特點 41
3.3 地殼運動 42
3.3.1 地球構造運動的基本特徵 42
3.3.2 地球構造運動的證據 44
3.3.3 岩層的產狀 45
3.3.4 岩石的變形 46
3.3.5 褶皺構造 47
3.3.6 斷裂構造 49
3.3.7 韌性斷層與區域性大斷裂 51
3.3.8 地質圖的特點及閱讀分析方法 53
3.4 外力地質作用 53
3.4.1 風化作用 53
3.4.2 地面流水地質作用 54
3.4.3 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 58
3.4.4 海洋的地質作用 59
3.4.5 風的地質作用 60
3.4.6 冰川的地質作用 60
3.4.8 剝蝕作用 61
3.4.9 搬運作用 62
3.4.10 沉積作用 62
3.4.11 成岩作用 64
思考題與習題 65
第4 章地球的地質歷史 66
4.1 地質歷史的確定依據 66
4.1.1 地層 66
4.1.2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67
4.1.3 化石 67
4.2 地質歷史的分期 68
4.2.1 地質年代單位 70
4.2.2 年代地層單位 70
4.3 地質歷史與地貌的關係 71
4.3.1 太古代(宙)特徵 73
4.3.2 元古代(宙)特徵 74
4.3.3 古生代特徵 74
4.3.4 中生代特徵 78
4.3.5 新生代特徵 80
4.3.6 地球上現在仍生存的史前生物 81
思考題與習題 81
第5 章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 82
5.1 地球的大陸與大洋的分布 82
5.1.1 大陸的地勢特徵 82
5.1.2 海底的地勢特徵 82
5.2 地球大陸和海底的地貌特點 83
5.2.1 地貌形態 83
5.2.2 大陸及構造地貌 84
5.2.3 風化作用 92
5.2.4 重力地貌 95
5.2.5 海底地貌 99
5.3 地球地貌的成因 99
5.3.1 地球地貌的形成機理 99
5.3.2 地貌的地帶性 102
5.3.3 地球海底地貌的形成機理 105
思考題與習題 105
第6 章地球表面的流水地質作用 106
6.1 流水地質作用的特點 106
6.2 流水的侵蝕作用 106
6.3 流水的搬運作用與堆積作用 107
6.3.1 流水的搬運作用 107
6.3.2 流水的堆積作用 108
6.4 流水的地貌特徵 109
6.4.1 暫時性流水地貌 109
6.4.2 河流地貌 112
6.4.3 流域地貌 122
思考題與習題 125
第7 章地殼的岩溶地質作用 126
7.1 岩溶作用的特點 126
7.1.1 溶蝕作用 127
7.1.2 沖蝕作用 128
7.1.3 崩塌作用 128
7.1.4 堆積作用 128
7.1.5 岩溶水的分布和運動對岩溶的影響 128
7.2 岩溶的地貌特徵 129
7.2.1 喀斯特地表地貌形態 130
7.2.2 地下岩溶地貌 133
7.2.3 岩溶地貌發育的基本規律 138
7.3 我國岩溶地貌的分布 139
思考題與習題 141
第8 章地殼的冰川地質作用 142
8.1 冰川作用的特點 142
8.1.1 冰川的形成 142
8.1.2 冰川的類型 144
8.2 冰川的地貌特徵 146
8.2.1 冰川地貌 146
8.2.2 凍土地貌 151
8.3 我國的冰川分布 154
8.3.1 中國冰川概況 154
8.3.2 中國凍土概況 156
思考題與習題 157
第9 章地殼的風沙地質作用 158
9.1 風沙地質作用的特點 158
9.2 風沙地貌的基本特徵 159
9.2.1 風蝕地貌 159
9.2.2 風積地貌 160
9.2.3 沙丘移動規律 162
9.3 荒漠的特點 163
9.3.1 常見荒漠的類型 163
9.3.2 荒漠化問題 164
9.4 我國的荒漠分布 165
思考題與習題 167
第10 章黃土地質作用 168
10.1 黃土地質作用的特點 168
10.1.1 黃土特性 169
10.1.2 黃土的成因 170
10.2 黃土地貌的特點 171
10.3 我國的黃土分布 174
思考題與習題 176
第11 章海水的動力地質作用 177
11.1 海水動力地質作用的特點 177
11.1.1 海洋環境的基本特徵 177
11.1.2 海水的剝蝕作用 178
11.1.3 海水的搬運作用 179
11.1.4 海水的沉積作用 180
11.2 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徵 182
11.2.1 海岸侵蝕地貌 182
11.2.2 海岸堆積地貌 183
11.2.3 第四紀海平面的變化 184
11.3 我國海岸地貌的特點 186
思考題與習題 188
第12 章山地的成因與地貌特徵 189
12.1 山地概況 189
12.2 山地的形態特徵 189
12.3 山地的成因 189
12.3.1 新構造運動的特點 189
12.3.2 新構造運動的形式 190
12.3.3 我國新構造運動的表現形式 191
12.3.4 新構造運動研究的基本方法 192
12.3.5 第四紀氣候 193
12.4 我國山地地貌的特點 196
思考題與習題 197
第13 章岩土工程測試 198
13.1 岩土工程測試的基本要求 198
13.2 原位密度測試 200
13.2.1 核子射線法 200
13.2.2 灌砂法 201
13.2.3 灌水法 202
13.2.4 資料整理 203
13.3 基坑回彈原位測試 203
思考題與習題 205
第14 章岩土承載力探查 206
14.1 岩土載荷實驗 206
14.1.1 淺層平板載荷實驗 206
14.1.2 深層平板載荷實驗 207
14.1.3 螺旋板載荷實驗 207
14.1.4 濕陷性土載荷實驗 208
14.1.5 膨脹岩土浸水載荷實驗 208
14.1.6 岩基載荷實驗 209
14.1.7 循環荷載板載荷實驗 210
14.1.8 淺層平板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0
14.1.9 深層平板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1
14.1.10 螺旋板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2
14.1.11 濕陷性土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2
14.1.12 膨脹岩土浸水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2
14.1.13 岩基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2
14.1.14 循環荷載板載荷實驗數據處理 213
14.2 單樁靜載實驗 213
14.2.1 實驗方法 214
14.2.2 實驗數據處理 215
14.3 標準貫入實驗 217
14.3.1 實驗方法 217
14.3.2 數據處理 217
14.4 圓錐動力觸探 218
14.4.1 實驗方法 218
14.4.2 實驗數據處理 219
14.5 電測十字板剪下實驗 220
14.5.1 實驗方法 221
14.5.2 實驗數據處理 222
14.6 靜力觸探 223
14.6.1 實驗方法 224
14.6.2 實驗數據處理 225
14.7 旁壓實驗 227
14.7.1 實驗方法 228
14.7.2 實驗數據處理 229
14.8 扁鏟側脹實驗 230
14.8.1 實驗方法 231
14.8.2 實驗數據處理 232
14.9 現場直剪實驗 233
14.9.1 地基土直剪實驗 233
14.9.2 岩體直剪實驗 234
14.9.3 地基土直剪實驗數據處理 237
14.9.4 岩體直剪實驗數據處理 237
思考題與習題 238
第15 章岩土水環境探測 239
15.1 壓水實驗 239
15.1.1 實驗過程 241
15.1.2 實驗數據處理 241
15.2 注水實驗 242
15.2.1 試坑單環注水法實驗過程 242
15.2.2 試坑雙環注水法實驗過程 243
15.2.3 鑽孔降水頭注水法實驗過程 243
15.2.4 鑽孔常水頭注水法實驗過程 244
15.2.5 注水實驗數據處理 244
15.3 抽水實驗 245
15.3.1 實驗方法 247
15.3.2 實驗數據處理 248
15.4 原位凍脹量實驗 249
15.4.1 實驗方法 249
15.4.2 實驗數據處理 250
15.5 原位凍土融化壓縮實驗 250
15.5.1 實驗方法 250
15.5.2 實驗數據處理 251
思考題與習題 251
第16 章岩土動力回響特性測試 252
16.1 岩土波速原位測試 252
16.1.1 單孔法測試 253
16.1.2 跨孔法測試 253
16.1.3 面波法測試 253
16.1.4 岩體聲波測試 254
16.1.5 單孔法數據處理 254
16.1.6 跨孔法數據處理 255
16.1.7 面波法數據處理 255
16.1.8 岩體聲波測試數據處理 255
16.2 動力機器基礎地基動力特性測試 255
16.2.1 強迫振動測試方法 257
16.2.2 自由振動測試方法 257
16.2.3 強迫振動數據處理 257
16.2.4 自由振動數據處理 260
16.2.5 地基動力參數換算 260
16.3 岩體應力測試 261
16.3.1 表面應力測試 262
16.3.2 孔壁應力測試 263
16.3.3 孔底應力測試 264
16.3.4 孔徑變形法測試 264
16.3.5 資料整理 264
16.4 振動衰減測試 265
16.4.1 測試方法 265
16.4.2 數據處理 266
16.5 地脈動測試 266
16.5.1 測試方法 267
16.5.2 數據處理 267
16.6 地電參數原位測試 267
16.6.1 電阻率原位測試 268
16.6.2 大地導電率原位測試 268
16.6.3 數據處理 268
思考題與習題 269
第17 章工程地質災害及預防 270
17.1 工程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及特點 270
17.1.1 工程地質災害的基本特徵 270
17.1.2 工程地質災害的分類 271
17.1.3 工程地質災害的評估與預測 271
17.1.4 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原則 272
17.2 地震災害及預防 272
17.2.1 地震的基本特點 272
17.2.2 地震防禦 277
17.3 火山災害及預防 278
17.4 崩塌災害及預防 279
17.4.1 崩塌災害的基本特點 279
17.4.2 崩塌災害的防禦 281
17.5 滑坡災害及預防 282
17.5.1 滑坡災害的特點 282
17.5.2 滑坡災害的防禦 284
17.6 土石流災害及預防 286
17.6.1 土石流的特點 286
17.6.2 土石流的防禦 287
17.7 水土流失災害及預防 289
17.7.1 水土流失災害的特點 289
17.7.2 水土流失災害的治理與防禦 289
17.8 地面塌陷災害及預防 290
17.8.1 地面塌陷災害的特點 290
17.8.2 地面塌陷災害的防禦 291
17.9 地裂縫災害及預防 292
17.9.1 地裂縫災害的特點 292
17.9.2 地裂縫災害的防禦 292
17.10 土地鹽漬化災害及預防 293
17.10.1 土地鹽漬化災害的特點 293
17.10.2 土地鹽漬化災害的防禦 294
17.11 沼澤化災害及預防 295
17.12 地面沉降災害及預防 296
17.12.1 地面沉降災害的特點 296
17.12.2 地面沉降災害的防禦 297
17.12.3 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的特點 298
思考題與習題 308
參考文獻 3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