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反應是1998年公布的土壤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土壤反應 |
英文名稱 | soil reaction |
定 義 | 土壤酸性或鹼性的程度,常以pH表示。 |
套用學科 | 土壤學(一級學科),土壤化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反應
- 外文名:soil reaction
- 所屬學科:土壤學
- 公布年度:1998年
土壤反應是1998年公布的土壤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土壤反應 |
英文名稱 | soil reaction |
定 義 | 土壤酸性或鹼性的程度,常以pH表示。 |
套用學科 | 土壤學(一級學科),土壤化學(二級學科) |
土壤酸鹼度, 又稱“土壤反應”。它是土壤溶液的酸鹼反應。主要取決於土壤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以pH值表示。pH值等於7的溶液為中性溶液;pH值小於7,為酸性反應;pH值大於7為鹼性反應。 土壤酸鹼度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級: pH值 土壤酸鹼度...
土壤氧化還原作用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氧化態與還原態物之間的土壤反應,是土壤中的主要化學反應(生化反應)。土壤氧化還原條件不僅包括純化學反應,且很大程度上是在生物(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等)參與下完成的。簡介 土壤中存在許多微粒,...
土壤緩衝性能是指土壤具有緩和其酸鹼度發生激烈變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應的相對穩定,為植物生長和土壤生物的活動創造比較穩定的生活環境,所以土壤的緩衝性能是土壤的重要性質之一。1.土壤溶液的緩衝作用: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矽酸、...
《表面反應對酸性土壤中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的影響》是依託西南大學,由蔣先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酸性土壤中的硝化作用有很大的空間變異,現已發現的影響因素包括pH、N有效性以及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均不能完全解釋這些變異...
即:以金屬感測器為核心的硬體系統,由金屬感測器與土壤相接觸,利用化學反應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所產生的電流。電流數值的大小來驅動電流表所對應的不同pH值和濕度值的單元數據(無需電池或其他外部電源支持的方法)。土壤ph值的意義 土壤...
《酸化土壤表面離子的反應動力學》是2009年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代長。內容簡介 《酸化土壤表面離子的反應動力學》以“973”項目“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G19990118)的子課題“紅壤酸化過程、致害機理和調控理論”(...
土壤化學性質分析是指對土壤發生化學反應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進行的測量、計算和判定。基本資料 對植物生長的土壤化學環境特性的分析,為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提供依據。土壤pH值 表示土壤酸、鹼性的指標,以土壤浸堤...
土壤酶活性,是指土壤酶催化物質轉化的能力。常以單位時間內單位土壤的催化反應產物量或底物剩餘量表示。土壤酶是存在於土壤中各酶類的總稱,是土壤的組成成分之一。土壤酶活性既包括已積累於土壤中的酶活性,也包括正在增殖的微生物向...
土壤化學性質影響土壤中的化學過程、物理化學過程、生物化學過程以及生物學過程的進行,其中重要的有土壤的酸鹼性、緩衝性、氧化還原性質、吸附性、表面電化學性質與膠體性能等。這些性質深刻影響土壤的形成與發育過程,對土壤的保肥能力、...
有些肥料(如石灰、石膏)除直接增加土壤養分,還能通過調節土壤反應,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施用有機肥料和含鈣質多的肥料,除了能增加土壤養分外,還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因為有機肥料在土中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
中國土壤工作者根據歷史發生學的觀點,結合本國實踐,劃分出土壤地球化學的8個主要類型,其下再劃分亞型。碎屑狀土 發育在高山嚴寒氣候條件下。土層很薄,土粒常填充於石縫內。元素遷移微弱,土壤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粘土礦物以水化度低...
氣候對於土壤形成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指通過土壤與大氣之間經常進行的水分和熱量交換,對土壤水、熱狀況和土壤中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與強度的影響。通常溫度每增加10℃,化學反應速度平均增加1~2倍;溫度...
土壤溶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是物質轉化與運輸的載體。第一,土壤溶液是大多數土壤化學反應和土壤形成過程發生的場所,是土壤與環境間物質交換的載體,是物質遷移與運動的基礎。第二,土壤溶液是植物根系獲取養分的源泉。植物根系直接從土壤...
混合層用兩個被一斜線分開的大寫字母表示,如A/B, B/A,第一個字母表明該混合土層中此字母 土層的土壤物質碎屑或塊體占大多數。人類影響在土壤演化中的反應 人類對土壤的影響是土壤演化的因子, 或者是轉變、加速、放慢自然成土過程...
一般將土壤酸鹼度分為:強酸性(pH≤5)、酸性(pH值為5~6.5)、中性(pH值為6.5~7.5)、鹼性(pH值為7.5~8.5)、強鹼性(pH≥8.5)。土壤酸鹼度是影響、調節和控制土壤圈物質遷移轉化的重要因素。(3)氧化還原反應 ...
剖面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pH為6—7,無碳酸鈣反應 粘土礦物主要是伊利石、蛭石、蒙脫石等為主的2:1型粘土礦物 矽鋁率在2.7—3之間,交換量可達30cmol/kg土 6、改良利用 棕壤是我國重要的森林森林土壤之一,也是重要的農業土壤,在...
土壤有機質含量僅0.6~1%。碳酸鈣含量在6~8%,含鉀量可達 2%左右,含磷量多在0.1~0.2%。其含鹽量一般不超過 0.1%;在窪地邊緣可達0.5~1%。土壤呈鹼性反應,pH值7.5~8.5。潮土土層深厚,礦質養分豐富,有利於深根...
土壤酶(soil enzyme)是指土壤中產生專一生物化學反應的生物催化劑。土壤酶一般吸附在土壤膠體表面或呈複合體存在,部分存在於土壤溶液中,而以測定各種酶的活性來表征。簡介 土壤酶參與土壤中各種生物化學過程,如腐殖質的分解與合成;動...
土壤環境化學,是指土壤化學和環境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土壤學、化學和環境科學的原理與方法,特別是以化學原理為基礎,研究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存在、來源、形態、特性、反應、效應和歸趨及其調控的科學。是土壤化學和環境化學結合的產物...
鹼化過程是土壤膠體逐步吸附較多的代換性鈉,使土壤呈強鹼性反應,並引起土壤物理性質惡化, 形成鹼土或鹼化土壤的過程。交換性鈉進入膠體的程度取決於土壤溶液的鹽類組成:當土壤溶液中含有大量Na2CO3時,交換性鈉進入土壤膠體的能力最強;...
鹼性土(alkaline soil)指土壤酸鹼度(pH值)大於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氫氧離子濃度大於氫離子濃度,實用上則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一般包括石灰質土、鹽土和鹼土三類。釋義 土壤的鹼性反應是在土壤溶液中OH-離子濃度超過H+...
有較厚的有機質層,有機質含量豐富,雖然不同地帶的濕成土有機質含量有高低之別,但大多比同一地帶的其他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由於有機質多,質地粘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普遍較高,鹽基飽和度也大。土壤反應大都呈中性至微酸性反應。...
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積廣泛,而且改良難度大,因此,已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限制因素。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對各種逆境產生了一定的適應能力。某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忍耐上述不良的逆境條件。了解植物對土壤環境的生理反應和抗逆機理,對發展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