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成立於,她是在原來土壤農化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發展歷 史當時土壤農化系是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復旦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和東北農學院土壤肥料系合併而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與環境學院
- 成立時間:1997年6月6日
- 教職工:79人
- 教授:16人
- 副教授:26人
基本概況,師資引進,軟硬體建設情況,專業設定,基本概述,教育科研,學術交流,
基本概況
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合理。全院現有教職工79人,其中高級職稱16人、副高級職稱26人,中級職稱3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43人。其中遼寧省領軍人才1人、攀登學者計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人、遼寧省特聘教授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5人、千人層次6人、瀋陽市十大科技英才1人。“農業資源與環境團隊”2006年被確定為遼寧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土壤肥料高效利用團隊”2014年被確定為遼寧省科技創新團隊。
師資引進
近年來先後從師範院校、綜合性大學引進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經濟學、生態學、環境學等專業的高層次畢業生多名,使師資隊伍結構更趨合理,為土地與環境學院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軟硬體建設情況
學院硬體設施完備、條件優越。現有實驗室面積12000m2,田間綜合作業室2000m2,玻璃溫室和日光溫室4畝,棕壤肥料和地膜覆蓋長期定位試驗地80多畝(分別始於1979年和1987年),長期定位保護地灌溉試驗地4畝(始於1999年),花生研究基地10畝,滲濾池式試驗微區72個,其中棕壤肥料長期定位試驗已進行35年,是我國農業高校中開展最早、堅持時間最長的肥效試驗;學院擁有同位素質譜儀、元素分析儀、ICP等離子發射光譜儀、流動分析儀、總有機碳分析儀、時域反射儀、光合作用測定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一大批精良儀器設備。
在高等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學院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以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為重點,著力提高本科生與研究生培養質量;以科學研究與團隊建設為核心,不斷提升學科內涵與影響力;以激勵與考核為手段,廣泛調動師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近五年來,多次榮獲瀋陽農業大學先進單位、優秀黨總支、優秀組織單位、體育道德風尚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學院師生信心百倍,正為把學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並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型學院,把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建設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在高等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學院不斷加強內涵建設,以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為重點,著力提高本科生與研究生培養質量;以科學研究與團隊建設為核心,不斷提升學科內涵與影響力;以激勵與考核為手段,廣泛調動師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近五年來,多次榮獲瀋陽農業大學先進單位、優秀黨總支、優秀組織單位、體育道德風尚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學院師生信心百倍,正為把學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並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型學院,把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建設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專業設定
基本概述
學院現設有土壤學、植物營養與農業化學、微生物學、土地管理學、環境學5個系以及土壤肥力、植物營養與施肥、土壤物理與土壤改良3個研究室。學院共設有5個博士點學科、8個碩士點學科和4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農業資源利用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該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農業資源利用一級學科下設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地利用與信息技術、農業環境與生態、水資源與農業節水5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土壤學學科是農業部和遼寧省重點學科。學院另設有微生物學、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3個碩士點學科,設有農業資源與環境、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環境科學4個本科專業。建校以來,共培養本科生1740人,專科生150人,碩士研究生168,博士研究生35人,博士後研究人員5人,並多次舉辦師資進修(培訓)班為全國農業院校培養土壤農業化學方面的師資。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有博士後研究人員10人,博士研究生43人,碩士研究生145人,本科生674人,其中07屆本科畢業生175人。
教育科研
學院教學、科研條件優越,工作基礎良好,成果豐碩。擁有元素分析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流動注射分析儀、氣相色譜儀、高速低溫離心機、TOC-II分析儀等一批精良儀器設備;有大型防鳥培養網室和玻璃溫室各1座,帶排水採集器的微區池104個;實驗地4公頃。在科研工作中,實行專職科研人員與教師相結合,堅持走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道路,“十五”期間共主持和完成各類科研課題47項,其中國家“863”、“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9項,省部級項目20項,通過鑑定的8項,有3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專利10項,有7項成果獲得省政府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目前承擔和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8項。 2001年以來,學院共編寫出版專著和全國統編教材30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00多篇。受中國土壤學會委託,編輯出版《土壤通報》雜誌,該刊物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 學院重視對外學術交流和聯繫。
學術交流
1992年以來,先後派出20餘名教師去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進行學術訪問、合作研究和講學;邀請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和比利時等國學者以及國內著名專家、領導40多人次來院做學術交流和專題報告。 目前學院全體師生正滿懷豪情,信心百倍,同心同德,團結一致,不斷全面深化教育和教學改革,為把學院建成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於一體的、國內一流水平的土地與環境學院而奮鬥。
本科專業介紹
農業資源與環境(原土壤農化專業)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農業資源利用、土壤肥料、農業環境保護與生態農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主要學習有關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農業資源調查與規劃、土壤改良與培肥、植物營養與肥料、測土配方施肥、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效益分析等專業技術,具有從事農業資源利用與管理、農業技術服務、農業資源與環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土地資源學、農業環境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業氣象學、生態學、資源遙感及信息技術、肥料加工學、地質與地貌、土壤農化分析、土壤調查與製圖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與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業環境與生態、水資源與農業節水、土地利用與信息技術5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以及與微生物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相對應,對應的農業資源利用一級博士點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農業、土地、環境保護、農資等政府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或科研院所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農業建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管理、教學、科研和科技開發與推廣工作。
環境工程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城市和農村水、氣、聲、固體廢棄物等污染防治、環境工程規劃設計、水土資源保護以及生態修復等方面的知識,能從事環境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主要學習環境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環境監測、工程設計、環境規劃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在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領域從事科研、規劃設計、管理和教育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環境規劃、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管理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有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農業環境與生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與之相對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環境保護、環境與資源規劃與設計、經濟管理工礦企業及其它生產、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與環境保護在關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土地資源管理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土地經濟學及土地資源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調查、評價、利用、保護和管理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具有測量、製圖、計算機等基本技能的高級土地管理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熟練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土地規劃、測量、計算機、地籍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具有土地利用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土地利用規劃學、房地產估價與經營、地籍管理學、測量學、土地信息系統等課程。
專業優勢:本專業有土地資源管理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土地利用與信息技術博士學位授權學科與之對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到國土規劃、城建、農業、房地產、土地管理等部門從事土地資源、土地利用規劃、房地產估價與經營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環境科學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系統的環境科學知識和實驗技能,能適應環境科學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環境科學方向的高級科技人才。
培養要求:系統地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環境監測、環境評價與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環境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環境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生態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土壤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環境規劃、環境評價、環境經濟學、環境管理、環境倫理學、環境法學、自然資源保護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有環境工程、土壤學、微生物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農業環境與生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與之相對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從事環境污染防治、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管理、諮詢以及教學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