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技術》是由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鞠正山、馬道坤、彭建、吳健生、劉曉霞、王聰、王常宇、張亞男、吳勁松、韓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技術
- 主要完成單位: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主要完成人:鞠正山、馬道坤、彭建、吳健生、劉曉霞、王聰、王常宇、張亞男、吳勁松、韓偉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50066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5-2-54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技術》是由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鞠正山、馬道坤、彭建、吳健生、劉曉霞、王聰、王常宇、張亞男、吳勁松、韓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技術》是由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鞠正山、馬道坤、彭建、吳健生、劉曉霞、王聰、王常宇、張亞男、吳勁松、韓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項目摘要該技術成果主要依託“十一五”國家科技...
《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是由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吳健生、趙艷玲、馬道坤、彭建、鞠正山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中文名 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 成果登記號 20130021 第一完成單位 國土...
《探地雷達土地整理質量檢測技術》共分 6章,主要內容包括基於探地雷達的土地整理質量檢測關鍵技術概論、探地雷達理論基礎、土壤物理模型雷達波傳播規律及特徵、土壤物性識別算法、土壤級別分類器算法模型和基於探地雷達的土地整理質量檢測關鍵...
提高利用多源數據進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土地退化的監測技術方法,解決了土地利用數量與質量變化的快速定量監測的技術難題;將多種數據整合,形成類柵一體化數據集,解決"多指標、集合變數方法"進行區域土地資源與北京環境監測綜合評價...
(一)項目背景及研究目標 土地整治不僅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而且能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促進土地可持續利用。國家每年投入愈千億元用於土地整治、由於土地整治工程監管中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所獲信息效率低、及時性差、人工投入...
環境變化又反作用與土地利用;並重點研究了採煤塌陷地、廢黃河灘地、崗嶺荒地三種資源開發復墾整理過程實現數量質量生態統一的技術模式,推廣套用到丘陵地區與平原地區的土地整理、河湖灘地的開發等10餘個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重點項目、示範...
方向1:土地整理 研究內容:土地整理標準體系研究;土地整理潛力評價研究;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研究;土地整理關鍵技術集成與套用。目標:為耕地保護、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方向2:土地復墾 研究內容:土地復墾調查、評價技術與示範...
土壤污染監測是環境監測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是查清本底值,監測、預報和控制土壤環境質量。土壤污染的優先監測物應是對人群健康和維持生態平衡有重要影響的物質。如汞、鎘、鉛、砷、銅、鋁、鎳、鋅、硒、鉻、釩、錳、硫酸鹽、硝酸...
改善土地生態狀況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決策依據3.建成了集多源土地生態信息、土地生態質量評估成果為一體的中原經濟區(河南省)土地生態信息資料庫,為中原經濟區(河南省)區域土地生態狀況動態監測和預警提供了技術和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