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總路線,就是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分別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這條總路線就是根據土地改革的基本任務和目的制定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改革總路線
- 目標:消滅剝削階級
- 依靠:貧農、僱農
- 目的:中立富農
土地改革總路線,就是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分別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這條總路線就是根據土地改革的基本任務和目的制定的。
黨中央明確規定了新解放區土地改革的總路線和總政策: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新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是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運動中,中央規定土地改革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運動中堅持了有領導地發動民眾的方針,做到領導骨幹與廣大農民民眾相結合。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
土地改革的總路線,應該是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農民協會應該成為土地改革隊伍的主要組織形式和執行機關。各級農民代表大會,農民協會委員會和各級人民代表會議,應該成為土地...
1)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指導各方面工作的根本的方針,準則。是各項具體工作路線各政策的依據。如我們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過渡時期總路線。2)有時也指某項具體工作路線,如我們黨的土地改革工作中的總路線。3)特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總...
二、土改總路線和土改委員會 三、不要四面出擊 四、政協一屆二次會議討論《土地改革法》(草案)五、民主人士要過好土改關 六、毛澤東簽署主席令 第十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解讀 一、對舊式富農政策作了重大改變 二、只...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等政治運動,形成了新中國社會總動員的浩大聲勢。那個時候,人們是真誠地擁護中國共產黨,愛戴新中國,熱情之高,幹勁之大,團結之緊,可謂空前。一切生產生活都是從真實的樸素愛國情懷...
全國在1953年春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8月毛澤東同志在一個批示中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
1948年4月1日 毛澤東在山西興縣蔡家崖村晉綏幹部會議上講話,總結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的經驗,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黨在...
第3課《土地改革》1、土地改革:①背景:新解放區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目的:為了滿足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要求。③依據:1950年6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④時間:1950...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即指農業合作化運動。在人民民主專政條件下,通過合作化道路,把小農經濟逐步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是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黨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後,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
“涉縣農業體制”主要概括了涉縣從民國30年(1941)年到民國35年(1946年)之間的土地改革情況,以及之後的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農業體制的介紹和說明。第一節 封建土地私有制 民國35年(1946年)土地...
在完成繁重的社會改革任務和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的同時,迅速恢復了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中國工農業生產1952年底已經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土地改革 新中國成立之前,各解放區就分期分批組織了土地改革。這次為了加強對土地...
第二節關於土地改革的認識和政策 一、對土地改革在中國革命中重要地位認識的深化 二、土地改革方針的確定 三、土地改革政策和方法 四、土地改革方針的轉變 第三節關於農民負擔和發展農業生產的認識 一、對農民負擔的認識 二、對發展農業...
根據中央指示,他一面將華中各部隊整編為華中野戰軍,以內線作戰迎擊國民黨軍的進犯一面積極發動民眾進行土地改革與複查,創造了“中間不動兩頭平”的土改經驗,開創了華中與山東、渤海地區土改新局面。1946年4月,其與曾山奔赴延安會見...
49. 新中國土地改革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什麼?50. 新中國土地改革分為哪幾批進行?51. 新中國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52.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大運動”指什麼?53. 國徽圖案是何時公布的?54.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對資本主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