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倉:華中山區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內容簡介:位於祖國腹地的鄂西山區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古有“桃花源”之名,今有“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稱。200多年以前,有人就開始驚嘆“蠻鄉蔬品奇”。多年以來,我對當地的食俗和食用植物的多樣性,同樣懷有深深的好奇心。《土倉:華中山區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的初衷是想弄清楚為何當地會出現這樣一個農家食物系統,為何這個食物系統能整合進去這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後來才知道這樣的出於個人好奇心的探究,完全可以和食用植物的多樣性保護、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文化遺產保護、群體認同等一些前沿的學術話題搭上關係。1.合渣餐館:鄂西民間食物系統的一個視窗
基本介紹
- 書名:土倉:華中山區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
- 作者:吳旭
- ISBN:9787309072266
- 頁數:244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9
- 副標題:華中山區食用植物的民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土倉:華中山區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的出現與我一段吃農家菜的經歷有關。早在1990年初,我在鄂西恩施市街頭就看見過一些餐館打出了“包穀飯+合渣”字樣的大字招牌。包穀飯是鄂西農家的一道主食,用大米和玉米粉混合蒸成;合渣是鄂西農家的一道主菜,用帶渣豆漿加青菜碎末煮成。1992年我又首次聽說有些人專門琢磨鄂西的農家菜並開起了特色餐館,名曰“合渣店”,生意還相當紅火。合渣餐館的出現讓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意外,因為這種餐館裡的食物是當地農村的家常飯菜,人們當時認為去餐館花錢應該吃高檔一些的菜才合情合理。
作者介紹
吳旭,1997—2003年就讀於加拿大艾伯塔大學人類學系,獲人類學博士學位,該校博士後(2004—2005),加拿大薩省大學助理教授(2006—2008),美國套用人類學學會Fellow,2008年於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工作。主要研究食物人類學和民族植物學,有論文發表在Food&Foodways,Modern China等刊物上。
作品目錄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食物人類學的重要議題
第二章 18世紀以來鄂西地區的生態變遷
第三章 農田植物:核心食物
第四章 農用植物:主糧和雜糧
第五章 庭園植物
第六章 山野植物:豬草
第七章 山野植物:野菜
第八章 節日食俗中的植物
第九章 吃包穀飯的人
第十章 變廢為寶
參考書目
附錄:鄂西人的部分野生食用植物
後記
引言
第一章 食物人類學的重要議題
第二章 18世紀以來鄂西地區的生態變遷
第三章 農田植物:核心食物
第四章 農用植物:主糧和雜糧
第五章 庭園植物
第六章 山野植物:豬草
第七章 山野植物:野菜
第八章 節日食俗中的植物
第九章 吃包穀飯的人
第十章 變廢為寶
參考書目
附錄:鄂西人的部分野生食用植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