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遺址是中國隋唐時期皇帝舉行祭天活動的禮儀建築,位於陝西師範大學南操場東側。圜丘遺址,建於隋代,唐代沿用近三百年,比北京天壇早一千餘年,是全國範圍內保留下來的惟一一處早於清代的圜丘遺址。
2013年,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圜丘遺址
- 出土地點: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
- 所屬年代:隋唐
-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次:第七批
- 編號:7-0452-1-452
建築規模,歷史沿革,周圍環境,建設沿革,出土文物,遺址價值,
建築規模
“圜丘”又稱“圓丘”,元代以後也稱“天壇”,是皇帝舉行祭天活動的禮儀建築。北京天壇公園內的圜丘是清乾隆年間在時代、清初圜丘的基址上改建的。
該遺址高出現代地面8米,黃土建築的壇體已經坍塌。唐代圜丘為四層圓台,第一層(最下層)圓台面徑約52.8米,第二層面徑約40.5米,第三層面徑約28.4米,第四層(頂層)面徑約20.2米。每層的層高2米左右。各層圓台都設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階道),均勻地分布在圓台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其中午陛(即南階)比其餘十一陛寬,是皇帝登壇的階道。圜丘為素土夯築而成,除了修補部分用少量的磚填墊外,沒有發現磚石包砌的痕跡。圜丘的台壁和台面均用黃泥抹平,其上再抹一層攙和了穀殼和秸桿的白灰面,白灰面厚0.4~1.1厘米。因此,唐代圜丘的外觀是潔白的壇體。
遺址遠望如一個圓形大土包,為一個高大的土築圓形台基,周緣環繞有土築垣牆。台基底徑東西約35米,南北約36米,高約5米;基頂中部下凹,東南部留有1米寬的缺口似門跡;台基土質疏鬆,難辨夯層。環台基建有兩重土牆,平均殘高不到0.4米;內環牆內徑56米,牆體最寬處5.2米;外環牆內徑東西87米,南北75米,牆體最寬處4.5米;兩重環牆東南部與台基缺口相對處牆跡不明顯。
歷史沿革
唐代17位帝王曾在這裡祭天祈福。它矗立在那裡,歷史輝煌時它被推到為民祈福的高端,沒落時,它又被歲月的塵土掩蓋,這一掩蓋就是1000多年。
周圍環境
在天壇東邊巷子,順著路往東走三四百米,天壇在陝西師範大學南邊的老操場裡,在那有一扇不起眼的鐵門,推開門進去,就能看見在離門口不到30米遠的地方,一道圍牆圍起一座高大的環形土建築。圍牆旁是一條栽著梧桐樹的道路,梧桐樹的枝葉越過圍欄,搭在露出來的環形建築之上,透過圍欄,半遮面的天壇在綠茵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神秘。一走進鐵門,整個天壇豁然出現在眼前,頓時那種歷史的厚重感,讓有幸見到它的人不由得興奮起來。
圍牆盡頭有一扇鐵門,門口的牆面上有陝西省文物部門寫有 “天壇遺址”的碑文。碑文上寫著1957年8月,天壇遺址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悠久的西安天壇,在歷經56年之後再度入選為“第七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不過即便成為國寶,西安天壇依舊不為人知。
建設沿革
1999年對唐長安城圜丘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1999年4月23日,“唐長安城圜丘遺址考古發掘匯報暨保護方案研討會”在位於陝西師範大學校內的唐“天壇”遺址舉行。經考古工作者艱辛勞作,我國現存最早的“天壇”遺址———唐代圜丘遺址已經發掘成功。
出土文物
遺址中出土一方泥質灰陶印,橋形紐,盝頂,器身呈正方形,表面光素無紋。邊長15厘米,通高10厘米。此外出土一方石印,青黑色石灰岩,質地堅硬細膩,橋形紐,盝頂,器身大致呈正方體。邊長約12厘米,通高11.5厘米。這兩方印明顯大於隋唐時期的實用印章,推測應是祭天過程中用來象徵某一神祇的印璽。出土器物中還有漢白玉石器和滑石器,有可能是祭天過程中燒灼過的玉的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