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名人:亞歷山大·少年征服者》採用“以圖讀傳”的形式,輔以專題、名人名言欄目,並與內容同步配以生動、有趣、豐富的“知識連結”和“資料連結”,精選大量與亞歷山大緊密相關的各類圖片,以簡潔大方的版式將圖片與文字有機結合,再現了亞歷山大傳奇的一生。
基本介紹
- 書名:圖說名人:亞歷山大·少年征服者
-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開本:16
- 作者:《圖說名人系列》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圖說名人:亞歷山大·少年征服者》使讀者看到一個全新、立體的亞歷山大,並能從中獲取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人生體驗。
圖書目錄
生於戰亂之中
戰亂的希臘世界
國王和王妃
接受良好的教育
崇拜英雄奧德修斯
受教於亞里士多德
開伊羅尼亞之戰
令人憤怒的事件
母親王妃被休
菲利浦被刺
年輕的國王
平定巴爾幹半島
慘烈東征路
砍斷神廟的結
波斯的反抗
伊索斯戰役
拒絕與大流士和解
太爾城的攻防戰
埃及的救世主
高加米拉決戰
歡樂之都巴比倫
貝魯薩門失利
波斯王被刺殺
東方化引起不滿
暗殺陰謀
殺掉巴門尼歐
艱苦的行軍
遭遇游擊戰
醉殺庫雷伊托斯
跪拜禮及暗殺風波
進軍印度
踏上艱辛的歸途
被迫撤兵
漫漫歸國路
整肅政風
異族通婚
壯志未酬
亞歷山大年表
戰亂的希臘世界
國王和王妃
接受良好的教育
崇拜英雄奧德修斯
受教於亞里士多德
開伊羅尼亞之戰
令人憤怒的事件
母親王妃被休
菲利浦被刺
年輕的國王
平定巴爾幹半島
慘烈東征路
砍斷神廟的結
波斯的反抗
伊索斯戰役
拒絕與大流士和解
太爾城的攻防戰
埃及的救世主
高加米拉決戰
歡樂之都巴比倫
貝魯薩門失利
波斯王被刺殺
東方化引起不滿
暗殺陰謀
殺掉巴門尼歐
艱苦的行軍
遭遇游擊戰
醉殺庫雷伊托斯
跪拜禮及暗殺風波
進軍印度
踏上艱辛的歸途
被迫撤兵
漫漫歸國路
整肅政風
異族通婚
壯志未酬
亞歷山大年表
序言
亞歷山大(Alexandzos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馬其頓帝國最負盛名的締造者。亞歷山大被譽為西方四大軍事偉人,與漢尼拔、凱撒、拿破崙齊名,而且亞歷山大是歷史上最早的一位。
亞歷山大足智多謀,雄才偉略,驍勇善戰,在統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十三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伐,率領軍隊馳騁歐亞非大陸,建立起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上游的龐大帝國。
公元前336年夏,亞歷山大之父、古代馬其頓國王菲利浦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突然遇刺身亡,剛滿二十歲的亞歷山大繼承了王位。被菲利浦二世所征服的希臘各城邦國和色雷斯、伊利里亞等地的一些部落紛紛乘機叛亂或宣布獨立。年輕的統帥亞歷山大首先率軍進至巴爾幹半島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亞諸部落,把色雷斯人擊退至多瑙河畔。然後,亞歷山大揮師南下,攻陷底比斯城。
希臘諸城邦望風歸順,紛紛表示臣服。隨後雅典也表示臣服。各邦國統一在亞歷山大的領導之下,承認亞歷山大為國王和最高統帥。
接著,亞歷山大開始遠征東方波斯。據說,臨出征前,亞歷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群全部分贈他人。當時有位將領迷惑不解地問道:“陛下,您把所有的東西分光,把什麼留給自己呢?”“希望!”亞歷山大幹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帶來無窮的財富!”這樣,亞歷山大懷著征服世界的渴望,離開故土,踏上了萬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即達達尼爾海峽),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東征之戰。他用以開始遠征波斯帝國的軍隊,由步兵三萬名、騎兵五千名和戰艦一百六十艘組成。波斯帝國卻擁有數十萬大軍,戰艦四百艘。在伊索斯城,與大流士三世的大軍遭遇,首戰勝利。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步兵四萬和騎兵七千向美索不達米亞進軍,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開了與波斯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決定性戰鬥。亞歷山大最終戰勝了強勁的對手大流士三世。占領了東方最大的城市、古代東方的文化中心和商業都市巴比倫,並為自己加了一個稱號——“巴比倫及世界四方之王”。
此後,亞歷山大又率兵從巴比倫出發,勢如破竹地占領了波斯帝國的首都蘇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馬其頓帝國建立了起來。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率軍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安息(帕提亞)、阿里亞、德蘭古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格狄亞那。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恆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將士們疲憊不堪。由於印度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將士們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畫,於公元前326年7月從印度撤兵。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身亡,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龐大的馬其頓帝國也隨之瓦解。
亞歷山大東征歷時十年,行程逾萬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東征過程中,沿途修建了許多新城,有好幾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城,今天已經發展為埃及最大的海港。亞歷山大後建都於巴比倫,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計畫,但沒能完成。
亞歷山大死後,帝國被他的四位將領瓜分,龐大的馬其頓帝國就此敗落了。
亞歷山大足智多謀,雄才偉略,驍勇善戰,在統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十三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伐,率領軍隊馳騁歐亞非大陸,建立起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上游的龐大帝國。
公元前336年夏,亞歷山大之父、古代馬其頓國王菲利浦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突然遇刺身亡,剛滿二十歲的亞歷山大繼承了王位。被菲利浦二世所征服的希臘各城邦國和色雷斯、伊利里亞等地的一些部落紛紛乘機叛亂或宣布獨立。年輕的統帥亞歷山大首先率軍進至巴爾幹半島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亞諸部落,把色雷斯人擊退至多瑙河畔。然後,亞歷山大揮師南下,攻陷底比斯城。
希臘諸城邦望風歸順,紛紛表示臣服。隨後雅典也表示臣服。各邦國統一在亞歷山大的領導之下,承認亞歷山大為國王和最高統帥。
接著,亞歷山大開始遠征東方波斯。據說,臨出征前,亞歷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產收入、奴隸和畜群全部分贈他人。當時有位將領迷惑不解地問道:“陛下,您把所有的東西分光,把什麼留給自己呢?”“希望!”亞歷山大幹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帶來無窮的財富!”這樣,亞歷山大懷著征服世界的渴望,離開故土,踏上了萬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即達達尼爾海峽),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東征之戰。他用以開始遠征波斯帝國的軍隊,由步兵三萬名、騎兵五千名和戰艦一百六十艘組成。波斯帝國卻擁有數十萬大軍,戰艦四百艘。在伊索斯城,與大流士三世的大軍遭遇,首戰勝利。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步兵四萬和騎兵七千向美索不達米亞進軍,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開了與波斯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決定性戰鬥。亞歷山大最終戰勝了強勁的對手大流士三世。占領了東方最大的城市、古代東方的文化中心和商業都市巴比倫,並為自己加了一個稱號——“巴比倫及世界四方之王”。
此後,亞歷山大又率兵從巴比倫出發,勢如破竹地占領了波斯帝國的首都蘇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馬其頓帝國建立了起來。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率軍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安息(帕提亞)、阿里亞、德蘭古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格狄亞那。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恆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將士們疲憊不堪。由於印度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將士們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畫,於公元前326年7月從印度撤兵。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身亡,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龐大的馬其頓帝國也隨之瓦解。
亞歷山大東征歷時十年,行程逾萬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東征過程中,沿途修建了許多新城,有好幾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城,今天已經發展為埃及最大的海港。亞歷山大後建都於巴比倫,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計畫,但沒能完成。
亞歷山大死後,帝國被他的四位將領瓜分,龐大的馬其頓帝國就此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