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刺軸櫚

圓葉刺軸櫚

圓葉刺軸櫚(學名:Licuala grandis H. Wendl. )是棕櫚科、軸櫚屬灌木,莖高可達2-3米,粗7-8厘米,葉掌狀,圓形或半圓形,摺疊甚緊,通常不分裂,整個葉面展開而面凹,亮綠色,雌雄同株;花序腋下生,果球形,徑約1.1厘米,棕褐色;種子卵球形。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新不列顛島。美國、中國有引種栽培。在中國廣州的華南植物園有栽培。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耐蔭,忌強光。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圓葉刺軸櫚觀賞價值高;可孤植或叢植於庭院,也可盆栽陳設於餐廳、客廳、書房等處。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高可達2-3米,粗7-8厘米,單生,被有老葉鞘。葉掌狀,圓形或半圓形,長60-120厘米,寬60-90厘米,摺疊甚緊,通常不分裂,整個葉面展開而面凹,亮綠色,呈基部截狀或截斷狀,頂部邊緣具多數鈍二尖的短裂片,側葉舌厚闊卵形,短而大;葉柄長90厘米,細長,平滑,中從部以下葉柄邊緣有直的或彎曲的刺。
雌雄同株;花序腋下生,直立,長達2米,有分枝。果球形,徑約1.1厘米,成熟時紅色,後棕褐色;種子卵球形,徑約0.8厘米,種殼灰白色,有凹,熟外觀有如瓜瓣形,種臍有一塊殼斑;種胚側基生。

產地生境

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新不列顛島。美國和中國有引種栽培。在中國廣州的華南植物園有栽培。
圓葉刺軸櫚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耐蔭,忌強光。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方法

圓葉刺軸櫚可用播種法或分株法繁殖。
播種法:種子一般為國外進口。種子要先用內吸性殺菌劑(如托布津)消毒,然後再用50℃左右溫水浸泡24-48小時,撈起,濾乾水分,播在乾淨的沙床中催芽。播種後45天開始發芽,發芽不整齊,半年後還在持續發芽。因此要及時先把露白的種子挑起,放進營養袋中培育,其餘種子繼續留床催芽,不可輕易丟棄。幼苗需遮蔭60-70%,並要保持足夠的溫度。冬天,注意防寒,氣溫10℃以下,就要加蓋薄膜。
分株法:分株可在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將生長多年的株叢,切成數叢分栽,先置蔭涼潮濕處,逐步進入正常管理。

栽培技術

基質:要求疏鬆、肥沃、微酸性、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三者等分混合製成培養土,對其生長十分有利,隔年換盆一次,注入新培養土;生長期間,每月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入秋後施一次磷鉀肥,以增強植株越冬抗寒性;越冬期間停肥。
光照:喜蔭、喜溫暖;室內盆栽可置放在有散射光處,忌強光直射,忌日灼,否則會出現枝葉枯黃現象。
溫度:生長期要求溫度25℃以上,最好在30℃左右;不耐冷凍,越冬不宜低於10℃。
濕度:生長期注意保濕,葉片多噴水,保持潔淨明亮,空氣濕度高,土壤保持一定濕度,但忌積水。
施肥:入秋後要及時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寒性。

病蟲防治

病害

灰霉病: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影響生長及觀賞。病斑初期葉緣生水流狀病斑,後擴展成黃褐色、不規則形,嚴重時整個葉片枯脫落。濕度大時,病斑上著生灰色霉層。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
炭疽病:該病影響觀賞。發病後期葉片上的病斑近圓形、橢圓形,灰白色,斑緣黑褐色;濕度大時葉斑上生黑色小點粒。發病後期病斑有撕裂穿孔現象。病原該病為真菌病害,由膠孢炭疽菌引起。

蟲害

在高溫多雨季節,要特別注意通風換氣,否則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可採用40%的氧化樂果800倍液防治。

主要價值

圓葉刺軸櫚葉形奇特雅致,圓潤豐滿,葉面有放射形的褶皺,長至一定高度後,葉片橫向生長,直株形成圓錐狀,是棕櫚類植物中葉形最美的一種,觀賞價值高;可孤植或叢植於庭院,也可盆栽陳設於餐廳、客廳、書房等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