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角村,位於坑梓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7乾米。相鄰自然村有李中村、田腳村、昂俄村、下廖村。地處深圳東北部低山丘陵地帶;龍淡河從村北流過。始建於明末,賴氏先祖在沙壢置地落籍,于田腳河下游的不同位置選址建下圍、下角兩小村。1964年,下圍、下角合併,取兩村村名“圍”字和“角”字,稱圍角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圍角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沙田社區
- 地理位置:坑梓街道東北部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沙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賴姓,從湖北賴國(今湖北隨縣東北)一路遷徙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268人,其中男性124人,女性144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81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15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46人、澳門同胞1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芋頭、黃豆、黃麻、梅菜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1999年3月,成立圍角經濟合作社,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茶果等。
深汕高速G15線瀋海高速坑梓段、省道S359線深汕路、沙田路、秀沙路、彩田路經過該村。20世紀70年代通電,1984年通自來水,1993年通電話,2001年通網際網路,201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有沙田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196人、教職工29人。村內建有籃球場供村民銀煉身體。
村內有一棵大榕樹,村民稱之為大皇公。榕樹前放供台,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二,該村和李中村民會前去祭拜。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數座破舊民居和2座宗祠。傳統民居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選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
下圍賴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位於圍角老屋29號旁,占地面積140平方米、禾坪面積378平方米,坐東朝西,大門堂聯“潁川世澤;振古家聲”。一進設有迎門,迎門刻字“三德堂”,兩側辟側門人上堂。二進設有天井,兩側辟側門與兩側橫屋相連,二進為上堂,上堂祭台供奉賴氏祖先,祭台兩側有聯“沙瀝啟鴻圖行見雲礽鳳起;潁川綿燕翼會看甲第蟬聯”,橫批“長發其祥”。上堂子孫梁刻字“光前裕後”“四必三多”。1983年3月,在田腳賴氏宗親賴新玉、賴亞端等號召下,下圍賴氏自籌資金修繕宗祠。
下角賴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坐東朝西。因年久失修,現已失去原有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