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術期膿毒症預警與救治關鍵技術的建立和套用

圍術期膿毒症預警與救治關鍵技術的建立和套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基本介紹

主要完成人:方向明,舒強,鄧小明,於泳浩,王國林,李金寶,徐志南,薄祿龍,林茹,程寶莉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大學,上海長海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每年奪去600萬人的生命、死亡率高達20-40%……膿毒症是多年來橫亘在世界醫學領域面前的一大難題。
浙江大學醫學院方向明教授團隊經過近20年的研究,探索膿毒症發病機制,創立了圍術期救治關鍵技術,目前已讓數萬患者受益。
無論是燒傷燙傷、外科手術,還是糖尿病、白血病,亦或是見怪不怪的手指破口、智齒髮炎、吃壞肚子、感冒發燒,都可能引發膿毒症。
業界普遍認為病原菌感染通過Toll樣受體促發炎症反應失衡是膿毒症發病的關鍵,但據此研發藥物的工作卻長年沒有進展。方向明團隊另闢蹊徑,探尋不同於以往的機理——非Toll樣受體通路。
在堅持了十多年後,他們終於發現了“內源性危險分子”,並且研究得出它是膿毒症發病的關鍵所在。AJRCCM欄目主編、哈佛大學David J Gregory教授給出高度評價:“研究成果突破了傳統認識,全新揭示了圍術期膿毒症的發病機制,為預警和診斷提供了新的生物標誌物。”
團隊還設計出一套多模式預警模型,只要把病人的相關數據錄入系統,就能分析出病人得膿毒症的風險有多大,危險程度有多嚴重。這套多模式預警模型對於制定精準化治療方案、掌握用藥尺度等都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建立預警模型還只是其中一步,他們緊接著對循環和呼吸系統等圍術期膿毒症致人死亡的關鍵環節進行了各個擊破,創立4個圍術期救治關鍵技術。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