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青年化學家獎

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青年化學家獎(IUPAC Prizes For Young Chemists)設立於2000年,旨在對上一年度全世界範圍內最優秀的化學博士論文作者進行獎勵,以鼓勵這些正處事業起步階段的優秀青年化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青年化學家獎
  • 外文名:IUPAC Prizes For Young Chemists
  • 設立於:2000年
  • 範圍:全世界範圍
主要介紹,獎項得主,

主要介紹

參評範圍為上一年度全世界65個化學會成員國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的青年化學家,每年僅有4-5名正式獲獎者,另有5-6位獲得提名獎。正式獲獎者將獲得1000美金獎勵和參加下一屆IUPAC國際年會的旅行費用資助,並將受邀為"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雜誌撰寫本領域綜述。該獎項每兩年頒獎一次,2013年將於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舉行。

獎項得主

迄今為止,共有17位出生於中國大陸的學者獲得該獎項,包括:
2004年:黃昱 (女,中國科大本科-哈佛博士,現在是UCLA的副教授),劉智攀(上海交大-英國Queen's,現在是復旦大學的傑青)
2005年:王訓[span](清華博士,現在是清華的傑青),黃嘉興(中國科大本科-伯克利博士,現在是Northwestern的助理教授)
2006年:王敦偉 (中科大-斯坦福,現在是boston college的副教授)
2007年:陶峰(重慶師範大學本科-四川大學碩士-普林斯頓,現在聖母大學的AP)
2009年:馮新亮 (上海交大-馬普所,現在是上海交大的教授),馬勝前(吉林大學-邁阿密大學,現在是USF的AP)
2010年:董廣彬 (北大-斯坦福,現在UT Austin的AP),余桂華(中科大-哈佛大學,現在UT Austin的AP)
2011年:田博之(復旦大學-哈佛大學,現在芝加哥大學的AP),徐升 (北大-喬治亞理工,現在Rogers組的博後),伊成器(中科大-芝加哥大學,現在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教授)
2012年:楊磊(北航-清華碩士-喬治亞理工,已過世[span])
2013年:錢惠鋒(上海交大-卡內基梅隆,現在萊斯大學的博後),王海量(北大-斯坦福,現在伯克利的博後),張橋(中科大-加大河濱分校,現在伯克利的博後)
迄今為止,王訓是唯一一個在中國大陸獲得博士學位而得到該獎項的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