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際米原器僅作為“最能表明‘米’的規定性質"的器具。1889年的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米原器”為國際長度基準,它規定1米就是米原器在0攝氏度時兩端的兩條刻線間的距離。米原器的精度可以達到0.1 微米,也就是千萬分之一米,可以說夠精確的了。可是在1960年召開的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各國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廢除了米原器對米的定義,理由是它既不方便,也不準確。
![國際米原器 國際米原器](/img/0/a7a/cGcq5yYyQWM1MDMiNGMxUGZwMjMhBTZ5AzYkZ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如今國際米原器僅作為“最能表明‘米’的規定性質"的器具。1889年的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米原器”為國際長度基準,它規定1米就是米原器在0攝氏度時兩端的兩條刻線間的距離。米原器的精度可以達到0.1 微米,也就是千萬分之一米,可以說夠精確的了。可是在1960年召開的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各國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廢除了米原器對米的定義,理由是它既不方便,也不準確。
如今國際米原器僅作為“最能表明‘米’的規定性質"的器具。1889年的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米原器”為國際長度基準,它規定1米就是米原器在0攝氏度時兩端的...
國際單位制(法語: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符號:SI),源自公制或米制,舊稱“萬國公制”,是現時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衡單位系統,採用十進制進位系統...
米原器的精度可以達到0.1 微米,也就是千萬分之一米,可以說夠精確的了。可是在1960年召開的第11界國際計量大會上,各國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廢除了米原器,理由是它...
“米”(meter),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可用來衡量長、寬、高。“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範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
1889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鑑定的第6號米原器(31隻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世界上最有長度基準...
在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上,確定以上定義的同時,宣布廢除1889年生效的以鉑銥國際米原器為標準的米定義。在1792年,法國國民議會決定建立新的長度單位要與地球橢球子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