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視野下中國的工業近代化研究》是2021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化視野下中國的工業近代化研究
- 作者:徐蘇斌 青木信夫 王玉茹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中國城市出版社
- ISBN:97875074332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一卷“國際化視野下中國的工業近代化研究”試圖揭示近代中國工業史發展,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歐亞以及亞洲間跨文化交流、 中國近代工業多元性、工業遺產完整性、作為物證的技術史等幾個典型角度闡釋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特徵,特別是彌補了工業史在物證研究的不足,將工業史向工業遺產史研究推進,建立歷史和保護的物證橋樑,也為價值評估奠定基礎。
(1)從傳統向近代轉型
以樣式雷設計的天津機器局、廣東機器局為例說明傳統建築的設計者面臨新的軍事工業需求設計洋務工廠的情況。說明了工業化的需求促進了向近代技術的轉型。詳見第二章。
(2)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亞洲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並建立獨特的近代工業是界定中國近代工業遺產普遍價值的關鍵。我們選取了唐山開灤煤礦、唐胥鐵路等典型案例研究了從西方向東方的技術和空間轉型的過程、技術層面的轉移、晚清近代歐亞工業技術的傳播、通過留日工科學生的近代亞洲間的技術交流問題。 詳見第三章。
(3)近代工業的多元性
工業的多元化發展帶給城市多元化。工業和城市的形成關係密切。在近代往往由於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的發展。天津是一個典型的多元工業發展的城市,不僅有洋務時期的軍事工業,也有租界的工業,還有商辦工業,這樣的多元特徵是中國近代工業的一個縮影。詳見第四章。
(4)工業遺產和城市建設
工業遺產的完整性研究是確認保護對象的基礎。中國解放後工業城市的發展受到蘇聯的影響有計畫地展開工業區規劃。洛陽是古城,具有詮釋古代城市完整性的基礎,解放後蘇聯援建的156項目建設了澗西區工業遺產群,從近代工業角度考察也具有完整性。這裡側重考察了洛陽澗西區新型工業區的規劃建設的歷程,追尋工業區原有的完整性。詳見第五章。
(5)作為物證的技術史
中國近代的技術是在傳統的傳承和西方工業革命影響的合力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建造技術、設備技術都是重要的研究對象。一方面是對我國傳統的建築設計和建造技術如何與近代工業設施產生聯繫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對來自西方的大跨度建造技術、建造材料、生產線流程進行研究。詳見第六章。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中國工業遺產技術史方面的既往研究史
1.1中國近代建築技術史部分研究現狀
1.2中國近代城市工業發展的歷史分期問題
1.3全國各行業研究的基本概況
第2章從傳統向近代轉型——洋務派機器局的創建
2.1洋務工業的布局
2.2海光寺機器局
2.3廣東機器局的設計
第3章世界產業革命背景下的技術交流
3.1近代採礦先驅開灤煤礦的技術引進
3.2從晚清鐵路技師看近代歐亞工業技術的傳播——以清末關內外鐵路英國和日本技師為例
3.3從近代工學留學生看亞洲間的技術交流——以留日工科學生為例
第4章多樣化的近代工業——以天津為例
4.1製造業
4.2運輸業
4.3採礦業
4.4基礎設施
第5章新中國工業城市規劃建設——以洛陽澗西區156項目工程為例
5.1因工業而生的現代洛陽——156項目工程對城市建設的影響
5.2洛陽156項目工程建設歷史
5.3洛陽156項目工業遺產分類構成分析
第6章近代工業建築核心建造技術的發展
6.1制磚工業化與工業建築用磚技術
6.2中國近代早期工業建築廠房木屋架技術發展研究
6.3中國近代水泥工業發展及中國近代著名水泥企業生產技術發展
附錄
附表1《建築新法》中所載木屋架類型
附表2中國近代磚瓦產品
附表31904~1948年中國水泥進出口數量統計表
附表41886-1949年中國各大水泥廠信息表
附表5西村士敏土廠產品試驗成績表
附表6楊樹浦路670號老怡和紗廠總底盤圖
圖表來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