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國戲劇史學術研討會於2014年04月05日 ~ 2014年04月07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中國戲劇史學術研討會
-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
- 會議時間:2014年04月05日 ~ 2014年04月07日
- 主辦單位: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戲曲學會、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
國際中國戲劇史學術研討會於2014年04月05日 ~ 2014年04月07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
國際中國戲劇史學術研討會於2014年04月05日 ~ 2014年04月07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會議背景本次會議有來自中國大陸22個省份及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港澳台的180多位學者參會,共提交138篇論文...
《中國戲劇史新論》是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內容簡介 2014年中國戲劇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年會於中山大學落下帷幕。本次會議有來自中國及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的180多為學者參加,共提交138篇論文,是近二十年來規模*的中國戲劇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的論文主題...
韓國首爾大學、全北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台灣世新大學、澳門大學等海內外86家學術機構戲曲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戲劇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古代戲曲學會 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 ...
記述對象為藝術學“史、論、批評”領域重要研究成果、學術動態和學術走向。本卷目將《中國藝術學年鑑2011-2013》中以藝術學一級學科目錄進行分類的方式,修正為根據當下藝術學各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即分為藝術學理論卷、戲劇戲曲學卷、電影電視藝術學卷、音樂學卷、舞蹈學卷、美術學卷、設計學卷,以更貼切...
趙建新,男,1948年9月出生,漢族,籍貫甘肅臨洮,中共黨員,教授,戲劇影視文學研究所所長,兼任蘭州大學校史館、博物館籌建辦副主任,曾任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副主任,擅長戲劇戲曲和宗教文學研究。教學工作 教學課程 1、為本科生開設《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戲劇史》、《中國小說專題》、《...
《超驗世界的戲劇圖景》是2009年百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福海。內容簡介 選擇戲劇作為個人的一項學術行為並終身以之,實屬私人性質的意願,乃是源於“人生即戲劇”的人的存在論認識。這本是關於人生最古老的、具有戲劇始源意義的認識論,因此也是戲劇的本質論。換一句話說,戲劇是把人的靈魂置於舞台展示給人們...
論恩師在中國戲劇史學科上的建樹 發凡起例:周貽白戲劇史研究的歷史意義 周貽白先生與戲曲文物 簡論周貽白先生曲藝、小說、詩詞研究學術成就 周貽白先生對中國戲劇史學的貢獻 周貽白與中國戲曲學科體系的建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與周貽白地方戲研究 周貽白的《桃花扇》分析及其治史特色——兼論中國戲曲史著的立論基礎...
28.《百舍齋藏書與齊如山的劇學思想》,《京劇流派的傳承與創新——第七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19年版。29.《明汲古閣刊本〈六十種曲〉弁語題辭收錄整理問題》,《戲曲研究》第112輯,文化藝術出版社2020年版。30.《齊如山國劇改良思想的嬗變及啟示》,《語言文學前沿》第9輯,智慧財產權...
中國戲劇治史方法的再探討——兼論儺戲在中國戲劇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任光偉67 儺源考——論周代“方相行為”的原始傳統錢茀73 乞兒驅儺與宋雜劇——韓城“北宋雜劇圖”壁畫讀解周華斌82 交融與疏離——戲曲與祭祀儀式劇異同論麻國鈞95 孟姜女故事與上古祓禊風俗康保成114 “儺儀”——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歷史遺存...
北京戲曲博物館坐落在宣武區虎坊橋湖廣會館內,1997年9月6日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是北京市建成開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館。館藏文物 戲曲博物館基本陳列為“北京戲曲史略”,以翔實珍貴的戲曲文獻、文物、圖片和音像資料,向觀眾展示了以京劇藝術為主的北京戲曲發展史,展品都是歷盡艱辛收集到的,其中有京劇名家王瑤卿、...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6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6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2013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書籍。
2014NTU劇場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年4月5至7日,參加中山大學中文系等舉辦之“中國戲劇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代戲曲學會2014年會”。獲獎記錄 · 2015年3月,獲中山大學2014年度優秀博士後稱號。· 2014-2015年,《清車王府藏戲曲全編》(參編)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教育部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
在中國戲劇史上,《琵琶記》是一座里程碑,高則誠是一位劃時代的先驅人物。高則誠的《琵琶記》代表了中國南戲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戲文的終結、明清傳奇的先聲,把中國戲劇創作引向新的階段,開創了中國戲劇繁榮的新時代。堂內建築 高則誠紀念堂於1993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瑞安的一處珍貴人文景觀。走入紀念堂,...
該學會成立12年,團結、聯絡來自戲劇界、民俗界、舞蹈界、美術界、音樂界等領域的300餘名學者,成果頗豐。據統計,會員們撰寫的專著有20餘部,論文1000餘篇。又與台灣學者合作,出版巫風儺俗的調查報告及民間儺戲、地戲、目連戲劇本集80餘種。還與有關單位合作,自1990年至2002年,在全國各地區舉辦國際性學術研...
從50年代初,長期從事中國戲劇歷史及理論的研究、教學、編審工作。著重研究戲曲聲腔及京劇與地方戲曲劇種。曾參加主持全國性梆子腔、徽調皮黃、高腔、青陽腔、儺戲、近代戲曲文學、京劇史等學術會議,和南戲暨目連戲、亞洲傳統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1990年3月率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代表團出訪印度,9月應邀赴日本進行學者...
索代在書中全面系統地整理、介紹了在安多藏區頗具影響的“南木特”戲,闡述了“南木特”戲的產生、特點及與西藏藏戲的關係,從而填補了中國戲劇史研究的一項空白。 索代多年來在研究《格薩爾》方面成績突出,曾在1986年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研會聯合頒發的榮譽證書。1989年撰寫學術論文《...
《東西文化的對話》是201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謹,周麗娟。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中國戲曲學院戲曲研究所主辦的“紀念梅蘭芳1935年訪蘇演出八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家論文合集,收錄文章近20篇,30餘萬字。作者一部分來自俄羅斯、法國、丹麥等國家,是研究梅蘭芳及中蘇戲劇的知名專家,一部分是國內學者、青年...
宋代文人與戲劇關係略論‚江海學刊2006、4 近代上海崑劇管見‚中國崑曲論壇2005年卷(2006、7)戲曲生態學:古代戲曲研究的新視角‚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4 上海竹枝詞與戲曲‚中華戲曲第34輯(2006、11)論于右任詩歌的藝術性‚近代中國與文物(國家博物館館刊)2007、1(收入《第一屆于右任國際學術...
2014年當選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首屆副主席。2020年8月18日,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2022年5月,出任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2023年10月11日,從山師大傳來最新訊息:傅謹已從該校離職。成就榮譽 多年來,共出版專著和論文集《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上、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2017...
1994年應台清大等邀請,赴台參加“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研討會”,作學術發言。同時,還被邀至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宗教系講學。1997年6月應法國遠東學院及山西大學華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邀請,出席在太原召開的“中國的祭儀、音樂與戲劇及其社會環境國際研討會”,他的近期學術成就,多為中國戲劇史研究之空白,有的則...
在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中國商品出口多、文化輸出少的不對稱情形下,在國際社會與世界戲劇界關於中國民族戲劇的熱切關注下,一部系統的中國戲曲家傳記叢書呼之欲出。作為中國戲曲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專業化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理所當然地應該擔當起編纂中國戲曲藝術家傳記叢書的重任。而且戲曲藝術家...
十八 曹禺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 十九 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日子裡 二十 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十一 ’93中國小劇場戲劇展暨國際研討會 二十二 台灣之行 二十三 港 澳兩部《史稿》的問世 二十四 日本之行 二十五 華文戲劇節的誕生 二十六 廣東小劇場演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十七 “20世紀中國戲劇論辯史”二十...
學術交流 2006年2月22日至3月7日,受聘為日本神奈川大學COE項目“人類文化研究的非文字資料的體系化”訪問研究員,考察日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獲獎記錄 ●《明代北雜劇服飾芻議》獲香港大學“元明清詩詞歌賦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中國古代戲劇服飾研究》被教育部...
撰著、點校或編輯出版的書籍有《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華瑋卷》、《走近湯顯祖》、《明清戲曲中的女性聲音與歷史記憶》、《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明清婦女戲曲集》,《才子牡丹亭》、《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湯顯祖與〈牡丹亭〉》、《崑曲‧春三二月天──面對世界的崑曲與〈牡丹亭〉》,...
主要從事戲曲史論及民間文化、宗教祭祀戲劇等方面的研究。多次擔任文化部及省市戲劇展演暨大獎賽評審,多次參與、組織全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國戲曲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處做學術講座。曾應邀到美國、韓國、俄羅斯、新加坡、越南、中國...
1994年應台清大等邀請,赴台參加“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研討會”,作學術發言。同時,還被邀至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宗教系講學。1997年6月應法國遠東學院及山西大學華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邀請,出席在太原召開的“中國的祭儀、音樂與戲劇及其社會環境國際研討會”,他的近期學術成就,多為中國戲劇史研究之空白,有的則...
《崑曲源流及其變革》是京昆大師俞振飛先生1986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的講演稿,莊永平《唐樂〈伊州〉大曲考》、馬驌《崑曲曲律闡微》均是曲學的審讀研究論文;《“第二屆國際崑曲唱念藝術研討會”發言錄》,選錄幾位藝術家的唱念心得,內容生動鮮活。圖書目錄 曲史新說 崑曲源流及其變革 西域戲劇文獻綜論 魏晉南北朝...
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優秀專家、省學術先鋒、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學術兼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戲曲史、民族民間戲劇、儺戲儺文化。開設課程 本科生:中國戲曲史、中國話劇史、中國少數民族戲曲概論 碩士生:中國戲劇史研究、民族民間戲劇研究、...
二 00 四年四月中旬,浦江縣委宣傳部和縣文聯在浙江省戲劇家協會、浙江省戲劇研究所、浙江職業藝術學校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的指導下,邀請了來自金華、衢州、杭州和北京的十多名專家學者,舉辦了浦江亂彈學術研討會,就浦江亂彈的起源、繼承和發展等課題進行了專題探討。應邀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們對浦江亂彈...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戲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顧問、校務委員會委員。人物專著 《唐詩選析》、《西廂記》(校注)、《十五貫》(校注)、《唐宋詞選析》、《西廂記淺說》、《中國戲劇史》、《中國戲曲史論集》、《中國俗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