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的年代。生活在蘇魯豫皖淪陷區的廣大青少年和愛國知識分子,一心尋找抗日救國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第二十一中學
- 創辦時間:始創於1942年初
- 現校名:連雲中學
- 建立背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年代
創立背景,成立之初,發展歷程,學校西遷,學校更名,
創立背景
國立第二十一中學(連雲中學前身),始創於1942年初。
這時,台兒莊戰役中戰功卓著的抗日將領王仲廉將軍(黃埔軍校第一屆畢業生,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蘇魯豫皖邊區二路挺進軍總指揮),不顧艱難險阻,抱定為國儲才之宗旨,於1942年在安徽太和創辦了蘇魯豫皖四省邊區戰時中學(後改為國立第二十一中學)。
1942年3月,王仲廉將軍受命之時,即指派本部丁熙民總參議、仝菊圃參議、秘書李厚庵擬定具體計畫,緊鑼密鼓進行籌備。時肖縣中學遷太和,經協商決定以該校為基礎,著手籌建戰時中學。籌建處設在太和縣徐禪堂,籌建處成員:丁熙民主持全面工作,劉漢川、桑逸卿負責延聘教職員工及教學組織工作,李壽山、李厚庵負責籌措糧秣及教室建設。由於學生日漸增多,徐禪堂校址不足套用,於是選定城內西南隅山西會館及徐氏祠堂舊址,利用城磚以及兵工建築校舍。55師及保全的兩個團擔任建築任務,於7月初開工,至1943年2月,完成校舍250間。經費來源:諸如學校辦公、教職員工生活及學生食宿、書籍等費用,月需經費100多萬元,在改國立前全由王校長籌措,改國立後,每月中央教育部僅撥款十幾萬元,其餘仍由王將軍設法彌補。
成立之初
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後,隨即開始招收學生。蘇魯豫皖淪陷區廣大失學青年聽到這個訊息,紛紛衝破敵人封鎖線,到太和報考戰時中學。學校原計畫招收500人,到6月底,已錄取800人之多,還有不少青年學生繼續從四面八方湧來,王仲廉校長當機立斷:凡來自淪陷區的失學青年,一個也不能拒收。臨時供給問題由軍需處籌措解決,每人每天不得少於一斤糧食,並供應菜金。8月間共錄取1920名學生,竟達原計畫近4倍。錄取的學生年齡不等,水平不一,男女都有。初步確定,分班前以上大課為主,主要進行抗日救國、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和了解,又根據學生的年齡、文化程度,重新進行了編班,分高中、國中、師範、職業、女生5個部,共40個班級。高中、國中部設在校本部,由教導處直接管理,不另設主任。師範部設在徐禪堂;女生部設在徐寨,後遷到太和城內徐家祠堂;職業部設在附近農村,各部均有主任分管。
發展歷程
1942年8月,教育部劉季鴻司長來皖北視察工作,王校長向教育部申請將蘇魯豫皖戰時中學改為國立中學。9月接教育部電令蘇魯豫皖四省戰時中學改為國立第二十一中學,校長王仲廉、代校長丁熙民、教導處主任仝菊圃、總務主任王子石、總隊長秦克明。10月初,山西會館改擴建工作完成,新建、改建30多口教室和宿舍,新建圍牆和大門,大門兩側書寫“明恥、教戰、樹人、建國”八個大字。樓兩側書寫“尊師重道、敬業樂群”八個大字。這都是當時國立第二十一中學的校訓。
1942年10月10日,隆重舉行慶祝國立第二十一中學開學典禮並掛校牌,從此,學校走上正軌,各部門工作有條不紊,各種文體活動分別展開。歌詠隊、管弦樂隊、籃球隊等分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還組織了冬令營、春季運動會、話劇表演等。1943年5月4日青年節,學校組成代表隊參加邊區組織的論文、演講、歌詠、籃球等比賽,各項比賽均獲得優良成績,整個學校呈現出一派熱氣騰騰、生機勃勃的景象。
1944年學校舉行第二屆國中畢業生考試,150名初三學生升入本校高中一年級,同時招收國中一年級學生。
學校西遷
1944年,中原會戰以後,日寇占據平漢鐵路,二十一中學陷入困境。教育部下令學校西遷至安全地區,經學校研究確定,西遷計畫“人分批,路分段”進行,將學生分成三批:第一批以高中生為主,年齡較大,人數較少,受過軍訓,由軍事教官帶隊,作為全校先遣隊;第二批為國中男女同學混合成一個中隊另加學校的檔案檔案等,這批學生大約1200人,年齡小,困難多;第三批是師範部、職業部,他們年齡大,放在後面,可以清理一些善後工作。路分段即第一批到達河南的鎮平後,待二三批到達再作下步打算。
1945年1月5日,前兩批撤離人員通過平漢鐵路,穿過敵偽封鎖線,一路克服艱難險阻,終於陸續抵達河南鎮平五里崗。餘下100多位同學,自動組織西遷,也於春節前到達五里崗。
春節後,日寇向豫西進犯,學校再度西遷。從五里崗出發,分成兩路,向豫陝鄂邊境荊紫關前進。3月到達荊紫關後,王校長電令朱大同來荊紫關,接任總務主任兼代校務,帶領學生西遷。4月朱代校長帶領同學向陝西南部山陽前進,7月豫西戰局穩定,根據王校長意見,將學校從山陽遷到離西安較近的一座古城———藍田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中部同學在山陽城內慶祝抗戰勝利;在太和的同學舉校歡騰。8月下旬,第三屆國中畢業生舉行升學考試,升入本校高中一年級。
學校更名
抗戰勝利後,所有機關學校盡皆恢復。國立二十一中學生,多為徐淮子弟,當時渴望東返。王校長為解決學校復員回徐州的交通問題,乃電商隴海鐵路管理局局長陸福廷(原系黃埔軍校第一期戰術教官),蒙允撥一專車,乃於1946年夏遷往徐州。旋奉教育部令:將國立二十一中學改為江蘇省立連雲中學,暫住徐州。其他省籍同學復員到各省中學。
1947年夏,江蘇省立連雲中學開始在連雲港、徐州兩地同時招生。第一學年在連雲港招了兩個高中班、三個國中班。第二學年招高中、國中各兩個班。到1948年11月,連雲港解放前夕,全校已有9個班,約400名師生,因學校還沒有全部搬遷,校本部仍在徐州。在連雲港墟溝的分部連雲中學由教導主任孫傑主持工作。
1948年11月7日,新海連地區解放以後,經新海連特區教育科統一調整,高中部學生全部考入新海連特區辦的建國學校(培養革命幹部),國中部轉入新海中學初級中學。1948年12月徐州解放,還有一個高中班合併於徐州第一中學。至此,江蘇省立連雲中學終止。
相關連結:國立中學的產生和發展
查中國近代教育史,1932年以前,有縣設中學、府設中學、省立中學,尚無國立中學之說。自“九·一八”事變後,大批東北流亡學生逃入關內,教育部隨即於1932年在北平設立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這是國立中學產生的開始。該校後遷到南京板橋鎮,實行公費制,食、宿、衣、雜等費用,皆由國家供給。
“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各地先後有流亡學生及合併重組的流亡學校,皆稱國立XX中學,當時的教育部為便於工作,改上述中學依地名命名為一律依序號命名,如將國立河南中學改為國立一中,國立四川中學改為國立二中,安徽太和的蘇魯豫皖邊區戰時中學遂命名為國立二十一中學。另外還有少數沒有編號的國立學校,如國立女子中學、國立華僑中學、國立師範等。
由此可見,國立中學的產生是和日寇侵略、抗日戰爭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