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28年2月成立於南京。是民國時期中國人自己建立的天文研究機構。主要工作是授時、測地及編歷工作,此外還開展了觀測日象、觀測天體,從事理論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等工作。1950年5月20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概述圖來自於:1931年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天文年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28年2月
  • 主管部門:國立中央研究院
發展歷史,歷任領導,主要成就,

發展歷史

1、籌備及初建
1927年4月,當時的國民政府遷都南京,為頒布授時之需,在教育行政委員會內附設時政委員會,任命臨時政府秘書高魯主持。中央研究院設立後,將時政委員會改稱為觀象台籌備委員會,併入中央研究院。1928年2月觀象台籌備委員會被劃分為天文、氣象兩個研究所,聘用高魯為天文研究所所長。天文研究所成立後,即在南京市鼓樓內(今鼓樓公園)設立測候所,並遷入辦公。當時設備還比較少,僅有徑折光鏡赤道儀、紀限儀、太陽時計、等高儀、經緯儀和無線電長短波收發報機等。科研人員利用這些設備進行了授時、測地及編歷工作,還開展了觀測日象(太陽黑子、光斑、光焰等)、氣溫對於時計變差之關係、測定南京經緯度暫用數、研究流星的原理等研究工作。
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圖源:中國科學院檔案館
2 、紫金山天文台的籌建與建設
作為所長的高魯在上世紀初就曾提出在北平建立大型天文台的計畫,但最終未果。同年他開始積極籌劃在南京建大型天文台。1927年11月20 日,在國民政府遵照孫中山遺願召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籌備大會”上,由於老同盟會會員、曾任孫中山秘書的高魯的力爭,他的《建國立第一天文台在南京紫金山》的提案,在大會上獲得通過。不久,國民政府據此向剛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下達了《 立即籌建紫金山天文台》 的第293號訓令。經過多方調查,決定在紫金山第一峰——北高峰上建台。1928年4月,高魯擔任天文所所長後,他請南京市工務局李宗侃工程師設計天文台建築圖,還親自與助手到紫金山第一峰查看測定。就在高魯全力以赴籌建天文台之際,國民政府任命高魯為中國駐法國公使,使他的建台籌劃中斷。
繼任的余青松所長繼續了建台任務,因在紫金山第一峰建台與孫中山陵園建設及經費方面出現問題,故改為在第三峰建台。1928年冬,建台計畫在天堡峰拉開了艱辛施工的序幕。在當時戰亂頻繁的艱難歲月里,紫金山天文台的基建施工,曾因國事多秋民族危難而多次陷入停工的困境,但在余所長的主持下,經過五年多的艱辛工作,紫金山天文台終於在1934年8月建成,並於9月1日舉行了落成揭幕典禮。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以後,天文研究所即遷到台上辦公,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標誌著我國近代天文史的開始。
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建築工程價格總計約國幣十九萬元,占山地47畝,六座銀色的天文觀測室圓頂,高低錯落,衡宇相望。天文台的主要建築有天文台本部(辦公室、研究室、圖書室、會客室)、赤道儀室、子午儀室、變星儀室和東西宿舍等,總計1200多平方米。該台先後購置了一些先進的觀測設備,如從德國訂購的八英寸折光赤道儀、二十四英寸反光赤道儀、天文鐘,從美國購置的海爾式太陽分光儀、變星儀,瑞士製造的子午儀、印字記時器,還有天文鐘、羅氏光度計等,這些設施設備為以後的觀測和研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據1928年一1948年天文所概況中記載,該台的工作主要是通過觀測天體方位、形態、光度、光譜,從事理論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如觀測變星、流彗、黑子和日食等。1935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首次發現一顆小行星, 國際行星中心按紫金山天文台意願將其命名為“中國”號。編歷工作每年除代教育內政部編纂國曆摘要及國民歷外,還編算天文年曆以供航海測地航空之用。繼續進行大中城市經緯度的測量,擔任首都標準時的廣播。該台還先後聘用周培源、吳大酞、李琦、王士魁等博士作為兼任研究員。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天文工作的開展受到極大的限制。儘管如此從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紫金山天文台因拍攝到極珍貴的新星、彗星、銀河星雲、太陽和恆星的照片300多幅,被世界天文界贊之為“遠東第一台”。
3 、西遷昆明建鳳凰山天文台
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同年8月23日,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員被迫撤離南京。後先輾轉撤到長沙,又遷至桂林,最後遷移至昆明。
余青松所長發現昆明地高雲薄,星光明顯,天氣特別優良,十分適宜天文觀測,因此他決計在昆明建設一座戰時天文台,繼續中國的天文觀測研究。於是經四處選擇台址,多處實地踏勘,最後選定位於昆明東郊的鳳凰山為建台地點(現為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工作地點)。之後,余所長又親率天文所職員測繪鳳凰山地形,設計建築藍圖,並委託也是因為戰亂而遷到昆明的上海陸根記營造廠承築。1938 年秋,鳳凰山天文台正式破土動工,1939 年春天即告落成。鳳凰山天文台的建築共有四座:第一座為辦公室,附變星儀觀測室、太陽分光儀觀測室和圖書室;第二座為中星儀室;第三座為職員宿舍;第四座為工友宿舍和廚房。從內地遷過來時攜帶到昆明的一批天文儀器,也一一在鳳凰山上重新安裝使用,並在這裡恢復中斷了兩年多的天文觀測。
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1941年9月的日全食觀測,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境內有組織的現代日食觀測,其意義重大,早在1934年為此就已開始籌備,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進行了制定計畫、籌措資金、購買觀測儀器等準備。西北觀測隊由張飪哲任隊長,天文所另派4人參加,高魯代表中國天文學會也參與了工作。觀測隊於1941年6月30日攜帶儀器設備從昆明出發,克服了戰時的重重困難,萬里奔波趕往蘭州臨挑,經過隊員們的努力,於9月21日順利進行了日食觀測,此次日全食觀測大獲成功。
4、抗戰勝利遷返南京
抗日戰爭勝利後,天文研究所於1946年5月28日離開昆明,遷返南京。
天文研究所返回紫金山後,由於經費拮据,損壞的直徑20厘米的小赤道儀,到1948年7月才重新修復裝置使用。直徑60厘米的反射天文望遠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直未能修復。這時全所業務人員僅有10多人,主要進行常規日面目視觀測對彗星作過攝影觀測,對1948年5月9日發生的日環食,曾派陳遵媯等人到浙江餘杭進行觀測。所長張鈺哲也在美國參加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日環食觀測隊,赴我國浙江的餘杭進行觀測。在這一時期,天文研究所每年為教育部和內政部編算國民歷的工作仍然照常進行。
5、解放後天文所演變
1949年4月南京解放。7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市軍管會文教委員會接管了天文研究所。同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天文研究所歸屬中國科學院編制。
1950年5月20日,中央政務院任命原天文研究所所長張鈺哲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至此,天文研究所的名稱取消。
現在紫金山天文台已成為以天體物理研究和天體力學套用研究為主體的綜合性天文台。

歷任領導

歷任所長為高魯余青松張鈺哲
高魯(1877 一1947),福建長樂人。曾任南京臨時政府秘書,不久任中央觀象台首任台長。1918年去歐洲,任留歐學生監督。1921年回國後仍任中央觀象台台長。1927年籌劃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1929年任駐法國公使。1922年發起成立中國天文學會,並任首任會長。他一直熱愛天文學,他以自己深厚的數理基礎投入到天文學研究領域。1913年創辦《 氣象月刊》 ,普及氣象學和天文學知識。1915年此刊改為《觀象叢報》,1930年更名為《 宇宙》 。參與組織1936年和1941年兩次日全食觀測。1929年發明天漩式中文打字機。著有《 圖解天文學》、《日暑通論》 、《 星象統箋》 、《 中央觀象台過去與未來》 、《 相對論原理》 等。高魯先生在推動天文所的建立和籌備紫金山天文台的建造、籌集經費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為中國天文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被譽為開創我國現代天文事業的一代宗師。
余青松(1897 一1975),福建廈門人。曾在美國利克天文台工作,研究恆星光譜。他對於恆星光譜和光譜分類方面的觀測研究成果,是現代對於恆星能量分布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使他贏得了國際性的聲譽,為此他被聘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第一位中國藉會員。1929年2月-1939年12月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長。曾任中國天文學會會長。余青松繼任所長後,經過努力,最終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現代天文台在紫金山落成。後來,他還主持並勘探設計建造了另一座觀測站― 昆明鳳凰山天文台(該台為今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的前身),余青松在天文台的建造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941年他辭去了天文研究所所長一職,在桂林和重慶負責光學儀器和教學儀器的研製工作。1947年出國,先後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工作。1955年任美國胡德學院教授兼該院威廉斯天文台台長。為表彰余青松在天文學上的重大貢獻,美國哈佛― 史密松天體物理天文台將該台發現的第3797號小行星命名為“余青松星”。
張鈺哲(1902 一1986 ),福建閩侯人,我國著名天文學家。1941年1月一1950 年5月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日本侵華戰爭前夕,他受台長派遣,曾到北平將安放在古觀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儀器搶運至南京。1941年4月,張飪哲任中國日食觀測隊隊長,進行了我國的第一次現代日食觀測,其記錄對世界天文科學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1946 一1948年其再度赴美進行交食雙星光譜研究。新中國成立後,1950 年5月一1984 年7月,張飪哲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1984年7月一1986年7月任紫金山天文台名譽台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並連續當選為中國天文學會理事會理事長。他長期致力於小行星和彗星的觀測和軌道計算工作,和他所領導的行星研究室發現了許多星曆表上沒有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顆新彗星。

主要成就

建成了中國人自己的觀測基地——紫金山天文台,裝備了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望遠鏡——直徑60厘米的現代反射天文望遠鏡,從而為新中國天文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935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首次發現一顆小行星, 國際行星中心按紫金山天文台意願將其命名為“中國”號。
1941年9月的日全食觀測,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境內有組織的現代日食觀測。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天文台站大多從這裡派生、組建或拓展,紫台是以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