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史簡述
國民政府時期,陸軍第一師先後成立過四次,現分述如下:
壹、1925年8月——1928年7月(中央軍)
1924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為建立革命武裝,以黃埔軍校教官和軍校第1期學員為基幹編組軍校教導第1團(團長何應欽)。12月26日繼又成立教導第2團(團長王柏齡)。1925年2月,教導團參加東征,於淡水榮立戰功。4月13日,教導第1、第2兩團合編為黨軍第1旅(旅長何應欽),29日擴編為黨軍第1師(師長何應欽)。同年8月26日,國民政府所屬各部統改為國民革命軍,黨軍第1師於廣東
潮汕改稱國民革命軍第1師,轄三團。師長由原黨軍第1師師長何應欽(貴州興義人,日本陸士中國隊十一期步科)擔任。10月,本師參加第二次東征,配合友軍收復惠州,繼於河婆再創敵軍。
1926年1月20日,師長何應欽升任第1軍軍長,由第1師副師長兼參謀長錢大鈞(江蘇崑山人,日本陸士中國隊十二期炮科)遞升師長。
1926年3月21日,師長錢大鈞調任第20師師長,調第1軍副軍長兼第20師師長王柏齡(江蘇江都人,日本陸士中國隊十期步科)兼任師長。7月,本師集結於廣州誓師北伐,首克江西銅鼓,並於9月攻擊南昌,師於入城後遭五省聯軍反攻,師長王柏齡臨陣退縮,南昌復陷。
1926年9月20日,兼師長王柏齡因進攻南昌失利被撤職,由第1師副師長王俊(廣東澄邁人,日本陸士中國隊十四期工科,日本陸大五期)代理師長。同年11月,本師攻占南昌,並配合友軍底定贛省。是役,第3團團長魏勁華殉職。12月入浙後轉戰龍游、
衢州。
1927年1月8日,代師長王俊調任浙東警備司令,由第1師副師長薛岳(廣東
樂昌人,保定官校六期炮科肄)代理師長。3月,師主力攻克松江,既而進駐上海。
1927年4月12日,代師長薛岳因反對“清黨”而辭職赴粵,調第14師副師長鄧振銓(雲南楚雄人,貴州講武)升任師長。同年4月,本師移駐南京。5月渡長江繼續北伐,至山東郯城時因寧漢分裂而奉命回駐杭州。8月龍潭之役,本師與友軍通力配合而大敗孫傳芳部。是役,師參謀長羅群殉職。
1927年10月26日,師長鄧振銓調任第17軍參謀長兼第2師師長,調
浙東警備司令蔣鼎文(浙江諸暨人,浙江講武)接任師長(同時兼任第1軍副軍長)。同年11月,本師二次渡江北伐,首克安徽蚌埠,繼於1928年1月配合友軍攻占江蘇徐州。同時,第1集團軍補充第4團編入序列。4月本師入魯,占泰安。6月進駐北平。7月25日,根據編遣會議之決定,第1師於江蘇海州縮編為第9師25旅(旅長甘麗初)。
貳、1928年7月——1946年9月(中央軍)
1928年7月25日,根據編遣決議,以第2、第22、第71三個師縮編為第1師,師部於江蘇徐州成立(是為本師第二次組建),轄三旅六團(23342人)。師長由第1軍團總指揮劉峙(江西廬陵人,保定官校二期步科)降任。11月,第2旅經校閱被評為“模範旅”(其第3團成績名列全國第一)。
1929年3月2日,師長劉峙升任第1軍軍長,仍兼第1師師長職(後又升任第2路軍總指揮、湖北部隊編遣特派員等職,仍兼師長職)。時蔣桂戰爭爆發,本師集結於安徽安慶,繼入湖北
武穴討桂。同年9月,師改兩旅六團,裁撤第1旅旅部,以第2旅改稱第1旅,第3旅改稱第2旅。
1929年10月26日,兼師長劉峙升任第2路軍總指揮,由副師長徐庭瑤(安徽無為人,保定官校三期步科)代理師長。時本師先後參與討馮、討唐諸役,轉戰鄂、豫兩省,歷時四月之久。1930年3月回駐徐州。5月中原大戰爆發後開赴豫東,於隴海路參戰。
1930年6月7日,代師長徐庭瑤因負傷後送,由第1旅旅長鬍宗南(浙江鎮海人,黃埔官校一期)代理師長。同時本師調往津浦路作戰。時西北軍孫良誠部以悍勇聞名,本師於油菜坊一役擊敗之,雖陣亡第2旅5團團長陳焰等官兵,但震懾孫氏頗巨(後孫部每聞第1師均避讓,津浦線上南京方面各師均自號為第1師以恐嚇之)。8月戰於
泰安,繼配合友軍攻占濟南,隨後返回隴海路,截斷西北軍西撤退路,使其大敗。中原大戰結束後,奉命進駐河南開封,清剿豫
東南地區之土匪。
1930年11月8日,代師長鬍宗南真除師長。同時納編獨立第11旅為本師獨立旅,師改三旅九團制甲種師。1931年5月開赴河北配合東北軍擊潰石友三部,繼又入贛圍剿紅軍。“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本師入蘇,先後駐防於南京、常州、無錫,以作參戰之預備力量。1932年5月中、日兩國停戰後,開赴皖、贛兩省再度圍剿紅軍。10月河口一戰,本師堅守不退,使紅25軍進攻受挫。11月追擊紅4方面軍入川,先後於
漫川關、爐丹村告捷。此役,獨立旅第2團團長李龐殉職。1933年2月開赴甘肅天水整訓。1934年2月,本師組建西北補充旅、騎兵團各一,師擴為四旅十三團(30000餘人)。1935年1月,本師入川堵截紅軍,經廣昭、松潘兩役大傷元氣,開回天水整補。1936年3月重新入陝,駐於
潼關,既而派遣第1旅入晉配合晉軍堵截紅軍。
1936年4月25日,師長鬍宗南升任第1軍軍長,仍兼第1師師長職。同時師屬西北補充旅、騎兵團改由第1軍直轄。同年6月兩廣事變發生後,本師開赴湖南長沙,以懾湘局。9月回陝,在
鹹陽以獨立旅為基幹擴編第78師,師縮編為兩旅四團。10月入甘,山城堡一役遭紅28軍阻擊,第1旅第2團團長楊定南殉職。西安事變時再度入陝,駐於鳳翔。1937年3月按調整師編制改組(第三期),並逐步裝備德械(因抗戰爆發而終止)。
1937年4月24日,兼師長鬍宗南辭去兼職專任第1軍軍長,調第95師師長李鐵軍(廣東
梅州市梅縣區人,黃埔官校一期、柏林陸軍學院)接任師長。5月,本師移駐徐州、連雲港守備戰略要點。同年8月因抗戰全面爆發而開赴上海,於楊行、
薀藻浜、劉行、新涇等地抗擊日軍,歷時61天經四次補充仍無法阻止日軍,遂於11月撤抵蘇州,繼又於無錫抗擊日軍三晝夜。淞滬一役,第1旅副旅長兼第2團團長楊傑、第2旅第4團團長李友梅先後殉職。師於揚州補充兵力後開赴浦口,繼因南京失守而開赴河南信陽休整。1938年1月入陝,於西安接收新兵。
1938年5月12日,師長李鐵軍升任第1軍軍長,由第1師副師長李正先(浙江東陽人,黃埔官校二期步科、中央步校高級十期、陸大將官甲二期)遞升師長。時本師開赴河南
蘭封參戰,以配合友軍之進攻。6月撤往
汜水。9月參加武漢會戰,於羅山擊退日軍,立下戰功。10月返西安,守關中。1939年3月,本師縮編為三團制。11月移防
潼關,依天險與日軍隔黃河對峙。1942年3月,師補充團編入第8戰區突擊兵團序列,脫離建制。
1942年10月15日,師長李正先升任第1軍副軍長,仍兼第1師師長職。
1943年6月30日,兼師長李正先升任第16軍軍長,由第1師副師長杲春涌(江蘇
邳縣人,黃埔官校五期步科、陸大將官乙四期)遞升師長。1945年3月,本師開赴貴州赤水整訓。4月接受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將軍之檢閱,頗受好評。
1945年9月15日,師長杲春涌調任第1軍軍部附員,調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炮兵指揮官黃正誠(浙江杭縣人,日本陸士中國隊二十二期炮科、德國炮校)接任師長。10月,本師移駐陝西華縣。1946年4月根據《陸軍整編計畫》整編為第1旅,旅轄兩團(7000餘人),師長黃正誠改任旅長。同年7月,本旅開赴山陽、紫荊關堵截由中原突圍之新四軍。8月入晉,駐於
臨汾。9月在浮山、
陳堰村遭八路軍之
晉冀魯豫第4縱隊、太岳軍區第24旅等部伏擊,於23日全軍覆沒。第2團團長王亞武殉職,旅長黃正誠、副旅長戴濤、第1團團長劉玉樹被俘。
叄、1946年10月——1949年12月(中央軍)
1946年10月3日,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以整編第1師獨立團、補充團與原整1旅殘部在山西
臨汾重新成立整編第1旅(是為本旅(師)第三次組建),轄兩團。旅長由整編第1師副師長許良玉(浙江桐廬人,黃埔官校四期政科)兼任。1947年3月本旅集結於陝西宜川,占領延安。
1947年6月18日,兼旅長許良玉辭去兼職專任整編第1師副師長,調整編第53旅旅長吳俊(湖南湘陰人,黃埔官校六期步科)接任旅長。同時整167旅500團改稱第3團,入本旅序列。10月,本旅配合友軍占領瓦窯堡。11月回駐靈寶。1948年1月再次入晉,於
汾陽休整。
1948年3月20日,旅長吳俊調任西安綏靖公署高級參謀,以整編第1旅副旅長周環(湖南寶慶人,中央官校七期炮科)遞升旅長。4月,本旅回陝增援
寶雞。6月,第3團與整167旅500團互換番號。7月,突襲關中,占馬欄。9月15日根據《全國軍事檢討會議》之決定恢復第1師番號,旅長周環改任師長。
1949年1月,師長周環因病辭職,調第167師副師長袁書田(湖北
黃岡人,中央官校七期步科)接任師長。5月,本師撤往
寶雞,繼而南下抵達成都。11月車運重慶,掩護總裁蔣中正撤離,另調第2團空運
西康西昌。師主力於任務完成後突圍至成都,途中第3團團長劉自強殉職。12月27日,本師由成都突圍至邛崍時遭中國人民解放軍重創,殘部被迫投誠。是役,副師長張俊房、第1團團長敬繼舜先後被俘。駐
西昌之第2團則因守備機場而得保存,後於友軍第136師宣布起義時出兵截擊,俘獲1000餘人。
肆、1950年1月——1950年4月(中央軍)
1950年1月9日,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為守備
西康籌組戰力,以第1師第2團、第27軍殘部、第136師戰俘在西康
邛海重新組建第1師(是為本師第四次組建),轄四團(5000餘人,因戰事緊迫,僅編成兩團)。師長由第1師第2團團長朱光祖(甘肅
平涼人,中央官校西北軍訓一期)升任。同年3月,本師參與西昌戰役,在德昌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4師追擊,受重創,4月2日於撤往昭覺途中覆沒,師長朱光祖被俘殉職。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師之歷史至此結束。
歷任師長
何應欽(任期:1925年8月26日——1926年1月20日)
錢大鈞(任期:1926年1月20日——1926年3月21日)
王柏齡(任期:1926年3月21日——1926年9月20日)
王俊(任期:1926年9月20日——1927年1月8日)
薛岳(任期:1927年1月8日——1927年4月12日)
鄧振銓(任期:1927年4月12日——1927年10月26日)
蔣鼎文(任期:1927年10月26日——1928年7月25日)
劉峙(任期:1928年7月25日——1929年10月26日)
徐庭瑤(任期:1929年10月26日——1930年6月7日)
胡宗南(任期:1930年6月7日——1937年4月24日)
李鐵軍(任期:1937年4月24日——1938年5月12日)
李正先(任期:1938年5月12日——1943年6月30日)
杲春涌(任期:1943年6月30日——1945年9月15日)
黃正誠(任期:1945年9月15日——1946年9月23日)
許良玉(任期:1946年10月3日——1947年6月18日)
吳俊(任期:1947年6月18日——1948年3月20日)
周環(任期:1948年3月20日——1949年1月)
袁書田(任期:1949年1月——1949年12月27日)
朱光祖(任期:1950年1月9日——1950年4月2日)
隸屬變化
1、第1軍(1925年8月——1928年7月)
2、第1編遣區(1928年7月——1929年3月)
第1軍(1929年3月——1946年4月)
整編第1師(1946年4月——1946年9月)
3、整編第1師(1946年10月——1948年9月)
第1軍(1948年9月——1949年12月)
4、西南軍政長官公署(1950年1月——1950年4月)­
序列沿革
1925年8月成師時序列:
師長何應欽,副師長空缺錢大鈞,參謀長劉秉粹錢大鈞(兼)
第1團,團長劉峙
第2團,團長沈應時、金佛莊
第3團,團長錢大鈞、王祿豐
1926年1月錢大鈞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錢大鈞,副師長鄒競,參謀長王俊
第1團,團長劉峙
第2團,團長金佛莊
第3團,團長王祿豐
1926年3月王柏齡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王柏齡,副師長鄒競、王俊,參謀長王俊、張性白
第1團,團長郭俊、王俊、孫元良
第2團,團長金佛莊、鄧振銓、倪弼
第3團,團長王祿豐、薛岳
1926年9王俊代理師長時序列:
師長王俊(代),副師長王俊、薛岳,參謀長張性白
第1團,團長孫元良、章烈
第2團,團長倪弼、胡宗南
1927年1月薛岳代理師長時序列:
師長薛岳(代),副師長薛岳,參謀長張性白
第1團,團長章烈、徐圖遠
第2團,團長鬍宗南(兼)
第3團,團長黃國梁
1927年4月鄧振銓接任師長時序列:
第1團,團長方日英、黃國梁
第2團,團長鬍宗南(兼)、李玉堂
第3團,團長黃國梁、甘麗初
1927年10月蔣鼎文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蔣鼎文,副師長鬍宗南、甘麗初,參謀長李家鼐
第1團,團長陳沛
第2團,團長李玉堂
第3團,團長甘麗初、李就
第4團(28年1月增編),團長俞濟時
1928年7月第二次組建第1師時序列:
師長劉峙,副師長張克瑤、彭啟彪,參謀長黃裳、劉德芳
第1旅,旅長徐庭瑤
第1團,團長許非由
第2團,團長唐雲山
第2旅,旅長鬍宗南
第3團,團長李鐵軍
第4團,團長梁華盛
第3旅,旅長張弼丞、唐俊德
第5團,團長張喬齡
第6團,團長唐俊德、彭進之
1929年9月改兩旅六團制:
師長劉峙,副師長徐庭瑤,參謀長劉德芳
第1旅,旅長鬍宗南
第1團,團長袁朴
第2團,團長廖昂
第3團,團長李鐵軍
第2旅,旅長黃杰
第4團,團長梁華盛
第5團,團長陳焰
第6團,團長彭進之
1930年6月胡宗南代理師長時序列:
師長鬍宗南(代),參謀長鬍受謙
第1旅,旅長李鐵軍(代)
第1團,團長袁朴
第2團,團長廖昂
第3團,團長李文(代)
第2旅,旅長黃杰
第4團,團長梁華盛
第5團,團長陳焰羅、厲戎
第6團,團長彭進之、丁德隆
1930年11月胡宗南實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鬍宗南,副師長彭啟彪彭進之李鐵軍、丁德隆,參謀長鬍受謙、於達
第1旅,旅長李鐵軍、李正先
第1團,團長袁朴、李正先、熊志一
第2團,團長廖昂、楊定南
第3團,團長李文、嚴明
第2旅,旅長黃杰、袁朴、李文
第4團,團長梁華盛、史銘、劉超寰(代)、李友梅
第5團,團長羅厲戎、楊德亮
第6團,團長丁德隆、許伯洲、李用章
獨立旅,旅長彭進之、丁德隆
第1團,團長馮嶷、張麟舒、夏季屏、張靈甫
第2團,團長李龐、甘競生、謝義鋒
第3團,團長黃祖壎、劉超寰、周士冕
西北補充旅(34年2月成立,36年4月調出),旅長
廖昂、楊德亮
第1團,團長蔣志高、羅克傳
第2團,團長江志高、林樹人、康莊
第3團,團長李庭發、胡受謙
騎兵團(34年2月成立,36年4月調出),團長許良玉、蔡仲
1936年9月部隊改編後序列:
師長鬍宗南(第1軍軍長兼),副師長
范漢傑,參謀長於達(第1軍參謀長兼)
第1旅,旅長李正先
第1團,團長熊志一
第2團,團長楊定南、楊傑
第2旅,旅長詹忠言
第3團,團長嚴明、劉超寰、陳鞠旅(代)
第4團,團長李友梅
1937年4月李鐵軍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李鐵軍,副師長李正先,參謀長詹忠言
第1旅,旅長劉超寰、陳鞠旅
第1團,團長王應尊、吳俊
第2團,團長楊傑、鄧宏儀
第2旅,旅長嚴明、曹日暉
第3團,團長陳鞠旅、梁希賢
第4團,團長李友梅、杲春涌
1938年5月李正先接任師長時序列:
第1旅,旅長陳鞠旅(兼)
第1團,團長吳俊、周環
第2團,團長鄧宏儀
第2旅,旅長曹日暉
第3團,團長梁希賢
第4團,團長杲春涌、吳俊
1939年3月縮編為三團制時序列:
師長李正先,副師長陳鞠旅、杲春涌,參謀長張仲雷
第1團,團長周環
第2團,團長吳俊、王亞武
第3團,團長梁希賢、李達
補充團,團長王劍岳、潘如海
1943年6月杲春涌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杲春涌,副師長沈策,參謀長戴濤
第1團,團長周環
第2團,團長王亞武
第3團,團長李達
1945年9月黃正誠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黃正誠,副師長楊厚采,參謀長戴濤
第1團,團長周環
第2團,團長王亞武
第3團,團長李達
1946年4月整編為第1旅時序列:
旅長黃正誠,副旅長楊厚采、戴濤,參謀長李匯川
第1團,團長劉玉樹
第2團,團長王亞武
1946年10月第三次組建整1旅(第一師)時序列:
旅長許良玉(整編1師副師長兼),副旅長李柏年,參謀長李匯川
第1團,團長周環
第2團,團長黃烈
1947年6月吳俊接任旅長時序列:
旅長吳俊,副旅長李柏年、周環,參謀長王學勤
第1團,團長周環、羅志德
第2團,團長黃烈、高宗珊
第3團(整167旅500團改稱),團長任仲朗
1948年3月周環接任旅長時序列:
旅長周環,副旅長王菱舟,參謀長王學勤
第1團,團長羅志德
第2團,團長高宗珊
第3團,團長洪鐘、劉自強
1949年1月袁書田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袁書田,副師長王菱舟張俊房,參謀長×××
第1團,團長敬繼舜
第2團,團長朱光祖
第3團,團長劉自強(殉職)
1950年1月第四次成師時序列:
師長朱光祖,副師長無,參謀長×××
第1團,團長羅××
第2團,團長朱光祖(兼)
殉職主官
魏勁華,1899,廣東興寧,雲南講武,第一師第三團團長,1926112,江西華化(陣亡)
羅群,1901,江西萬安,黃埔官校一期,第一師參謀長,1927830,江蘇龍潭(陣亡)
陳焰,1906,浙江青田,黃埔官校二期工科,第一師第二旅第五團團長,1930713,河南歸德(陣亡)
李龐,1905,湖南零陵,黃埔官校二期步科,第一師獨立旅第二團團長,19321125,陝西山陽(陣亡)
楊定南,1907,湖南醴陵,黃埔官校三期步科,第一師第一旅第二團團長,19361122,甘肅環縣(陣亡)
李友梅,1907,廣東
五華,黃埔官校四期步科,第一師第二旅第四團團長,1937918,上海(陣亡)
楊傑,1896,河北容城,黃埔官校四期政科,第一師第一旅副旅長兼第二團團長,19371011,上海(陣亡)
王亞武,1911,湖北京山,中央官校七期步科,整編第一旅第二團團長,1946923,山西浮山(陣亡)
劉自強,1914,河北藳城,中央官校十二期步科,第一師第三團團長,19491127,四川重慶(陣亡)
朱光祖,1912,甘肅平涼,中央官校西北軍訓一期,第一師師長,195052,四川成都(處決)
六、統計綜述: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師自成立至結束,歷時二十六年。執掌第一師者先後十九人。其中浙江籍五人;江蘇籍三人;廣東籍三人;湖南籍兩人;湖北籍一人;安徽籍一人;江西籍一人;雲南籍一人;貴州籍一人;甘肅籍一人。出身黃埔(中央)官校者九人(含入校受訓之朱光祖);日本陸士者五人;保定官校者三人;其他軍校者兩人(貴州、浙江講武各一);進身陸大(含國外)者四人。日後進階上將者七人(含佩上將銜之徐庭瑤)(何應欽、錢大鈞、薛岳、蔣鼎文、劉峙、徐庭瑤、胡宗南)。任職時間最長者為胡宗南,七年;最短者為錢大鈞,僅兩月。胡宗南任職師長期間,為第一師之顛峰時期。其部隊裝備過蘇械、國械、日械、美械。第一師自成立起,以黃埔軍校革命師生為主,可謂中央軍之嫡系正統。在歷次戰役中,第一師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在北伐戰爭、軍閥混戰、圍剿紅軍的戰鬥中都有優良表現。堪稱戰力強勁之部隊。抗戰初期,精銳喪盡,加之長期駐守,未獲實戰經驗,終在內戰爆發初期被中共軍隊一舉殲滅,此後逐漸走向下坡直至再次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