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北伐將士墓地
- 建成時間:1928年秋
- 地址:鄭州市建設路中段南側碧沙崗
歷史,簡介,
歷史
在1922年4月開始的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的奉系趙倜與直系馮玉祥之戰,1926年直奉軍閥間開展的“中原大戰”,鄭州都是鏖戰的沙場。在這兩次大的特別是第一次的軍閥混戰中,馮玉祥部傷亡眾多,損失慘重,舉目疆場“枕藉白骨累累”。1927年4月,馮玉祥接受了共產黨人李大釗“出兵西安,會師鄭州”的建議,親率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出潼關,進軍中原,收復京津。1928年春,東徵結束後,進駐鄭州,安營屯兵休養。
簡介
4月,馮玉祥為紀念在大小數百場戰役中的陣亡將士,批准撥出經費13萬元,在鄭州西一片風沙瀰漫、雜草叢生的白沙崗上,闢地400畝,建造北伐陣亡將士墓,並建祠,以表陣亡將士之志。工程由交通司令許驤云為督辦並監工,落成於1928年秋。墓地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410米,面積為24.6萬平方米,四周青磚高牆壘築。墓地中部建三民主義烈士祠,仿古建築,占地4330平方米,有前後兩個院,前院有正殿和東西廊房各7間,均高台建築,有迴廊,綠色琉璃瓦頂。後院正中為後殿,建築形式與正殿同,殿內四壁嵌有當時軍政要員的輓辭刻石。祠前有3座碑亭,即民族亭、民權亭和民生亭,均為六角形攢尖仿木結構建築,黃琉璃瓦頂。民權亭內立漢白玉方碑;正面馮玉祥書“碧血丹心”4字,另3面為馮玉祥撰《祭北伐陣亡將士文》。民生亭內立鹿鐘麟撰《烈士紀念碑》。在墓地中軸線上有東西向長方形水池,池上建石橋,橋北即墓地正門,門上所刻橫額為馮玉祥題“碧沙崗”3個大字。1975年北大門重建,由城堡式改為廡殿式。烈士公墓在祠後,墓冢間隔2米,縱橫成列,葬攻克鄭州以前各戰役陣亡將士。墓地東南部也葬一些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陣亡將士。
墓地有碑刻40餘通,較重要的有墓地落成紀念碑,漢白玉圓柱體,半球形碑頂,下有蓮瓣束腰式圓碑座,碑文記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轉戰中原以及興建這處墓地的情況。輓辭刻石19塊,文體各異,鐫刻時間最早為1928年,最晚者為1932年。陣亡將士名碑有5塊,均長方形,每塊列人名130餘人。墓碑數量甚多,碑面鐫刻死者姓名、軍銜、籍貫和所在部隊番號等。另有《抗日英雄紀念碑》,六棱形,是鄭州綏靖區司令官劉汝明1946年10月為張自忠、佟凌閣、趙登禹和宋哲元所立,記載其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壯烈殉國的事跡及宋哲元在熱河喜峰口指揮對日作戰的情況。原碑已拆毀,在原址上建起北伐將士紀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北伐陣亡將士永垂不朽”10個金色大字,碑體浮雕由北伐群像組成。1956年,改建為碧沙崗公園。
保護範圍:以“碧血丹心”亭為基點,向東155米至防空兵學院西圍牆;向西260米至嵩山路;向北220米至建設路;向南380米至公園南門。(馮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