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遺址是重慶市的地名,因其歷史事件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遺址
- 羅馬字母拼寫:Guómínzhèngfǔ Zhōngyāng Xùnliàn Tuán Yízhǐ
- 所屬地區 :重慶市
- 國家:中國
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遺址是重慶市的地名,因其歷史事件而得名。
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遺址是重慶市的地名,因其歷史事件而得名。歷史沿革國民政府中央訓練團,簡稱中訓團,於1938年7月由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在廬山訓練團、峨嵋山訓練團和珞珈山軍官訓練團的基礎上,在湖南祁陽創辦,於1939年初...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122號樓建成。抗日戰爭期間,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遷往重慶。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國防部設立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內舉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為國民政府國防...
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南京市工務局修補了被日軍炸毀的城牆豁口。在南京保衛戰中,無數將士為國捐軀,在南京保衛戰中直接參與了光華門之戰的就有四位將軍以身殉職。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們:蕭山令 (1892-1937)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廳廳長、南京市長等,字鐵儂,湖南益陽人。1910年入陸軍國小。次年畢業後入...
顧竹筠是熊式輝的第二位夫人,浙江諸暨人,是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顧清選之女,她是熊式輝最終愛的一位夫人,病逝於1928年,時年23歲。當年她的靈柩從上海逆江而上,入鄱湖,再經潦河水道運回,一路頗費周折葬在鴨嘴壠北面的銅鑼山頂。據說,當時送殯的隊伍長達數里,還有十多位工兵參加修建墓室。此墓是...
太原天主堂 陳寶箴、陳三立故居 國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員會舊址 閻家大院 盛公祠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舊址 中共太原支部舊址 總平巷礦井口 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 孔家大院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舊址 重慶抗戰金融機構舊址群 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 東固平民銀行舊址 ...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汪偽國民政府決定成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作為培養訓練傀儡軍隊骨幹的基地。校址設在勵志社舊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6日,國民政府成立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15日,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在勵志社大禮堂設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庭長石美瑜,檢察官為陳光...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現狀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於武昌繁華的解放路南段、彭劉楊路,舊址的前身是清朝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現為武昌實驗國小等單位的所在地,當年的大部分建築已恢復了模樣。相關介紹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是武漢國民政府時期興辦的各類幹部學校中,最為突出和影響最大的—所學校,它是培養...
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 鄂南秋收暴動農民革命軍司令部舊址 通山縣工農政府委員會舊址 文廟山革命烈士陵園 湘鄂邊中心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藥姑山割耳坡紅軍烈士紀念地 十三、鄂州革命舊址 國民革命軍獨立十五師師部舊址 鄂南抗日根據地指揮中心舊址 張家樓房 十四、潛江革命舊址 ...
和平村舊址,全稱為“在華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會鎮遠和平村工作隊”舊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陽鎮和平街150號,占地面積約6422平方米。和平村舊址原是晚清時期鎮遠總兵署衙門,民國初年改為貴州省第二模範監獄。抗日戰爭時期成為國民政府軍政部第二俘虜收容所,作收容和管教日本戰俘之用,日本反戰...
龍潭:抗日最後一戰龍潭戰役堵住圭洞隘口位居首功的74軍51師師長周志道 陸軍中將周志道(1900~1984),別名:靖方,江西永新太崦人,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中央訓練團將官班畢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五十一師一五一旅少將旅長、副師長。1942年1月任第五十一師少將師長。1945年8月任第一00軍副軍長。先後參...
在大脊嶺陣地丟失之後,國民政府派出186師企圖反攻。可惜186師戰鬥力低下,無所事事,還喜歡打著抗日旗號擾民,不像廿旅軍威震震,深得民心,因此當地民眾十分厭惡,至今流傳有歇後語二句:186——惹入;186——飯桶軍。大脊嶺失陷之後,與之關係密切的官碩鄉受到血洗,直到今天仍然有300餘戶人家同一天拜祭親人忌日...
中美合作所原為“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和國民黨政府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共同組建的情報機關,由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戴笠任主任,美國海軍少將梅樂斯任副主任。任務是訓練對日軍進行“特種戰爭”和“心理作戰”的特務。抗日戰爭勝利後,改變成關押,刑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場所和機構。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7 都江堰市虹口深溪溝地震遺蹟地陳列館.成都文物網 [引用日期2020-05-20] 8 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0-05-20] 9 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暨榮譽館.成都文明網 [引用日期2020-05-20] 10 都江堰市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陳列館.成都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0-05-20] 展開全部 ...
1937年感日寇侵華,山河破碎,憤然歸國,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舉辦的中央軍事幹部訓練團,準備投筆從戎,不久因武漢淪陷,旋輾轉至陪都重慶。1940年9月參加教育部藝術文物考察團,任文書工作,大量文書檔案資料多出其手。同年12月與團長王子云結為伉儷。擅書法、繪畫及藝術考古散文寫作等。1945年與王子云一起至...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成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軍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再改制為陸軍軍官學校,並於國民黨遷台時一併遷至台灣高雄縣鳳山市。3、辛亥革命紀念館, ...
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中國人劉長春,1932年去洛杉磯參賽前也曾在此住宿和訓練。此外,1946年2月15日,國民政府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在勵志社大禮堂設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串法庭,專門審訊侵華日軍戰爭罪犯。 1949年4月23日,率先入城的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8兵團35軍軍部便設在勵志社。中共地下黨南京市委書記陳修良 、副...
西線登山,猶見當年杏林春滿,學運風流,還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四次軍事會議的會址。白龍潭下有一棟“桔盈圃”的小農舍,為當年游乾班中共代表團舊址。藏經殿 藏經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陳廢帝光大二年(568年)慧思禪師所建。由於明太祖賜大藏經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稱為“藏經殿”。以後又相繼...
這支部隊後轉戰崑山、富陽,到此,共傷亡團長以下官兵6000餘人,占全體官兵的3/4,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評為上海會戰中戰績最佳之師。1938年秋至1939年,中共長江局和中共湖南省委為李覺所部創辦“70軍戰時步兵幹部訓練班”,培養了200多名幹練的指戰員,增強了這支部隊的戰鬥力。第70軍之後又相繼參加南昌會戰、...
1961年,關王廟由青浦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5月8日重新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活動場所 上海水上運動場,位於澱山湖東北,朱家角鎮西8公里處。陸上建築占地120餘畝,水上面積750畝,按照國際比賽標準建造,主體工程為賽艇、皮划艇競賽訓練場。於1982年興建,1983年底竣工,是具有國際現代化水上設備...
面對數倍於己的解放軍,洛陽第十區保全團僅僅抵抗兩個小時,便已潰不成軍,縣長趙宏率900餘眾四散出逃。1948年2月3日,王凌漢,趙宏、申汝瑛在洛陽龍門召集國民政府伊陽政府的殘餘勢力,策劃重新奪回伊陽。2月5日,殘餘勢力重新從解放軍手中奪回蟒莊、大安等村。1948年3月14日,解放軍擊潰盤踞蟒莊的殘餘國民黨...
文夕大火,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以“焦土抗戰”為名火燒長沙的事件,發生於1938年11月12日。因當日的電報代日韻目是“文”(見“韻目代日”),大火又發生在夜裡(即“夕”),所以稱此次大火為“文夕大火”,又稱火燒長沙事件。1938年11月,日軍攻占岳州(今岳陽),逼近長沙。國民政府驚慌失措,蔣介石密令火燒...
民國14年(1925年),國民政府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歸化縣直屬福建省。民國20年(1931年),工農紅軍解放歸化縣,歸化成為中央蘇區廿一縣之一。1931—1934年,後隸屬閩粵贛省、福建省、閩贛省。民國22年(1933年)4月,因與綏遠省歸化城同名,奉民國政府令改名明溪縣。以境內的漁塘溪將城區分成...
黃埔軍校畢業,留任黃埔軍校當教官)、石樹勛(黃埔第六期畢業,曾任少將高參,“國民政府總統府”少將高參),石家菲(黃埔軍校畢業),石哲名(黃埔軍校畢業),石慕俠(黃埔軍校畢業),石啟瑛(黃埔四川分校畢業,曾任國民政府委員長行營副官,1949年隨蔣介石退居台灣,於1957年退役),石金輝(黃埔廬山軍官訓練團...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尚未畢業的何正璜憤然辭學回國,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舉辦的中央軍事幹部訓練團,準備投身抗日戰爭。不久因武漢淪陷,隨湖北省政府撤至恩施。在恩施看到考察團登在《大公報》上的招聘廣告,毅然赴重慶參加了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任團員兼文書。在戰火硝煙中,與考察團同仁共赴大...
1930年,龍雲在講武學校成立滇軍教導團,龍自兼團長,除步、騎、炮、工四兵科外,增設憲兵、經理、交通三個區隊以培養專業軍官。教導團共辦三期。1935年,雲南陸軍講武堂被改編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由龍雲兼主任。依照黃埔軍校系列定為黃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訓各類學員近...
1945年5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六月,隨行政院長宋子文飛莫斯科參加中蘇談判。八月,日本投降,歸國。九月,任東北行營(後改行轅)主任及行營政治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東北接收及對蘇談判,杜聿明任東北保全司令協助熊式輝接收東北。1946年7月,各地委員長行營改稱國民政府主席行轅,熊式輝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