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理論與政策研究

《國家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理論與政策研究》是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由劉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理論與政策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 項目負責人:劉雲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課題是在經濟、科技全球化深化發展,中國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特定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套用價值。本研究擬吸收相關領域理論和前沿研究進展,採取規範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方法,針對研究對象及範疇的新穎性和研究問題的複雜性,尋求理論和方法上的創新。重點研究構建基於要素-功能-階段-目標的多維集成理論分析模型和影響因素分析模型,探討國家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的演進機理,初步建立國家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的理論基礎與政策分析框架;通過開展典型國家及產業的實證研究,總結不同類型國家、不同產業領域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的發展模式與經驗;通過開展中國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的實證研究,總結中國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的演進模式、運行機制及存在的問題;針對中國發展的戰略需求,開展中國自主創新體系國際化戰略與政策的前瞻性研究,為有效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本項研究探討了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的內涵、特徵以及三個相互關聯的重要方面,構建了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要素-制度-功能-階段”四維分析模型(簡稱EIFP模型),分析了不同發展階段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的模式、特徵、影響因素及內在機制,初步建立了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理論體系;基於EIFP模型,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對包括中國在內的21個國家的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綜合水平開展實證評價,發現中國存在的差距,提出提升中國創新體系國際化水平的學習對象及路徑;通過對典型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演進特點分析,歸納出五種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路徑;構建中國創新體系國際化的政策分類體系,並劃分了演進階段,對30多年來中國創新體系國際化政策演進開展了實證分析,揭示了不同階段的政策演進特徵,提出中國創新體系國際化發展的政策建議;構建產業創新國際化理論分析模型,探討產業創新國際化機制,建立專利跨國引用網路及知識流動測度模型,開展計算機與通信、電氣與電子、醫藥產業跨國知識流動測度研究,以及跨國知識流動對我國相關產業創新績效影響的評價研究,同時,開展通訊設備製造、納米、新能源電動汽車、風能、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國際化模式研究,揭示了不同產業創新國際化的內在機理和演進模式;分析跨國公司研發全球化的最新趨勢,提出了跨國公司全球研發網路模型,並考察跨國公司在華研發網路體系布局、整合機制與驅動要素,探討中國企業海外研發機構在已開發國家嵌入過程的演化機制,揭示中國企業海外學習追趕模式、創新績效、研發網路空間地理特徵及影響因素;構建國際科技合作科學計量分析方法體系以及基於“結構-行為-績效”(SCP)範式的國際科技合作及影響的分析框架,系統地開展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科學計量研究,揭示了近20年來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的運行機制、發展態勢、合作模式、政府科技計畫資助國際合作模式及對外開放程度、國際合作對我國科學發展的影響等,同時,開展納米科學技術國際合作模式、機制及影響研究等,為制定中國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政策提供了依據;分析比較主要國家和區域組織創新國際化戰略與政策,把握全球範圍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發展的新動態和新趨勢,分析創新國際化對中國的影響以及中國創新體系國際化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結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求,提出“十三五”乃至未來10年中國創新體系國際化戰略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戰略重點與政策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