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廈門)以水產品保鮮加工及綜合利用、海洋活性物質開發、水產品質量與安全為主要研究方向。承擔著帶動區域海水魚加工研發發展、促進海水魚加工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水產加工增效、漁民增收等重任。分中心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本著“創新嚴謹、科研為民”的工作理念,在海水魚類精深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研究、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等領域開展創新特色的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廈門)
- 主管部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①新產品開發與綜合利用:以海水魚類及其加工副產物為原料,綜合運用低溫乾燥、微膠囊化、低溫凝膠化、微粒化、酶法交聯、擠壓重組等食品加工新技術,開發風味重組魚粒、高凝膠強度魚糜、海鮮調味品、超細微粉末食品等高檔水產加工製品;
②海洋活性物質開發:以特定海水魚為原料,重點開發海洋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壓、降血脂等活性物質,研製海洋活性多肽、糖蛋白、膠原蛋白、殼聚糖、甲殼低聚糖、氨基葡萄糖軟骨素、多烯不飽和脂肪酸等健康保健產品;
③水產品質量安全與風險評估:對水產品中漁藥、重金屬、有毒物質等化學污染物殘留超標等問題進行監測,開展相關的水產品風險評估工作,制定產品標準、安全衛生標準及化學污染物檢測標準等。
④ 建設產業示範基地:與福建省海水魚類加工企業合作,將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生產優勢、資金優勢相結合,進行科研成果產業轉化,建設相關水產品加工生產示範基地,促進產業發展。
發展歷史
由國家農業部認定的國家海水魚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廈門)於2011年3月4日在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
科研條件
擁有包括噴霧乾燥設備、高壓超濾設備、板框過濾設備、電氣兩用式殺菌鍋、高速低溫離心機、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氣質聯用儀、液相色譜等先進的加工設備及分析儀器。
科研成就
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已完成的項目“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的高值化開發與套用技術研究”經評審認為達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並獲得2012年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一等獎、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榮譽;在研項目包括國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新型瓊脂糖提取分離技術的產業化套用及相關產品的製備”;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大宗低值加工新產品及超低溫急凍裝備開發與產業化示範”;國家級星火計畫重大項目“鮑綜合加工新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等,各項目進展順利,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同時,在標準化研究中也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制定了《罐裝冷藏蟹肉》、《水產品中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恩諾沙星、氧氟沙星、噁喹酸、氟甲喹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法》、《凍烤鰻 良好生產規範》、《水產品中鮮度指標K值的測定》等國家、地方及行業標準。
人才培養
中心現有科研人員16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博士5人,碩士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