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救援:一切為了人民》是一部以迎戰SARS病毒、抗擊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和玉樹抗震救災、舟曲土石流搶險、撤離駐利比亞中方人員等大規模國家救援行動為背景創作的大型報告文學,由原解放軍總參謀部應急辦公室主任李海洋少將、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存葆少將擔任主編。全書30餘萬字,使用現場圖片100餘張,描寫救援過程點面結合,有波瀾壯闊的救援行動全景,也有受災受困民眾堅強自救的真實故事;有決策層科學抉擇的真實寫照,也有救災一線戰士、民眾和志願者的英勇事跡。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家救援:一切為了人民
- 作者:李海洋 李存葆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444706
- 外文名:National Rescue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357頁
- 開本:16
- 品牌:現代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國家救援:一切為了人民》全景再現了我國最近10年間發生的重大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全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從容鎮定、運籌帷幄,領導全國人民共赴時艱、力挽狂瀾的光輝歷程。
作品目錄
序論砥柱擎天彰顯中華氣概——寫在《國家救援》出版之際
第一篇送瘟神——抗擊非典行動紀實
1.風起河源——SARS突襲
2.CDC在行動
3.前仆後繼
4.總書記南下
5.登入北京
6.生死時速
7.一諾千金
8.總理到一線
9.總書記的川南之行
10.相信北京
11.用生命擔當
12.悲壯十日
13.小湯山志
第二篇鮮花在冰雪中綻放——抗擊雨雪冰凍災害行動紀實
1.非常時刻,非常牽掛
2.打通南北大動脈
3.保路再戰井岡
4.會戰廣州站
5.搶修電網
6.雪中送“碳”
7.奪取最後的勝利!
第三篇“5·12”大集結——汶川抗震救災行動紀實
1.舉國共赴
2.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3.唐家山戰歌
4.決戰109隧道
5.生命之歌
6.什麼愛,最偉大
7.廢墟下,花朵並未凋謝
8.生死大營救
9.山尖上的懸停
10.不愧“沙家浜連”
11.生命之梯
12.2008萬個軍禮
13.喚醒生命
14.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
15.一名空降兵的堅守
16.志願者:我們都是汶川人
17.“5·12”中國攜手世界
第四篇熱血崑崙——玉樹抗震救災行動紀實
1.同人民在一起
2.子弟兵,上!
3.守護生命線
4.“蛇眼”的威力
5.災區“格桑花”
6.特殊戰鬥——搶救寺廟文物
7.聽我口令:1、2、3
8.沒有雙腿的警察
9.地震中迎接新生命
10.藏家女兒的熱血
11.丈量生命的高度
12.志願者之歌
第五篇縛蛟龍——舟曲土石流搶險行動紀實
1.半夜噩夢
2.令出中南海
3.軍民奮起
4.溫總理現場指揮
5.生命不屈
6.搜救倖存生命
7.紅軍傳人
8.迎戰死神
9.給逝者以尊嚴
10.挑戰軟基
11.決戰決勝
第六篇國家責任——利比亞撤離中方人員行動紀實
1.北非的戰爭陰雲
2.班加西,風暴之眼
3.戰爭陰影,籠罩中國工地
4.中南海的號令
5.不惜一切代價
6.一個都不能落下
7.共產黨員:堅守到最後
8.唱著國歌過境
9.中國軍人在行動
10.真正的中國力量
11.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12.世界的回報
13.世界一齊喝彩
編後記
第一篇送瘟神——抗擊非典行動紀實
1.風起河源——SARS突襲
2.CDC在行動
3.前仆後繼
4.總書記南下
5.登入北京
6.生死時速
7.一諾千金
8.總理到一線
9.總書記的川南之行
10.相信北京
11.用生命擔當
12.悲壯十日
13.小湯山志
第二篇鮮花在冰雪中綻放——抗擊雨雪冰凍災害行動紀實
1.非常時刻,非常牽掛
2.打通南北大動脈
3.保路再戰井岡
4.會戰廣州站
5.搶修電網
6.雪中送“碳”
7.奪取最後的勝利!
第三篇“5·12”大集結——汶川抗震救災行動紀實
1.舉國共赴
2.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3.唐家山戰歌
4.決戰109隧道
5.生命之歌
6.什麼愛,最偉大
7.廢墟下,花朵並未凋謝
8.生死大營救
9.山尖上的懸停
10.不愧“沙家浜連”
11.生命之梯
12.2008萬個軍禮
13.喚醒生命
14.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
15.一名空降兵的堅守
16.志願者:我們都是汶川人
17.“5·12”中國攜手世界
第四篇熱血崑崙——玉樹抗震救災行動紀實
1.同人民在一起
2.子弟兵,上!
3.守護生命線
4.“蛇眼”的威力
5.災區“格桑花”
6.特殊戰鬥——搶救寺廟文物
7.聽我口令:1、2、3
8.沒有雙腿的警察
9.地震中迎接新生命
10.藏家女兒的熱血
11.丈量生命的高度
12.志願者之歌
第五篇縛蛟龍——舟曲土石流搶險行動紀實
1.半夜噩夢
2.令出中南海
3.軍民奮起
4.溫總理現場指揮
5.生命不屈
6.搜救倖存生命
7.紅軍傳人
8.迎戰死神
9.給逝者以尊嚴
10.挑戰軟基
11.決戰決勝
第六篇國家責任——利比亞撤離中方人員行動紀實
1.北非的戰爭陰雲
2.班加西,風暴之眼
3.戰爭陰影,籠罩中國工地
4.中南海的號令
5.不惜一切代價
6.一個都不能落下
7.共產黨員:堅守到最後
8.唱著國歌過境
9.中國軍人在行動
10.真正的中國力量
11.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12.世界的回報
13.世界一齊喝彩
編後記
後記
自2002年以來,中國遭遇了一系列重大的自然災害,動盪的國際形勢也給中國在海外的公民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每次遭遇自然災害和國際局勢動盪時,中國政府和軍隊都及時伸出溫暖的大手,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至今,我們仍然清晰地記起在非典、南方凍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山洪土石流災害中軍民聯合抵禦自然災害時的令人感動的畫面,清晰地記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等領導在災區一線慰問、和軍民一道抗災時那勞累的身影,清晰地記得國家派出的軍用飛機從利比亞撤回的中國公民與親人團聚時那狂喜的情景……作為一個出版社,憶及此,我們總有一種衝動,要出版一本書,還原那驚心動魄又令人感動不已的歷史瞬間,永遠記錄下黨和政府、人民軍隊對於人民的深厚感情,記錄下人民對於黨和政府、人民軍隊的深摯感激。這就是我們出版這本《國家救援——一切為了人民》的宗旨。
在本書出版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熱情幫助。我們衷心感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應急辦公室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這本書很難又快又好地做出來。我們還要感謝吳恭讓、宿聚生、弓艷、沙志亮等軍旅作家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不計得失地辛苦寫作,這本書也很難順利出版。我們還要感謝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相關部門對本書選題的認可和實實在在的幫助,感謝中國出版集團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鼓勵與鞭策。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本書終於要出版了。我們既感到欣慰,也感到惶恐。欣慰的是,它即將呈現給廣大讀者;惶恐的是,不知道讀者會怎樣評價這本書。但我們有一點是問心無愧的:現代出版社這個團隊盡力了。
編者
在本書出版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熱情幫助。我們衷心感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應急辦公室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這本書很難又快又好地做出來。我們還要感謝吳恭讓、宿聚生、弓艷、沙志亮等軍旅作家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不計得失地辛苦寫作,這本書也很難順利出版。我們還要感謝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相關部門對本書選題的認可和實實在在的幫助,感謝中國出版集團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鼓勵與鞭策。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本書終於要出版了。我們既感到欣慰,也感到惶恐。欣慰的是,它即將呈現給廣大讀者;惶恐的是,不知道讀者會怎樣評價這本書。但我們有一點是問心無愧的:現代出版社這個團隊盡力了。
編者
序言
砥柱擎天彰顯中華氣概
——寫在《國家救援》出版之際
李海洋
報告文學集《國家救援》,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發展觀,奉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人民民眾生命安全遭受威脅的危急時刻,力挽狂瀾,及時化解危局:全力以赴戰勝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齊心協力抗擊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眾志成城奪取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和舟曲搶險救援偉大勝利,審時度勢果斷迅速撤離我駐利比亞人員等;熱情謳歌全國軍民共度艱險、迎難而上、同心同德的民族氣概。這本圖文並茂的新書出版,亦是為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敬獻了一份厚禮。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黨中央的卓越駕馭能力
規模宏大的國家救援行動是展示黨和政府駕馭能力的特殊政治平台,是彰顯民族精神和社會制度優越性的世界矚目視窗,是彰顯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優良傳統的特別戰場。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山崩地裂,賴有砥柱擎天。中國共產黨在91年的漫長歲月中,從誕生到發展壯大,帶領人民闖過了激流險灘,領導國家渡過了重重難關,實行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中國成為舉世公認充滿活力的發展中大國。縱觀新世紀以來,不論哪一次大災大難驟然降臨,哪一場大疫大病悄然襲來,哪一陣國際上大風大浪突然發生,全世界從我國戰勝危難的國家救援行動中,都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帶領億萬軍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沉著應對、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
黨中央領導集體親臨一線,率先垂範。2003年初春,一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突然暴發,人人自危,舉世關注。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到中國抗擊非典戰爭最前沿陣地的廣州,專門同來自抗擊非典一線的醫務人員座談。聽說南方醫院等在收治病人過程中醫務人員無一感染時,總書記說:“要總結已有的成功經驗,配備有效的防護設備,不斷完善對醫護人員的保護措施。這不僅關係到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也有利於疾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後,他又說:“廣東地區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後,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我們既為一些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而感到揪心,又為廣大醫護人員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使患者恢復健康而感到欣慰。”座談會即將結束時,面對在場的30多位醫護人員代表,胡錦濤真誠地說:“拜託各位把防治工作做好,並轉達我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深深謝意。”說完,總書記站起來深情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黨中央領導集體統攬全局,化解風險。2003年4月17日,剛剛回到北京的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專門研究和部署關於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加強對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嚴格的責任制,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切實把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建立工作機構和協調機制,保證防治工作所需資金。
黨中央領導集體以人為本,親民愛民。2008年初,中國南方數省發生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貫穿中國南北的大動脈京珠高速全線癱瘓,廣州火車站等待回家過年的滯留旅客30餘萬人缺衣少食,華南電網部分癱瘓,電力設施損毀嚴重,中南4省89縣市斷水斷電,人民民眾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干擾。1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對全國的抗災救災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號召:“堅決打好抗災救災這場硬仗!”面對冰雪災害的肆虐與進攻,全軍和武警部隊64萬抗災大軍臨危受命,風雪出征,緊急投入“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國家救援行動中。胡總書記、溫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充分展示了應對複雜局面和突發情況的卓越駕馭能力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博大胸懷。
黨中央領導集體運籌帷幄,務實高效。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級大地震,其破壞強度相當於5600顆廣島核子彈同時爆炸產生的巨大摧毀力,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十分慘重。地震發生僅半個小時,胡總書記就作出了抗震救災重要指示;兩個多小時後,溫總理就從北京飛赴災區。當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專門會議,並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緊急吹響抗震救災的衝鋒號角。無論是多軍種的調遣,社會各種資源的整合,國家各專業部門的協調,都做到了快速、高效,把地震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把搶救生命的可能性推到最高限度。迅速高效的決策反應能力,不僅為整個抗震救災行動贏得了先機,而且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在領導抗震救災中,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審時度勢,科學籌劃,精心構建了國家和軍隊、中央和地方、國內和國際等各種救援力量,密切協作、集成高效的組織領導體系,為整個抗震救災行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黨中央領導集體科學理性,開放自信。與32年前唐山大地震不同,汶川抗震救災公開透明、全程監督、陽光賑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黨中央欣然接受多個國家援助,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對國際人道主義的認同,表達了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融入國際大家庭的信心。很多西方媒體打破了“妖魔化”中國的慣性攻勢,把中國抗震救災與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救災相比,稱讚中國政府和人民為全球作出了典範。國外媒體稱讚汶川抗震救災,“展示著中國的理性和進步,顯現著一個大國的組織能力和面對突發事件應有的鎮定自若、臨危不亂”,稱“北京奧運會所期待的展示現代中國形象的目標,已經在抗震救災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悲痛或者巨大壓力,也錘鍊了我們的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精神支撐。一個沒有精神支撐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民族,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國家之根、民族之脈。災難和突發事件在全社會激發出一股更加巨大的建設力量。
激發了強大的凝聚力。以汶川抗震救災為例,國難當前,黨心順、軍心振、民心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種社會關係、各種社會力量實現了有效整合,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心繫災情,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局面再次顯現在世人面前。成千上萬的志願者自帶搜救器材、藥品食品,自駕交通工具、工程機械,從千里之外奔赴災區;交通、電信部門為救災人員免費開放綠色通道,企業職工加班加點生產救災物品;全國各地血液庫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很多地方不得不“預約獻血”;短短一個月,全國共接收捐贈款物445.74億元,平均每天近15億元。3420萬黨員自願繳納69億多元特殊黨費。汶川抗震救災讓人們明白了一個深刻道理:再大的天災除以13億也會變得渺小,再小的愛心乘以13億也會無比強大。中華民族充滿愛心、緊密團結、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自覺行動,不但給全國人民以巨大鼓舞,而且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激發了強大的戰鬥力。在玉樹抗震救災過程中,各路救援大軍克服了高寒缺氧、路途遙遠等困難,救援速度之快、救援效率之高、救援的協調性、動員的廣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國軍民長期形成的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玉樹抗震救災中再次得到了弘揚。面對突發災難,黨員幹部舍小家為大家,組織民眾自救互救;救災搶險中,香港義工黃福榮為了學生安危,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白衣戰士冒著餘震的危險,為藏族同胞接生;災區民眾強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悲痛,積極搜救倖存生命……中華兒女展現的英雄奮戰、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總在最危急時刻、最需要的地方閃耀。這種戰鬥力所顯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激發了強大的文化力。氣壯山河的生命大救援,進發出世所罕見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奇蹟。災難來臨的瞬間,多少人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生與死的邊緣,多少人將死的選擇留給自己,演繹了無數情義交織的壯舉。大災之中,全國各族兄弟姐妹、海內外手足同胞肝膽相照,共赴國難,顯示了感天動地、大愛無疆的人間真情。在空前的大災大難面前,中華民族進發出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團隊精神精神,使整個世界都看到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這種凝聚力是瞬間爆發的,也是經過長期文明積澱而形成的,更是長期的文化建設所鑄就。由此奠定了抗震救災的精神基礎,成為把全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情感、力量凝聚起來的重要紐帶。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的強大優勢 。
2008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震驚了世界,但更讓世人震驚不已的還有社會主義中國在抗震救災中創造的10個“第一次”:第一次啟動了一級救災回響,第一次國內外捐助款物總數突破了400億元,第一次志願者大規模參與了救災,第一次接受了多個國家救援隊參與救災,第一次為平民舉國哀悼,第一次專門為地震災後重建制定國務院條例,第一次震撼世界的信息透明,第一次大規模實施空降空運救災,第一次大規模實施對口支援救災重建,第一次成功處理巨型地震堰塞湖等等。這么多的“第一次”,有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性。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汶川、玉樹、舟曲的災後重建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發出號召:“一切為了災區,全力支援災區”。溫家寶總理在召開國務院救災指揮部會議時說,救災工作是關係全國、關係全局的大事,必須舉全國之力,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每當災情突發,空中、鐵路、公路、水路立體運輸,國家戰略儲備緊急籌措,各種救援力量迅速集結,數百萬噸食品、藥品、帳篷、機械馳援災區。青藏高原道路阻隔,武警交通部隊立即緊急抽調各地機械操作手,組成搶險突擊隊進駐,確保暢通;舟曲疏通土石流堰塞湖,軍隊和武警部隊在全國抽調近兩百台大型工程機械迅速在災區集結會戰;各檢驗檢疫機構特事特辦,堅持24小時不斷崗,按照快速檢測、快速放行、免收進境物資的檢驗檢疫費用的要求,保證境外援助物資和救援人員隨到隨檢。如今,經歷浴火重生的汶川、玉樹、舟曲,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經歷過死亡恐懼的災區人民感受著黨、國家和各族同胞的關愛溫暖,搬進了舒適新居,過上了幸福和諧的生活。鄧小平同志說過:社會主義的一個優勢,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一個高度概括。中國發展並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許多大事,都是以一定方式集中力量辦出來的。歷次大災大難中的國家救援,都充分發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堅持從政治和戰略全局出發,調配一切資源和力量,有力地保障了抗災前線最緊迫的需要。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一盤棋”的體制優勢。歷次搶險救援重大行動,中央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全面部署當前搶險救援工作;國務院成立了以溫總理為總指揮的搶險救援指揮部,趕赴災區,直接指導搶險救援各項工作;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做好搶險救援的各項具體工作。軍隊也迅速建立了四級指揮體系,組織指揮軍隊和武警部隊搶險救援行動,各級都充分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堅持嚴謹、科學、高效的決策。對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重大問題,還專門請專家進行論證、諮詢和評估。同時,建立一整套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各種救援力量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了軍地協調、大力協同、密切合作的緊張而有效的搶險救援整體行動。這種嚴密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形成。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呼百應”的組織優勢。搶險救援對我們的考驗,既要看救出了多少人,又要看能不能解決災難帶來的大量社會問題,使災區的社會秩序保持穩定,災區的人民生活得到保障,災區的生產儘快恢復正常,災區的重建儘快有序進行。按照中央的部署,從迅速解救危困民眾、精心救治受傷民眾到全力安置受災民眾;從加緊搶修損毀基礎設施、全面開展衛生防疫到切實降低次生災害威脅;從抓緊災區恢復重建、有力維護社會秩序到健全救災款物分配使用監管體系,每個環節、每個步驟、每個舉措,各路大軍同步展開、同步推進,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效組織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這種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中突出地反映了出來。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
回顧近年參加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都具有時間緊、任務急、行動快、難度大的突出特點。軍隊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用實際行動和出色表現,接受了黨和人民的全面檢閱,展現了新時期人民軍隊嶄新的時代風貌。
聽黨指揮。歷次遂行搶險救援行動,從軍委總部到基層部隊,全軍和武警官兵表現出了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指揮的高度自覺性。災難、險情發生後,胡主席一聲令下,軍隊迅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全軍搶險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軍委、總部首長迅速下達搶險救援工作緊急指示。廣大官兵聞令而動,於第一時間開赴災區,在搶險救援第一線迅速展開應急救援。各級領導和廣大官兵自覺把“搶救生命、救助災民”作為緊迫的政治任務,黨指向哪裡,就戰鬥到哪裡;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迎風飄揚的軍旗;哪裡有呼救,哪裡就有奮不顧身的官兵。當汶川震中音訊全無,黨中央、胡主席迫切需要了解情況的時候,軍委果斷地向部隊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汶川”的命令,各路抗震救災大軍立即出動,在氣候、地理條件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很多官兵帶著遺言出征,冒著生命危險及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舟曲突發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上千生靈塗炭,半個縣城被淹。胡主席迅即作出重要批示:“軍隊、武警部隊要全力支援舟曲搶險救災,發揮突擊隊作用。”統帥發號施令,三軍聞令而動。蘭州軍區某集團軍紅軍師防化團在團長蒲軍禮、政委張貴泉帶領下,連續翻越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又徒步奔襲8公里,走過天險臘子口,於當天10時58分,整建制到達了舟曲。
服務人民。在歷次搶險救援中,軍隊和武警部隊官兵忠誠踐行了服務人民的根本宗旨,被胡主席親切稱讚為:“你們不愧為人民子弟兵。”全軍各級堅決貫徹“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總要求,像組織作戰一樣精心組織搶險救援,最佳化行動方案,最佳化兵力部署,最佳化裝備組合,最佳化資源配置,以堅強的領導、科學的指揮和堅決的行動,確保搶險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開。參加搶險救援的部隊,自覺把人民的苦難當做自己的苦難,盡一切力量,用一切手段,最大限度搶救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部隊迅速進入最需要的地方,在最危險的時刻,勇敢地承擔最艱巨的任務,發揮最關鍵的作用。
無論是戰勝非典疫情,還是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無論是汶川、玉樹抗震救災,還是舟曲搶險救援,無論是飛赴利比亞大規模撤離我駐利人員,還是其他應急搶險行動,許許多多感天動地、催人淚下的場景,生動詮釋了我軍官兵視人民為親人,同死神搶時間的忠誠勇敢。由此讓我們更加堅信,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始終忠實踐行服務人民的宗旨,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做人民利益的忠實捍衛者,人民軍隊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英勇善戰。一次次面對巨大艱險的挑戰,一次次經受生與死的嚴峻考驗,軍隊和武警部隊官兵一次次展現了“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捨生忘死、衝鋒在前,不懼疲勞、連續作戰,成為搶險救援的突擊隊和主力軍。回顧近年軍隊遂行的非戰爭軍事行動,是和平年代運用人數最多、參與兵種最廣、行動要求最快的大出征、大搶險、大救援。從增援小湯山組建專門醫院迎戰sARs瘟神,到傳染病專家姜素椿主動在自己身上注射非典康復者的血清,尋找戰勝病魔的制勝法寶;從武警吉安支隊政委李三生鏖戰冰雪5晝夜堅持不下火線為亡父奔喪,到二炮某工程技術總隊電力搶修隊千里馳援郴州提前恢復供電供水;從汶川震區首批15名空降勇士全部寫好遺書,在茂縣4999米高空成功實施傘降,到成都軍區陸航團邱光華機組獻身山谷;從14.6萬救援大軍經鐵路、公路、空中立體撲向災區,到160餘名將軍奮戰搶險一線;從某紅軍師奮戰烈火打通寶成線109隧道,到爆破唐家山堰塞湖;從吳勇沉著指揮玉樹軍民奮起自救,到空軍航空兵首次實現高原夜航;從舟曲人武部臨危不懼,機智組織幹部職工和民眾安全轉移,到組織大型工程機械晝夜作業會戰疏通白龍江;從亞丁灣護航的徐州艦破浪穿越地中海,到空軍航空兵伊爾一76機群鵬程萬里飛抵利比亞接運遇險同胞;從建設多支國家專業救援隊,到關鍵時刻發揮拳頭作用,無不驗證了正加速“三化”建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遂行多樣化任務中具有了快速反應能力、戰略籌劃能力、戰略投送能力、敢打硬仗的攻堅能力、科學救援能力和團結奮鬥的協作能力。
(作者系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應急辦公室主任,少將)
——寫在《國家救援》出版之際
李海洋
報告文學集《國家救援》,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發展觀,奉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人民民眾生命安全遭受威脅的危急時刻,力挽狂瀾,及時化解危局:全力以赴戰勝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齊心協力抗擊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眾志成城奪取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和舟曲搶險救援偉大勝利,審時度勢果斷迅速撤離我駐利比亞人員等;熱情謳歌全國軍民共度艱險、迎難而上、同心同德的民族氣概。這本圖文並茂的新書出版,亦是為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敬獻了一份厚禮。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黨中央的卓越駕馭能力
規模宏大的國家救援行動是展示黨和政府駕馭能力的特殊政治平台,是彰顯民族精神和社會制度優越性的世界矚目視窗,是彰顯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優良傳統的特別戰場。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山崩地裂,賴有砥柱擎天。中國共產黨在91年的漫長歲月中,從誕生到發展壯大,帶領人民闖過了激流險灘,領導國家渡過了重重難關,實行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中國成為舉世公認充滿活力的發展中大國。縱觀新世紀以來,不論哪一次大災大難驟然降臨,哪一場大疫大病悄然襲來,哪一陣國際上大風大浪突然發生,全世界從我國戰勝危難的國家救援行動中,都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帶領億萬軍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沉著應對、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
黨中央領導集體親臨一線,率先垂範。2003年初春,一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突然暴發,人人自危,舉世關注。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到中國抗擊非典戰爭最前沿陣地的廣州,專門同來自抗擊非典一線的醫務人員座談。聽說南方醫院等在收治病人過程中醫務人員無一感染時,總書記說:“要總結已有的成功經驗,配備有效的防護設備,不斷完善對醫護人員的保護措施。這不僅關係到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也有利於疾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後,他又說:“廣東地區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後,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我們既為一些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而感到揪心,又為廣大醫護人員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使患者恢復健康而感到欣慰。”座談會即將結束時,面對在場的30多位醫護人員代表,胡錦濤真誠地說:“拜託各位把防治工作做好,並轉達我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深深謝意。”說完,總書記站起來深情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黨中央領導集體統攬全局,化解風險。2003年4月17日,剛剛回到北京的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專門研究和部署關於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加強對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嚴格的責任制,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切實把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建立工作機構和協調機制,保證防治工作所需資金。
黨中央領導集體以人為本,親民愛民。2008年初,中國南方數省發生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貫穿中國南北的大動脈京珠高速全線癱瘓,廣州火車站等待回家過年的滯留旅客30餘萬人缺衣少食,華南電網部分癱瘓,電力設施損毀嚴重,中南4省89縣市斷水斷電,人民民眾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干擾。1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對全國的抗災救災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號召:“堅決打好抗災救災這場硬仗!”面對冰雪災害的肆虐與進攻,全軍和武警部隊64萬抗災大軍臨危受命,風雪出征,緊急投入“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國家救援行動中。胡總書記、溫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充分展示了應對複雜局面和突發情況的卓越駕馭能力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博大胸懷。
黨中央領導集體運籌帷幄,務實高效。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級大地震,其破壞強度相當於5600顆廣島核子彈同時爆炸產生的巨大摧毀力,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十分慘重。地震發生僅半個小時,胡總書記就作出了抗震救災重要指示;兩個多小時後,溫總理就從北京飛赴災區。當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專門會議,並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緊急吹響抗震救災的衝鋒號角。無論是多軍種的調遣,社會各種資源的整合,國家各專業部門的協調,都做到了快速、高效,把地震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把搶救生命的可能性推到最高限度。迅速高效的決策反應能力,不僅為整個抗震救災行動贏得了先機,而且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在領導抗震救災中,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審時度勢,科學籌劃,精心構建了國家和軍隊、中央和地方、國內和國際等各種救援力量,密切協作、集成高效的組織領導體系,為整個抗震救災行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黨中央領導集體科學理性,開放自信。與32年前唐山大地震不同,汶川抗震救災公開透明、全程監督、陽光賑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黨中央欣然接受多個國家援助,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對國際人道主義的認同,表達了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融入國際大家庭的信心。很多西方媒體打破了“妖魔化”中國的慣性攻勢,把中國抗震救災與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救災相比,稱讚中國政府和人民為全球作出了典範。國外媒體稱讚汶川抗震救災,“展示著中國的理性和進步,顯現著一個大國的組織能力和面對突發事件應有的鎮定自若、臨危不亂”,稱“北京奧運會所期待的展示現代中國形象的目標,已經在抗震救災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悲痛或者巨大壓力,也錘鍊了我們的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精神支撐。一個沒有精神支撐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民族,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國家之根、民族之脈。災難和突發事件在全社會激發出一股更加巨大的建設力量。
激發了強大的凝聚力。以汶川抗震救災為例,國難當前,黨心順、軍心振、民心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種社會關係、各種社會力量實現了有效整合,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心繫災情,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局面再次顯現在世人面前。成千上萬的志願者自帶搜救器材、藥品食品,自駕交通工具、工程機械,從千里之外奔赴災區;交通、電信部門為救災人員免費開放綠色通道,企業職工加班加點生產救災物品;全國各地血液庫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很多地方不得不“預約獻血”;短短一個月,全國共接收捐贈款物445.74億元,平均每天近15億元。3420萬黨員自願繳納69億多元特殊黨費。汶川抗震救災讓人們明白了一個深刻道理:再大的天災除以13億也會變得渺小,再小的愛心乘以13億也會無比強大。中華民族充滿愛心、緊密團結、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自覺行動,不但給全國人民以巨大鼓舞,而且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激發了強大的戰鬥力。在玉樹抗震救災過程中,各路救援大軍克服了高寒缺氧、路途遙遠等困難,救援速度之快、救援效率之高、救援的協調性、動員的廣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國軍民長期形成的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玉樹抗震救災中再次得到了弘揚。面對突發災難,黨員幹部舍小家為大家,組織民眾自救互救;救災搶險中,香港義工黃福榮為了學生安危,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白衣戰士冒著餘震的危險,為藏族同胞接生;災區民眾強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悲痛,積極搜救倖存生命……中華兒女展現的英雄奮戰、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總在最危急時刻、最需要的地方閃耀。這種戰鬥力所顯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激發了強大的文化力。氣壯山河的生命大救援,進發出世所罕見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奇蹟。災難來臨的瞬間,多少人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生與死的邊緣,多少人將死的選擇留給自己,演繹了無數情義交織的壯舉。大災之中,全國各族兄弟姐妹、海內外手足同胞肝膽相照,共赴國難,顯示了感天動地、大愛無疆的人間真情。在空前的大災大難面前,中華民族進發出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團隊精神精神,使整個世界都看到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這種凝聚力是瞬間爆發的,也是經過長期文明積澱而形成的,更是長期的文化建設所鑄就。由此奠定了抗震救災的精神基礎,成為把全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情感、力量凝聚起來的重要紐帶。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的強大優勢 。
2008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震驚了世界,但更讓世人震驚不已的還有社會主義中國在抗震救災中創造的10個“第一次”:第一次啟動了一級救災回響,第一次國內外捐助款物總數突破了400億元,第一次志願者大規模參與了救災,第一次接受了多個國家救援隊參與救災,第一次為平民舉國哀悼,第一次專門為地震災後重建制定國務院條例,第一次震撼世界的信息透明,第一次大規模實施空降空運救災,第一次大規模實施對口支援救災重建,第一次成功處理巨型地震堰塞湖等等。這么多的“第一次”,有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性。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汶川、玉樹、舟曲的災後重建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發出號召:“一切為了災區,全力支援災區”。溫家寶總理在召開國務院救災指揮部會議時說,救災工作是關係全國、關係全局的大事,必須舉全國之力,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每當災情突發,空中、鐵路、公路、水路立體運輸,國家戰略儲備緊急籌措,各種救援力量迅速集結,數百萬噸食品、藥品、帳篷、機械馳援災區。青藏高原道路阻隔,武警交通部隊立即緊急抽調各地機械操作手,組成搶險突擊隊進駐,確保暢通;舟曲疏通土石流堰塞湖,軍隊和武警部隊在全國抽調近兩百台大型工程機械迅速在災區集結會戰;各檢驗檢疫機構特事特辦,堅持24小時不斷崗,按照快速檢測、快速放行、免收進境物資的檢驗檢疫費用的要求,保證境外援助物資和救援人員隨到隨檢。如今,經歷浴火重生的汶川、玉樹、舟曲,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經歷過死亡恐懼的災區人民感受著黨、國家和各族同胞的關愛溫暖,搬進了舒適新居,過上了幸福和諧的生活。鄧小平同志說過:社會主義的一個優勢,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一個高度概括。中國發展並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許多大事,都是以一定方式集中力量辦出來的。歷次大災大難中的國家救援,都充分發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堅持從政治和戰略全局出發,調配一切資源和力量,有力地保障了抗災前線最緊迫的需要。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一盤棋”的體制優勢。歷次搶險救援重大行動,中央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全面部署當前搶險救援工作;國務院成立了以溫總理為總指揮的搶險救援指揮部,趕赴災區,直接指導搶險救援各項工作;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做好搶險救援的各項具體工作。軍隊也迅速建立了四級指揮體系,組織指揮軍隊和武警部隊搶險救援行動,各級都充分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堅持嚴謹、科學、高效的決策。對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重大問題,還專門請專家進行論證、諮詢和評估。同時,建立一整套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各種救援力量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了軍地協調、大力協同、密切合作的緊張而有效的搶險救援整體行動。這種嚴密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形成。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呼百應”的組織優勢。搶險救援對我們的考驗,既要看救出了多少人,又要看能不能解決災難帶來的大量社會問題,使災區的社會秩序保持穩定,災區的人民生活得到保障,災區的生產儘快恢復正常,災區的重建儘快有序進行。按照中央的部署,從迅速解救危困民眾、精心救治受傷民眾到全力安置受災民眾;從加緊搶修損毀基礎設施、全面開展衛生防疫到切實降低次生災害威脅;從抓緊災區恢復重建、有力維護社會秩序到健全救災款物分配使用監管體系,每個環節、每個步驟、每個舉措,各路大軍同步展開、同步推進,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效組織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這種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中突出地反映了出來。
危急時刻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
回顧近年參加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都具有時間緊、任務急、行動快、難度大的突出特點。軍隊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用實際行動和出色表現,接受了黨和人民的全面檢閱,展現了新時期人民軍隊嶄新的時代風貌。
聽黨指揮。歷次遂行搶險救援行動,從軍委總部到基層部隊,全軍和武警官兵表現出了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指揮的高度自覺性。災難、險情發生後,胡主席一聲令下,軍隊迅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全軍搶險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軍委、總部首長迅速下達搶險救援工作緊急指示。廣大官兵聞令而動,於第一時間開赴災區,在搶險救援第一線迅速展開應急救援。各級領導和廣大官兵自覺把“搶救生命、救助災民”作為緊迫的政治任務,黨指向哪裡,就戰鬥到哪裡;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迎風飄揚的軍旗;哪裡有呼救,哪裡就有奮不顧身的官兵。當汶川震中音訊全無,黨中央、胡主席迫切需要了解情況的時候,軍委果斷地向部隊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汶川”的命令,各路抗震救災大軍立即出動,在氣候、地理條件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很多官兵帶著遺言出征,冒著生命危險及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舟曲突發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上千生靈塗炭,半個縣城被淹。胡主席迅即作出重要批示:“軍隊、武警部隊要全力支援舟曲搶險救災,發揮突擊隊作用。”統帥發號施令,三軍聞令而動。蘭州軍區某集團軍紅軍師防化團在團長蒲軍禮、政委張貴泉帶領下,連續翻越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又徒步奔襲8公里,走過天險臘子口,於當天10時58分,整建制到達了舟曲。
服務人民。在歷次搶險救援中,軍隊和武警部隊官兵忠誠踐行了服務人民的根本宗旨,被胡主席親切稱讚為:“你們不愧為人民子弟兵。”全軍各級堅決貫徹“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總要求,像組織作戰一樣精心組織搶險救援,最佳化行動方案,最佳化兵力部署,最佳化裝備組合,最佳化資源配置,以堅強的領導、科學的指揮和堅決的行動,確保搶險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開。參加搶險救援的部隊,自覺把人民的苦難當做自己的苦難,盡一切力量,用一切手段,最大限度搶救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部隊迅速進入最需要的地方,在最危險的時刻,勇敢地承擔最艱巨的任務,發揮最關鍵的作用。
無論是戰勝非典疫情,還是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無論是汶川、玉樹抗震救災,還是舟曲搶險救援,無論是飛赴利比亞大規模撤離我駐利人員,還是其他應急搶險行動,許許多多感天動地、催人淚下的場景,生動詮釋了我軍官兵視人民為親人,同死神搶時間的忠誠勇敢。由此讓我們更加堅信,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始終忠實踐行服務人民的宗旨,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做人民利益的忠實捍衛者,人民軍隊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英勇善戰。一次次面對巨大艱險的挑戰,一次次經受生與死的嚴峻考驗,軍隊和武警部隊官兵一次次展現了“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捨生忘死、衝鋒在前,不懼疲勞、連續作戰,成為搶險救援的突擊隊和主力軍。回顧近年軍隊遂行的非戰爭軍事行動,是和平年代運用人數最多、參與兵種最廣、行動要求最快的大出征、大搶險、大救援。從增援小湯山組建專門醫院迎戰sARs瘟神,到傳染病專家姜素椿主動在自己身上注射非典康復者的血清,尋找戰勝病魔的制勝法寶;從武警吉安支隊政委李三生鏖戰冰雪5晝夜堅持不下火線為亡父奔喪,到二炮某工程技術總隊電力搶修隊千里馳援郴州提前恢復供電供水;從汶川震區首批15名空降勇士全部寫好遺書,在茂縣4999米高空成功實施傘降,到成都軍區陸航團邱光華機組獻身山谷;從14.6萬救援大軍經鐵路、公路、空中立體撲向災區,到160餘名將軍奮戰搶險一線;從某紅軍師奮戰烈火打通寶成線109隧道,到爆破唐家山堰塞湖;從吳勇沉著指揮玉樹軍民奮起自救,到空軍航空兵首次實現高原夜航;從舟曲人武部臨危不懼,機智組織幹部職工和民眾安全轉移,到組織大型工程機械晝夜作業會戰疏通白龍江;從亞丁灣護航的徐州艦破浪穿越地中海,到空軍航空兵伊爾一76機群鵬程萬里飛抵利比亞接運遇險同胞;從建設多支國家專業救援隊,到關鍵時刻發揮拳頭作用,無不驗證了正加速“三化”建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遂行多樣化任務中具有了快速反應能力、戰略籌劃能力、戰略投送能力、敢打硬仗的攻堅能力、科學救援能力和團結奮鬥的協作能力。
(作者系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應急辦公室主任,少將)
作品影響
該書獲得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作者簡介
李存葆,少將軍銜,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86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64年應徵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新聞幹事,濟南軍區文工團編導,濟南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及全國委員會委員、軍事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著有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
李海洋,少將軍銜,原總參作戰部應急辦公室豐任。2008年以來,先後參與組織了汶川和玉樹抗震救災、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救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撤離我駐利比亞人員等一系列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1999年、2002年、2009年在國防大學參加聯合戰役指揮、國際問題研究和基本系指揮員班等學習培訓,2003年赴俄羅斯兵種合成學院學習深造。國防大學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具有豐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造詣。
李海洋,少將軍銜,原總參作戰部應急辦公室豐任。2008年以來,先後參與組織了汶川和玉樹抗震救災、舟曲特大山洪土石流救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撤離我駐利比亞人員等一系列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1999年、2002年、2009年在國防大學參加聯合戰役指揮、國際問題研究和基本系指揮員班等學習培訓,2003年赴俄羅斯兵種合成學院學習深造。國防大學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具有豐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