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薈編》繼承《四川國學雜誌》。1914年3月出版《國學薈編》第3卷第1期,至1919年發行63期。由成都四川國學學校編輯,由存古書局發行。月刊,屬於文化刊物。
主要撰稿人有劉師培、廖平、曾學傳、吳之英、謝無量、曾瀛、楊贊襄、李堯勛等。所設欄目有通論、經術、理學、子評、史學、政鑒、校錄、技術、文苑、雜記、蜀略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學薈編
- 主辦單位:成都四川國學學校編輯; 存古書局 [發行]
- 創刊時間:1912年9月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
該刊在民國初年,由於雲集了曾平、劉師培等國學大師,在當時的國學運動中一度處於領先地位,該刊的作者大多對新學採取抵制的態度,仍以舊學——經學居於主導,採取傳統治經和治史的方法,並且文章多以文言的表述方式,堅持國粹的道路,致使後來四川的國學發展漸漸因保守而趨於落後了。
該刊所載文章論著不僅有當時研究國學的學者的作品,對往昔先賢的著作也多有登載,如載有明代顧憲成的《小心齋劄記卷一》、楊深秀的《管子校誤》等。該刊還輯錄了部分書畫目錄稿,如1915年第9期有宋人黃休復編纂的《益州名畫錄》、羅元黼輯錄的《蜀畫史稿件》,對於研究四川地區的繪畫和美術史具有重大參考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該刊所注的經、史、諸子學囊括範圍廣泛,古代醫學古籍也在其研究範圍內。如1914年多期載有日人丹波元簡撰寫、廖平評論的《脈學輯要評卷》,楊上善撰注、廖平補正的《黃帝太素人迎脈口診補證》等,有益於我國醫學典籍的保存、整理和研究。
其他重要載文還有劉師培的《白虎通義源流考》、《周官師說考》,廖平的《經學四變記》,李堯勛的《中國文字問題》,謝無量的《蜀學原始論》,曾學傳的《宋儒學案約編敘目並論》,曾瀛的《渡瀘考》等。
該刊始終以舊學的治學姿態研究國學,在國學研究史保存了重要的成果,是研究民初四川國學運動的一份重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