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精粹:莊子三解(上中下平裝)

國學精粹:莊子三解(上中下平裝)

《國學精粹:莊子三解(上中下平裝)》是2015年3月1日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家祿。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學精粹:莊子三解(上中下平裝)
  • 作者:馮家祿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7973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莊子》又稱《南華經》,它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共33篇文章。是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及其後學所著。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道家創始人老子並稱“老莊”。《莊子》現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認為是莊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所包含的哲學思想博大龐雜,達到了很高的思維水準,對後世影響很大。《莊子》的文章汪洋恣肆,並多採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像豐富,是先秦諸子散文的重要作品,極受後世作家的推崇。《南華經》的整個思想,可以說是《道德經》的延伸,內中的許多章節都是從《道德經》發揮出來的,乃至於整句整句的錄用。《南華經》中多處用到孔夫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雖不能全部相信真有其事,但所說明的道理卻大有教化之功。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駢拇
第一節 仁義如同駢拇
第二節 任其性命之情方可恢復道心
第二篇 馬蹄
仁義禮樂破壞了純樸乃聖人之大過
第三篇 胠篋
第一節 貪財藏貨實為盜者守
第二節 聖人不死則大盜不止
第四篇 在宥
第一節 在宥天下而不可治天下
第二節 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第三節 守其一以處其和的修道法門
第四節 道本未失而悟之即是
第五節 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第五篇 天地
第一節 心身修養的十要點
第二節 聖人能禁過而不知所過
第三節 平實才是真聖人
第四節 性修反德而心同太虛
第五節 忘己之人是謂入於天
第六節 天下平的大聖之治
第七節 無毀譽損益之心則德全
第八節 聖治、德人、神人
第九節 舜之仁治為瘍而已
第十節 世俗之人積習難返的原因
第六篇 天道
第一節 靜乃萬物不足以鐃其心
第二節 天樂乃聖人之心以畜天下
第三節 帝王之道
第四節 人臣之道
第五節 法天地之德而王天下
第六節 仁義乃亂人性之說
第七節 老子修身的大秘密
第八節 道不在書中而在書外
第七篇 天運
第一節 六極五常的天地之造化
第二節 孝悌仁義皆自勉以役其德
第三節 懼怠惑乃修心之三戒
第四節 盲目復古猶猨狙衣周公之服
第五節 道可悟得而不可獻得
第六節 五帝之治實滋民心之亂
第七節 同化在於道心之德的感召
第八篇 刻意
第一節 一切刻意行為皆非正道
第二節 不思不謀虛無恬淡乃合天德
第九篇 繕性
第一節 天下失道的原因
第二節 真隱士的成因及行履
第十篇 秋水
第一節 河伯聞道
第二節 小知小能與大知大能
第三節 孔夫子的聖人之勇
第四節 公孫龍聞道而入定
第五節 莊子的道境界與大辯才
第十一篇 至樂
第一節 至樂在於無為
第二節 生死猶如晝夜之輪替
第三節 活著不願死而死後不願生
第四節 無好惡才能無為之至樂
第五節 萬物皆出於機入於機
第十二篇 達生
第一節 達生不務生達命不務知
第二節 至人莫之能傷的原因
第三節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第四節 養生若牧羊視其後者而鞭之
第五節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六節 以天合天則器之所以凝神
第七節 忘適之適方是真適
第八節 達生之境界須漸修而至
第十三篇 山木
第一節 材與不材之間
第二節 人能虛己則天下無能害之
第三節 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
第四節 自伐者無功
第五節 形莫若緣而情莫若率
第六節 比干處乎材而非處乎不材
第七節 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第八節 徹悟的機緣就在世間百態中
第九節 行賢而去自賢者無人不愛
第十四篇 田子方
第一節 人貌而天虛的道境界
第二節 有道無道不在其言而在其行
第三節 學道就是學駕御意識之我
第四節 老聃的“游心於物之初”
第五節 道德不在外形而在內心
第六節 典法無更偏令無出而天下平
第七節 凡事無心即是至人
第八節 現象有別有生死而本真卻一
第十五篇 知北游
第一節 道心的境界就是知而不用
第二節 正形攝知的修道原則
第三節 老子對道的概述及證道原則
第四節 莊子對道的概述及證道原則
第五節 道可貴賤約散而不可問聞
第六節 無為而無以為才能大為
第七節 古今死生皆有所一體
第八節 不將不迎的修心功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