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國學常識(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國學常識》是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學常識
  • 作者:曹伯韓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1日
  • 開本:32 開
  • 裝幀:線裝
  • ISBN:978722010280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國學常識》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適合中學生、大學生、社會上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閱讀。本書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對語言文字、史學、灶拘記葛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並作了評述。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形成關於國學的較為全面的概念。;
蔣玉斌博士帶著我們一起讀《國學常識》,了解曹伯韓其人其作品,梳理《國學常識》的亮點與價值,幫助我們迅速把握《國學常識》精髓,系統掌握國學的基本內容,形成對國學的全面認知。

圖書目錄

《國學常識》導讀/001
編 例;;;;;; 016
第兵邀微一章 概 說
一 所謂國學/019
二 國學在清代/020
三 國學的分科/022
四 國學的派別/024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026
六 歐美學術的影員贈良響/027
七 “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028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029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030
一〇 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031
第二章 語 文
一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033
一二 所謂國小/034
一三 六 書/035
一四 字形的演變/037
一五 字義的演變/038
一六 訓詁學/040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041
一八 方言學/042
一九 字音的檔端變遷/043
二〇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044
二一 雙聲疊韻/045
二二 反 切/046
二三 四 聲/047
二四 聲韻學/047
二五 字 母/050
二六 韻 部/051
二七 古音之推定/053
第三章 古 物
二八 金石之學/055
二九 殷墟發掘/057
三〇 甲骨之學/057
三一 古物與社會匙邀重學/059
三二 無文字的古物/060
三三 古物與考證學/062
三四 古物與古書/062
第四章 書 籍
三五 傳寫本與刻本./.065
三六 版本之學/067
三七 校讎之學/068
三八 章句之學/069
三九 目錄之學/070
四〇 圖書分類法/071
四一 輯佚及辨偽/074
四二 類書及叢書/075
四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077
第五章 經 學
四四 五己歸元經、十三經、四書/079
四五 《易經》/081
四六 《書經》/082
四七 《詩經》/083
四八 三 禮/084
四九 《春秋》/086
五〇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087
五一 經之傳授/088
五二 今文經學與讖緯/090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鬥爭/091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092
五五 清代的經學/093
五六 經學的揚棄/095
第六章 史 地
五七 所謂正史/097
五八 正史的內容/099
五九 編年史/100
六〇 紀事本末/101
六一 別 史/101
六二 政 書/102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104
六四 學術史/104
六五 史 評/105
六六 地 理/107
六七 歷史哲學/108
六八 新史學的產生/109
六九 新史學的業績/110
第七章 諸 子
七〇 諸子的學術派別/114
七一 儒 家/116
七二 道 家/118
七三 墨 家/120
七四 別墨及名家/121
七五 法 家/122
七六 兵家及其他/124
七七 王充之學/125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126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128
第八章 佛 學
八〇 初期的佛教/131
八一 佛教的中國化/133
八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135
八三 小乘諸宗/136
八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堡燥騙危/137
八五 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139
八六 佛學與儒學/141
八七 因明學/143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144
八九 現時佛學的趨勢/146
第九章 理 學
九〇 宋明理學的產生/147
九一 周敦頤與邵雍/149
九二 張載及二程/150
九三 集宋學大成的朱熹/152
九四 陸象山與楊慈湖/155
九五 浙東學派/156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157
九七 王陽明之學/157
九八 清初各大師對於理學的批判/160
九九 理學批判的最高發展/162
一〇〇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生/164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〇一 文學的範圍與類別/166
一〇二 最早的詩總集/167
一〇三 楚 辭/169
一〇四 賦/170
一〇五 樂 府/171
一〇六 五言詩/173
一〇七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174
一〇八 唐 詩/176
一〇九 李白、杜甫/177
一一〇 唐以後的重要詩人/178
一一一 詞/180
一一二 重要詞人/181
一一三 散 曲/182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184
一一五 散文與駢文的分合/186
一一六 周秦漢的散文/187
一一七 六朝文/188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190
一一九 明清兩代的古文家/191
一二〇 所謂古文義法/193
一二一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194
一二二 八股文及對聯/196
一二三 文藝論評/197
一二四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198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五 戲曲的搖籃期/200
一二六 戲曲的成長期/202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說/204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說/205
一二九 清代的小說/206
一三〇 寶卷、彈詞、鼓詞/207
一三一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208
一三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210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212
一三四 天文學和曆法/213
一三五 數 學/215
一三六 物理學及化學/217
一三七 醫 學/218
一三八 套用技術./.219
一三九 科學與迷信/220
一四〇 藝 術/220
一四一 繪畫及書法篆刻/221
一四二 音 樂/224
本書參考書目/228
《國學常識》校讀記;231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著名語言學家,曾任香港《華商報》翻譯、桂林《自學》月刊主編、昆明《進修月刊》編輯。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國語文》編委等職。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語言學專著,《國學常識》《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文化普及讀物。;;;;;;;;;;;;;;;;;;;;;;;;;;;;;;
蔣玉斌,吉林大學博士,師從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林沄先生,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國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各一項。2013年入選首屆全國“希望英才”青年學者培養計畫並獲該計畫獎勵。2015年獲“鼎甲杯”甲骨文字辨識大賽優秀論文獎。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任副主編),著有《孫子譯註》等。
五一 經之傳授/088
五二 今文經學與讖緯/090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鬥爭/091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092
五五 清代的經學/093
五六 經學的揚棄/095
第六章 史 地
五七 所謂正史/097
五八 正史的內容/099
五九 編年史/100
六〇 紀事本末/101
六一 別 史/101
六二 政 書/102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104
六四 學術史/104
六五 史 評/105
六六 地 理/107
六七 歷史哲學/108
六八 新史學的產生/109
六九 新史學的業績/110
第七章 諸 子
七〇 諸子的學術派別/114
七一 儒 家/116
七二 道 家/118
七三 墨 家/120
七四 別墨及名家/121
七五 法 家/122
七六 兵家及其他/124
七七 王充之學/125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126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128
第八章 佛 學
八〇 初期的佛教/131
八一 佛教的中國化/133
八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135
八三 小乘諸宗/136
八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137
八五 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139
八六 佛學與儒學/141
八七 因明學/143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144
八九 現時佛學的趨勢/146
第九章 理 學
九〇 宋明理學的產生/147
九一 周敦頤與邵雍/149
九二 張載及二程/150
九三 集宋學大成的朱熹/152
九四 陸象山與楊慈湖/155
九五 浙東學派/156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157
九七 王陽明之學/157
九八 清初各大師對於理學的批判/160
九九 理學批判的最高發展/162
一〇〇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生/164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〇一 文學的範圍與類別/166
一〇二 最早的詩總集/167
一〇三 楚 辭/169
一〇四 賦/170
一〇五 樂 府/171
一〇六 五言詩/173
一〇七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174
一〇八 唐 詩/176
一〇九 李白、杜甫/177
一一〇 唐以後的重要詩人/178
一一一 詞/180
一一二 重要詞人/181
一一三 散 曲/182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184
一一五 散文與駢文的分合/186
一一六 周秦漢的散文/187
一一七 六朝文/188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190
一一九 明清兩代的古文家/191
一二〇 所謂古文義法/193
一二一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194
一二二 八股文及對聯/196
一二三 文藝論評/197
一二四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198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五 戲曲的搖籃期/200
一二六 戲曲的成長期/202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說/204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說/205
一二九 清代的小說/206
一三〇 寶卷、彈詞、鼓詞/207
一三一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208
一三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210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212
一三四 天文學和曆法/213
一三五 數 學/215
一三六 物理學及化學/217
一三七 醫 學/218
一三八 套用技術./.219
一三九 科學與迷信/220
一四〇 藝 術/220
一四一 繪畫及書法篆刻/221
一四二 音 樂/224
本書參考書目/228
《國學常識》校讀記;231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著名語言學家,曾任香港《華商報》翻譯、桂林《自學》月刊主編、昆明《進修月刊》編輯。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國語文》編委等職。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語言學專著,《國學常識》《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文化普及讀物。;;;;;;;;;;;;;;;;;;;;;;;;;;;;;;
蔣玉斌,吉林大學博士,師從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林沄先生,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國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各一項。2013年入選首屆全國“希望英才”青年學者培養計畫並獲該計畫獎勵。2015年獲“鼎甲杯”甲骨文字辨識大賽優秀論文獎。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任副主編),著有《孫子譯註》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