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城舊址是圉鎮及前城、後城村境內舊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圉城舊址
- 地理位置:圉鎮及前城、後城村境內
在縣城西南25公里,今圉鎮及前城、後城村一帶。春秋時先後隸屬陳、鄭,西漢為圉縣治,唐貞觀元年(627)廢縣為鎮,為鎮治。舊址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牆基為紅崗土和碎砂石攪拌夯築而成。城址內外出土有春秋銅矛、劍、戈和漢綠釉瓷壺、陶鼎、瓮、尊、繩紋大筒瓦等文物。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圉城舊址是圉鎮及前城、後城村境內舊址。
圉城舊址是圉鎮及前城、後城村境內舊址。在縣城西南25公里,今圉鎮及前城、後城村一帶。春秋時先後隸屬陳、鄭,西漢為圉縣治,唐貞觀元年(627)廢縣為鎮,為鎮治。舊址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牆基為紅崗...
位於河南省杞縣縣城南35公里郭屯、蔡寨、於堂、八里廟一帶,南距竹林仰韶文化遺址2.5公里,北距圉城故址3公里,在俗稱“十里長崗”的北端。建國後曾出土有矛、戈、劍、鏃等青銅器,發現有亂放的人骨骼,個別骨骼間插有銅鏃等兵器,鑑定為古戰場遺址。1987年又挖出小型磚室墓10餘座,出土了銅劍、戈及車馬飾...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將外黃縣、圉城縣兩縣併入,仍稱雍丘縣。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38)改稱杞縣。後漢初復名雍丘。迨宋室南遷,公元1162年,金完顏雍改稱杞縣。境內古多杞柳,縣因古國名,國因柳名。杞縣是革命老區,是豫東農民武裝起義的中心區,早在1925年8月,杞縣建立了黨組織。1928年杞縣和睢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