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圈門窯神廟
- 地理位置:門頭溝圈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無等級
- 門票價格:無
地圖信息,
窯神廟在門頭溝圈門,是北京現存唯一的窯神廟。
圈門窯神廟,始建年代不詳,曾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所遺《重修西山門頭溝煤神廟碑》載:“石炭利為尤廣,居人往往相地鑿窯……有神以之效其靈……門頭溝之地有窯神廟故址。”
據傳,門頭溝窯神廟原在九龍山靜明寺附近,由於山水沖刷,歲久頹移,後在圈門選址重建,今窯神廟為光緒七年(1881年)重修所存。當時,由門頭溝齊馬段梁四氏望族牽頭,與門頭溝、大台溝、嶺西、王平村等地窯主聯手集資修繕。
文獻記載,圈門供奉的窯神,文官相貌,武官打扮,身披黃袍,面目兇猛,鬚髮蓬鬆。也有人說圈門供奉的窯神本是業內資深人士,姓魏;還有老人講,圈門窯神廟中的窯神塑像腳下有隻老鼠,似乎符合當地習俗。門頭溝地區曾以老鼠為神,一則老鼠繁殖力強,可求多子多福,再則老鼠善打洞,與穿山採煤異曲同工,所以京西從事煤業的不打老鼠不養貓。有經驗的窯工都知道,掌子面上發現老鼠,說明氧氣充足可以放心作業,如果井下的老鼠煩躁不安到處亂跑,就可能有災害發生,需儘快撤離,因此老鼠被認為是窯神爺的化身。傷害老鼠或對老鼠不敬者,會受到指責,罰其把自帶的乾糧掰碎扔在窯里,向老鼠賠罪。
全國各地窯神的生日是臘月十八,唯圈門窯神的生日是臘月十七,據說天子腳下的窯神居長。每年這一天,是門頭溝的狂歡節。窯主窯工們一起祭祀窯神,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共賞大戲,一直持續到正月初五窯上復工。
圈門窯神廟前有大戲樓,建於明代,坐東朝西,建在1.2米高的巨石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戲台上方有清道光十年(1830 年)的“歌舞昇平”匾。
圈門被稱為“門頭溝之源”,門頭溝,就是“圈門前頭有條溝”的意思。圈門橫跨在溝上,這條溝是橫嶺至大峪的泄水溝。圈門之上建有過街樓,樓上供奉著文昌帝君、關帝和藥王孫思邈。過街樓也是門頭溝最著名的標誌性古代建築。
門頭溝屬宛平縣管轄。明清時期,宛平縣治設在地安門以西慶積坊。清道光二年(1822年)窯神廟右側曾建宛平縣縣丞辦事公署。清末翰林馬希光曾繪京西煤窯分布圖,僅圈門內外就有煤窯近300座,可見京西小煤窯之眾多。1896年拉拉湖村人段益三在東辛房門頭溝北建通興煤礦(門頭溝煤礦的前身),是當時的大礦。早在清鹹豐十年(1861年),門頭溝就成立了同業機構煤行公議局,故址就在圈門窯神廟。光緒七年窯神廟重修後,煤行公議局在廟西隙地建房10餘間,作為議事之所。圈門窯神廟大殿前的台階下曾有當年鐫刻的《煤行公議碑》和《豁免煤稅碑》,記載著門頭溝煤行公議局成立經過和門頭溝煤窯稅收情況。
民國年間,窯神廟曾是門頭溝鎮公所所在地,廟中亦有僧人住持。其間,窯神廟還先後駐守保衛團、宛平縣警察六分所、憲兵隊,侵華日軍和偽警備隊、國民黨宛平縣六區黨部、國民黨門頭溝礦區黨部、門頭溝產業工會。1946年國民黨軍隊駐紮窯神廟時,還將大戲樓部分燒毀。1949年後,軍管會駐窯神廟。1952年至1958年,先後為北京十八區、二十區、二十八區、京西礦區的政府公署。1954年,窯神廟祭祀活動叫停。1958年後,窯神廟改為北京141中學,後設國小部,稱圈門學校。再後來稱圈門中學,中學廁所前還埋有一通《重修窯神廟正殿落成記》碑,現中學已停辦。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窯神廟、大戲樓和過街樓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前後,破敗多年的窯神廟重修,並建成窯神廟公園,免費向市民開放。
以窯神廟、大戲樓、過街樓為中心建立的窯神廟公園占地13000平方米,窯神廟西面的綠地廣場上安放了圍繞著煤業文化塑造的六組銅雕,分別是採煤、稱煤、運煤、售煤等。公園於2013年秋建成並開放。
窯神廟有兩進院落,主殿面闊三間,暫時不對外開放。
交通:370路汽車,圈門站,下車既是。960、992路汽車,西辛房西站,下車向西走230米。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門頭溝區窯神廟公園(滑石道西100米)